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张家口发电厂320MW机组烟气超清排放脱硫改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0:17

  本文关键词:张家口发电厂320MW机组烟气超清排放脱硫改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污染物预测 脱硫系统 脱硫增容提效 试验研究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环保法规日趋完善,为了遏制SO2污染,国家对火力发电厂的烟气含硫量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目前,燃煤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然而,由于我国的煤含有大量的含硫化合物以及单质硫等易污染的物质,控制燃煤过程污染物排放刻不容缓。新的形势对电厂的排污治理带来了新的要求,深度污染物治理虽然可以降低排污费用,但是另一方面必将提高机组运行成本。因此,在环保与经济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成为电厂面临的重要问题。本论文研究针对的是张家口发电厂320MW机组烟气超清排放脱硫系统改造的研究,目的是要将该厂目前SO2排放浓度由小于50mg/Nm3减少为SO2排放浓度小于35mg/Nm3。为了达到烟气系统的改造目的。第一,就湿法脱硫技术和干法脱硫技术做了相关描述,对影响脱硫设备效率的因素做了分析,主要包括通过脱硫系统的烟气量及原烟气中SO2的含量、通过脱硫系统烟气的性质、循环浆液的PH值、氧化空气量、吸收系统的钙硫摩尔比(Ca/S)、吸收剂石灰石的性质等。第二,确定了此次烟气脱硫系统改造方案。在原有的脱硫系统中更换原有的一台浆液循环泵及新增一台浆液循环泵,原屋脊式除雾器改造为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原吸收塔和塔外浆液循环箱浆池容积不做改变,在原吸收塔最后一层喷淋层上方增加一层喷淋层。本方案实施简单,对原结构改动最小,施工难度最小,施工工期最短,投用的改造费用最少,满足工期要求和经济性要求。第三,对改造后的烟气脱硫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改造后各项指标都能符合设计值的要求,满足《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要求。
【关键词】:污染物预测 脱硫系统 脱硫增容提效 试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7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3 研究内容16-18
  • 第2章 脱硫技术及影响脱硫设备效率的因素18-30
  • 2.1 湿法脱硫技术18-22
  • 2.1.1 石灰石-石膏法18-19
  • 2.1.2 海水烟气脱硫19-21
  • 2.1.3 氨法脱硫21-22
  • 2.2 干式脱硫技术22-25
  • 2.2.1 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脱硫22-23
  • 2.2.2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23-24
  • 2.2.3 喷雾干燥法脱硫24-25
  • 2.2.4 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25
  • 2.3 烟气中SO_2在吸收塔中的反应过程25-26
  • 2.4 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26-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脱硫烟气系统改造方案30-38
  • 3.1 FGD入口烟气参数的确定30-31
  • 3.2 脱硫效率的确定31
  • 3.3 改造方案选择31-37
  • 3.3.1 三种改造方案的优劣比较34-35
  • 3.3.2 最终改造方案35-37
  • 3.4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烟气脱硫系统试验研究38-60
  • 4.1 试验机组概况38
  • 4.2 试验项目38-39
  • 4.3 试验测量仪表及测点布置39-41
  • 4.4 试验工况及条件41-43
  • 4.5 烟气脱硫系统试验结果分析43-59
  • 4.5.1 脱硫前烟气中SO_2浓度及其影响43-46
  • 4.5.2 脱硫前后烟气温度及其影响46-47
  • 4.5.3 脱硫前烟尘浓度及其影响47-49
  • 4.5.4 烟气流量及其影响49-52
  • 4.5.5 改造后水耗量52-53
  • 4.5.6 改造后电能消耗量53
  • 4.5.7 石灰石品质及其影响53-54
  • 4.5.8 吸收塔浆液状况及其影响54-55
  • 4.5.9 石膏品质分析55-56
  • 4.5.10 石灰石耗量、钙硫摩尔比及其影响56-57
  • 4.5.11 脱硫系统压力损失57-59
  • 4.6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60-63
  • 5.1 结论60-62
  • 5.2 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承钢;何福龙;乌云斯琴;;烟气二氧化硫浓度确定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年17期

2 王圣;王慧敏;朱法华;仇蕾;陈辉;孙雪丽;;我国火电行业NO_X排放因子的样本容量确定方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9期

3 陈海占;袁星;徐钢;;火电机组湿法脱硫系统水耗建模与分析[J];现代电力;2011年05期

4 秦文防;宋益勇;张中仕;田明焕;;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系统及经济性分析[J];干燥技术与设备;2011年03期

5 孟军磊;李永光;;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与进展[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梁昌龙;赵晨明;;湿法烟气脱硫GGH换热元件结垢问题探讨[J];电力环境保护;2009年04期

7 王志轩;赵毅;潘荔;刘志强;;中国燃煤电厂NO_x排放估算方法及排放量研究[J];中国电力;2009年04期

8 李艳芳;;活性焦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J];煤质技术;2009年01期

9 张魏魏;;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J];环境科技;2008年S2期

10 周玉新;刘建章;;烟气脱硫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化学工程师;2007年10期



本文编号:1086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086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d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