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及SD的攀枝花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3S”及SD的攀枝花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摘要】: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基石,生态安全研究已成为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地理学等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攀枝花市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城市,是四川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分,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特征。攀枝花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与其生态脆弱性共同决定了其生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同时攀枝花市的新一轮发展为其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上述背景下,进行攀枝花市生态安全的评价研究,对于促进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改善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上,结合3S技术和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模型,以TM遥感影像和统计数据分析为基础,回顾了国内外对生态安全及评价的方法和模型体系,在考虑了攀枝花市的环境和政策背景下,总结出攀枝花市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利用3S技术,建立各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标志提取出攀枝花市的土地利用数据;依据ANP-PSR-SENCE框架体系,构建适合攀枝花市特点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选取出具体的评价指标;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攀枝花市生态系统进行建模,并运用该模型对攀枝花市生态安全的发展趋势进行模拟仿真,同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影响攀枝花市生态安全各因素的内在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反映攀枝花市生态安全的动力学过程;基于攀枝花市特点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SD建模,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行攀枝花市生态安全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攀枝花市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攀枝花市的自然和社会作用力动力机制,系统分析了攀枝花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时空变化。攀枝花市特殊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其生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攀枝花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为其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主要体现在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增多,生态风险源的多样性和多尺度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生态修复困难,未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变化将对攀枝花市生态安全产生深刻影响等问题。利用3S技术,建立了攀枝花市各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标志,综合运用非监督分类和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出攀枝花市的耕地、水域、草地、林地等土地利用数据。(2)本研究建立了攀枝花市的ANP-PSR-SENCE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总体框架,通过运用网络分析法、“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体系构建,从生态风险、生态健康、生态响应三个方面选取出12个来自社会、经济、自然的具体指标。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攀枝花市生态系统SD模型,由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生态五个子系统模型构成,可以有效地指导指标体系框架下的指标选择,为攀枝花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依据。利用SD模型对2006-2020年攀枝花市生态安全进行仿真模拟,发现未来五年(2016-2020)年,即“十三五”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将是未来攀枝花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压力;环境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快速增加将很大程度影响攀枝花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其中攀枝花市第二产业矿业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贡献率比重最大。(3)在攀枝花市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中,从2006-2015年,攀枝花市生态安全等级总体处于第3级,即生态安全程度一般的水平,生态安全的综合得分在这10年中呈逐年升高,未来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生态风险和生态保障指数也越来越大,两者是制约攀枝花市生态安全综合水平的主要因素。其中压力、状态和响应指数得分也均呈上升态势,说明攀枝花市的生态风险指数、生态健康指数与生态保障指数三者这十年都是随着攀枝花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上升而不断发展,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不断上升,表明攀枝花市的生态环境在逐步改善。未来,攀枝花市要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处理好与资源、环境以及生态之间的关系,确保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相一致。从而使攀枝花市生态风险指数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攀枝花市生态健康和生态保障指数,从而实现攀枝花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全方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3S SD 生态安全 攀枝花市 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1.2.1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研究现状12-13
- 1.2.2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13-17
- 1.3 研究内容17-18
- 1.4 研究技术路线18-20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20-25
- 2.1 自然地理概况20-21
- 2.2 社会经济概况21-22
- 2.3 矿产资源概况22-23
- 2.4 研究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23-25
- 2.4.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23
- 2.4.2 森林植被破坏问题23-24
- 2.4.3 水土流失问题24
- 2.4.4 自然灾害问题24
- 2.4.5 生态修复问题24-25
- 第3章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5-32
- 3.1 数据源25
- 3.2 数据处理25-32
- 3.2.1 非空间数据处理25
- 3.2.2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25-27
- 3.2.3 遥感信息的提取27-32
- 第4章 攀枝花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2-36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和过程32
- 4.2 指标体系的框架建立32-33
- 4.3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选择33-36
- 4.3.1 压力指标(B1)33-34
- 4.3.2 状态指标(B2)34-35
- 4.3.3 响应指标(B3)35-36
- 第5章 攀枝花市生态系统的SD建模和生态安全评价36-65
- 5.1 系统动力学36-38
- 5.1.1 系统动力学概述36-37
- 5.1.2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一般步骤37
- 5.1.3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工具—STELLA软件37-38
- 5.2 攀枝花市生态系统的SD模型构建38-48
- 5.2.1 SD模型结构及其相互关系39-40
- 5.2.2 SD模型主要反馈关系环40-42
- 5.2.3 SD模型流图的建立42-45
- 5.2.4 SD模型分析及主要方程式45-48
- 5.3 攀枝花市生态系统的SD模型检验48-49
- 5.4 SD模型的仿真与分析49-59
- 5.4.1 经济子系统模型结果与分析49-50
- 5.4.2 人口子系统模型结果与分析50-51
- 5.4.3 资源子系统模型结果和分析51-54
- 5.4.4 环境和生态子系统模型结果与分析54-57
- 5.4.5 模拟方案和分析57-59
- 5.5 攀枝花市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59-65
- 5.5.1 权重确立59-60
- 5.5.2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60-61
- 5.5.3 评价计算和分级61
- 5.5.4 综合评价61-65
- 结论与讨论65-68
- 主要的结论65-67
- 存在的问题67-68
- 致谢68-69
- 参考文献69-7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王慧;张兴卫;;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述评[J];生态学杂志;2006年01期
2 周旭;;我国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综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高吉喜;张向晖;姜昀;欧晓昆;何大明;石建斌;;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关键问题研究[J];科学通报;2007年S2期
4 李双作;于亚玲;;林业生态安全评价初探[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8年01期
5 周金星;张华;周泽福;卢楠;;大兴县荒漠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1期
6 魏彬;杨校生;吴明;萧江华;;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朱丽华;徐锋;;深圳市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9年Z1期
8 黄莉莉;米锋;孙丰军;;森林生态安全评价初探[J];林业经济;2009年12期
9 汪邦稳;汤崇军;杨洁;喻荣岗;宋月君;;基于水土流失的江西省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年01期
10 和春兰;饶辉;赵筱青;;中国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中小;郝伟罡;贾利民;张生;贾向前;杨瑞斌;;典型干旱草原生态安全评价[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邹长新;缪启龙;;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晨曦;张红霞;;山区县域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与案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杜艳春;李晓亮;葛察忠;;基于S—P—R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姚喜军;;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6 付晓;周爱华;陈媛媛;;北京生态涵养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调控对策研究[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年
7 邹秀萍;齐清文;莉莉;王菊翠;;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框架及指标体系的建立——以西双版纳景洪市为例[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王介勇;刘彦随;;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生态安全评价及可持续对策[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陈凯;史红亮;;江苏省城市生态安全评价[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娟;王昌全;何鑫;;成都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建立和实行生态安全评价制度[N];山西政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光辉;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安全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2 王清;山东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邵怀勇;攀西矿业开发集中区生态环境遥感信息提取及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三;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汪朝辉;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6 董琼;高原湖泊杞麓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吴晓;三峡库区重庆东段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高凡;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9 薛亮;基于格网GIS的关中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变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晶;3S支持下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时空差异与生态安全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炎女;工业生态安全评价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魏彬;海岛林业生态安全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3 齐旭明;长沙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高然;延吉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5 刘怡;利益攸关者诉求下新型农村社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程红继;河南省新密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吴西子;太湖流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程聪;勉县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詹金凤;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演化研究及生态安全评价[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10 周利梅;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与调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92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09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