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赣南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驱动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06:02

  本文关键词:赣南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驱动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脆弱性 评价 驱动力 综合指数法 赣南地区


【摘要】:赣南地区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对其进行生态脆弱性研究,不仅有利于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而且对区域的开发、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赣州市18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从主要成因及结果表现两方面共选取了13项指标来构建赣南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1995年、2000年和2011年各县(市、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该区域生态脆弱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而提出生态环境改善的对策与措施。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1995-2011年,赣南地区的生态脆弱性表现出先减少、后缓慢增加的特征,整体上处于一个中度脆弱的状态。近二十年间,赣南地区整体生态脆弱状况有所改善,2011年生态脆弱度平均值为0.4176,相较1995年下降比重达3.08%。(2)从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来看,赣南地区的生态脆弱性总体呈现出由南向北增加的态势,北部的生态脆弱性程度普遍高于南部地区。1995-2011年,赣南地区不同等级脆弱区的面积变化较大,由高度脆弱区占主导变为以中度脆弱区为主。其中,高度脆弱区所占比重由最初的43.2%下降到14.9%,减少面积达11124 km2;中度脆弱区由1995年的20.4%变为2011年的51.7%;轻度脆弱区面积占比由1995年的36.4%下降为2011年的33.4%。(3)赣南地区的生态脆弱性是人类活动过度干扰和区域生态环境自身的脆弱及不稳定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赣南地区生态脆弱性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水土流失和气候条件3个方面。其中社会经济是区域生态脆弱性的主要驱动力,占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的40%以上。
【关键词】:生态脆弱性 评价 驱动力 综合指数法 赣南地区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6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10
  • 1.2 生态脆弱性相关理论及评价方法10-12
  • 1.2.1 生态脆弱性的概念及特征10
  • 1.2.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10-11
  • 1.2.3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11-12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12-13
  • 1.3.1 国外研究进展12
  • 1.3.2 国内研究进展12-13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3-16
  • 1.4.1 研究内容13-14
  • 1.4.2 技术路线14-16
  • 2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预处理16-24
  • 2.1 研究区概况16-19
  • 2.1.1 地理位置16
  • 2.1.2 自然概况16-18
  • 2.1.3 社会经济概况18
  • 2.1.4 生态环境问题18-19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19-24
  • 2.2.1 数据的来源19
  • 2.2.2 数据的处理19-24
  • 3 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特征分析24-36
  •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24-25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5-27
  • 3.2.1 主要成因指标25-26
  • 3.2.2 结果表现指标26-27
  • 3.3 生态脆弱度的计算27-32
  • 3.3.1 数据标准化处理27
  •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27-29
  • 3.3.3 生态脆弱度计算方法29-30
  • 3.3.4 生态脆弱度分级30-32
  • 3.4 赣南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32-36
  • 3.4.1 赣南地区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结果32-33
  • 3.4.2 赣南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33-36
  • 4 生态脆弱性驱动力研究36-42
  • 4.1 主成分分析法36
  • 4.2 赣南地区生态脆弱性驱动力研究36-42
  • 4.2.1 赣南地区生态脆弱性驱动力主成分分析36-38
  • 4.2.2 赣南地区生态脆弱性三大驱动力分析38-42
  • 5 赣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对策与措施42-46
  • 5.1 对策制定的原则42
  • 5.2 相关对策与措施42-46
  • 6 结论与展望46-48
  • 6.1 主要结论46-47
  • 6.2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47-48
  • 参考文献48-52
  • 附录52-62
  • 致谢62-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小林;影响赣南生丝洁净成绩的因素及对策[J];丝绸;1994年02期

2 顾楠;;政策助力赣南振兴[J];中国有色金属;2013年10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武明 通讯员 邓开明;大力支持赣南教育事业发展[N];江西日报;2012年

2 记者 李东凯 郭传义;赣南定点扶贫惠及人口百万[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邬健 通讯员 兰祥光 刘娜;认证利器助赣南产品强区富省[N];中国国门时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程东升 实习记者 黄诗欣;振兴赣南的信号:中部落后地区将获国家支持[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5 李东凯邋郭传义;赣南定点扶贫工作成效明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6 钟小平;瑞金36万农民脱贫致富[N];中国工商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影影;科技列车进赣南 储粮知识送到农民手中[N];粮油市场报;2014年

8 本报调研组 记者 石岸;赣南新农村考察记[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韶关日报记者 李方静;力促粤北湘南赣南地区发展[N];韶关日报;2014年

10 记者 戴娟;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积极献计出力[N];重庆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平生;赣南地区网纹红土的形成及其环境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春秀;清代赣南民间救济[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建树;明代赣南风水信仰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丹;赣南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驱动力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陈玮琦;赣南农村妇女犯罪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5 刘玲清;南宋赣南经济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黄伟英;晚清赣南盗匪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张兆金;清末至民国时期赣南糖业经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陶;赣南山区惠农政策实施的缺陷及其优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9 李丽云;赣南地区客家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黄丽芸;赣南地区客家服饰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21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121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c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