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后家庭饮用水问题分析及相关产品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孔陶瓷材料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010年
水灾后家庭饮用水问题分析及相关产品设计研究
吴英剑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水灾后家庭饮用水问题,并对其相关产品进行了设计研究。 通过对水灾后受灾家庭饮用水状况的调查,总结出水灾对水质、供水设施及家庭正常生活的影响。分析研究了解决灾后家庭饮用水的净水技术方法,通过比较总结出适合水灾后家庭使用的净水方法及不同地域采用的净水材料。考虑到受灾地区简陋的条件,在选择针对灾后家庭净水的技术方法时选择“低技术”方法,运用低技术达到最方便、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效果,以“低技术”方法为原则,设计出一系列解决水灾后家庭饮用水的方法,并针对不同的解决方法,相应的设计出应急解决饮水产品系统的方案,分别适应了水灾后家庭不同需水量的要求,保证受灾群众的日常净水用量。根据水灾后现状,制定出水灾后家庭饮水安全保障技术手册,记录了水灾后家庭净水的方法和净水过程,受灾家庭根据手册可以及时有效的得到干净的饮用水,尽快的恢复家庭正常生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U9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漆国先,许德芝,钟晓;大米草对污水中N、P净化效果的研究[J];贵州环保科技;1999年01期
2 高吉喜,潘英姿,柳海鹰,黄诗峰,李岱青;区域洪水灾害易损性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04年06期
3 程生平;为饮水安全“上保险”[J];河南国土资源;2005年07期
4 魏一鸣,范英,金菊良;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系统理论[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5 刘树元;杨焱明;刘庆;郑显鹏;杜斌;;多孔陶瓷材料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6 赵增迎,黄成华;沸石吸附废水中磷污染物的研究[J];上海化工;2005年05期
7 李贵宝,周怀东,刘芳;水陆交错带芦苇根孔及其净化污水的初步研究[J];中国水利;2003年06期
8 尹炜;李培军;裘巧俊;宋志文;席俊秀;;植物吸收在人工湿地去除氮、磷中的贡献[J];生态学杂志;2006年02期
9 刘春常;安树青;夏汉平;任海;简曙光;张倩媚;;几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7年03期
10 彭江燕,刘忠翰;不同水生植物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参数比较[J];云南环境科学;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晨晖;时坚;姚贻强;李桂荣;;基于中点四分法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调查及其分析[J];安徽林业科技;2009年02期
2 张海军;;城市化进程中绿化建设问题分析[J];安徽林业科技;2009年03期
3 丁增发;张瑶;刘俊龙;马永春;吴中能;;北亚热带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生物多样性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5期
4 邱沪生;欧阳郑凯;;人工湿地对污水的除磷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3期
5 李峰;;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6 王敉敉;吴泽民;;上海豫园主要植物群落的种间关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9期
7 缪灿;李堃;贾良清;张敏;;串联植物塘净化巢湖湖水的中试研究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8 徐大勇;徐祖信;;人工湿地植物生理生态及其去污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9 胡彦春;魏铮;洪剑明;;低温下几种沉水植物对生活污水深度处理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10 古丽巴衣那;;乌鲁木齐市园林树种初步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冬梅;刘文莉;陈英旭;;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与管理中相关问题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郑炜;蒋红梅;张兰军;;山区公路隧道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刘世栋;高峻;;滨海旅游区典型外来物种生长适应性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北岸加拿利海枣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马树宝;吴超;;南方冰雪灾害链式动态演化与控制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鹏;曹薇;董仁杰;;人工湿地植物研究现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6 杨飞;马长明;王欣;;人工抚育措施对华北落叶松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7 董玲玲;潘会堂;张启翔;;雾灵山岩生报春资源调查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8 周健儿;;高技术陶瓷产业发展前景与热点技术[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10年
9 黄崇福;;推动我国风险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俊香;黄崇福;;自然灾害区划与风险区划研究进展[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华;喀斯特森林植被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稳定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田晔林;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李世玉;中国茶园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郝文芳;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演替的生态学过程及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周振;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与机制设计[D];西南大学;2011年
6 叶明武;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复合情景模拟与应急避难研究-以上海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葛东媛;重庆四面山森林植物群落水土保持功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龙茹;湖北大老岭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和植物性系统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刘利;北京典型山地森林生态脆弱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王伟;三峡库区紫色砂岩林地土壤优先流特征及其形成机理[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正鹏;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湿地植物群落生物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曾毅;基于植物群落分析的武汉城市湖泊湿地植被恢复典型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燕;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退化特征及原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韦居恒;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生态承载力分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马浩;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三峡库区防护林类型空间优化配置[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郭晓丽;大王滩水库集水区沉水植物分布特征及多样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吴炜;枞阳大山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及其植物多样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郝美彬;山地型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汪永文;枞阳马尾松混交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传磊;浙江省丹霞地貌岩生植被群落特征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祥军;张学斌;刘杏芹;孟广耀;李宾;;粉煤灰基多孔陶瓷膜的制备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2 冯利华,吴樟荣;区域易损性的模糊综合评判[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2期
3 周成虎,万庆,黄诗峰,陈德清;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地理学报;2000年01期
4 周寅康;洪水灾害风险评价[J];大自然探索;1995年02期
5 魏一鸣,金菊良;洪水灾害研究进展[J];大自然探索;1998年02期
6 周易勇,付永清;水体磷酸酶:来源、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J];湖泊科学;1999年03期
7 梁威,吴振斌,詹发萃,邓家齐;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微生物与净化效果的季节变化[J];湖泊科学;2004年04期
8 邝钜炽,冼有玲,阮明毅,潘佰其,卢维奇;银-光触媒复合抗菌陶瓷的研究[J];佛山陶瓷;2004年12期
9 范云鸽,李燕鸿,马建标;聚二乙烯苯型多孔吸附剂的纳米孔结构表征[J];高分子学报;2002年02期
10 汪寿阳;关于建立灾害管理学的思考[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净水技术》广告征集启事[J];净水技术;2010年06期
2 吴今明!理事长;新年献辞[J];净水技术;1999年01期
3 ;欢迎订阅2011年《净水技术》杂志[J];净水技术;2010年04期
4 李龙华;全天候移动式太阳能净水技术[J];中国水利;2003年18期
5 ;欢迎订阅2011年《净水技术》杂志(双月刊)[J];供水技术;2010年04期
6 ;净水信息之一[J];净水技术;2002年02期
7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二○○三年度学术活动计划[J];净水技术;2003年02期
8 项成林;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举行第五届理事会选举工作报导[J];净水技术;1999年01期
9 藤原正弘;日本“面向21世纪的新净水技术”研究成果[J];给水排水;2003年07期
10 ;《净水技术》杂志社召开刊务委员会2011新年联谊会[J];净水技术;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雅龙;;现代城市水灾浅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明华;丁永良;杨菁;王祖钧;张旭;;一种植物净水技术(鱼菜共生)的研究[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旭;张重杰;;活性炭净水技术与饮用水安全之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陆柱;;当前水污染问题与饮用水净水技术的现状与展望(摘要)[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5 刘青;袁观洁;;浅析微生物净水新技术在流动水体修复中的应用[A];《湖北省建设领域节能减排》论坛资料汇编[C];2008年
6 连贵宾;赵波;苏成祥;钟培林;;催化-强化絮凝净水技术在彩南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A];’2004全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4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袁学所;;几种旱地作物水灾后的田间管理对策[A];第三届安徽科技论坛农业与气候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玉印;;鹿邑县主要灾害类型之成因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匡晓燕;朱业玉;席世平;潘攀;;河南水灾变化及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罗华;牟楠;王刚;;农村居民饮用水与厕所卫生状况及其经济投入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五四;[N];农民日报;2004年
2 记者张宁;[N];人民日报;2003年
3 ;[N];中华建筑报;2002年
4 谭九勇 霍志军 刘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5 见习记者 翁创苗;[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吴登梅;[N];大众卫生报;2002年
7 记者 彭飞 编辑 裘海亮;[N];上海证券报;2010年
8 记者 孙翔宇;[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本报记者 姜小毛 特约记者 周益民;[N];中国化工报;2010年
10 记者 班威 姬新龙;[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春英;清代东北地区水灾与社会应对研究(1644年—1911年)[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祥稳;清代乾隆时期自然灾害与荒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吴媛媛;明清时期徽州的灾害及其社会应对[D];复旦大学;2007年
4 武艳敏;民国时期社会救灾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李辉;北朝时期的自然灾害及国家与民间救灾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卢勇;明清时期淮河水患与生态、社会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向常水;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湖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丹;论王权的夺取和捍卫[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罗胜联;有色重金属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聂晶;水库水体总磷三维数学模型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英剑;水灾后家庭饮用水问题分析及相关产品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2 刘力川;1917年京直水灾救济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高岩;明清时期四川地区水灾及社会救济[D];西南大学;2010年
4 甘海根;明代江西的水灾及应对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梁肖;民国时期皖北水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秀玲;嘉庆六年直隶地区水灾和政府的救灾活动述评[D];内蒙古大学;2004年
7 章博;武汉一九三一年水灾救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高中华;黄运水灾与晚清山东社会[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熊慧勇;明代江汉平原水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茜;长江中游水灾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以98年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水灾监测应用为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本文关键词:多孔陶瓷材料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6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16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