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环境影响模拟与评价
本文关键词: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环境影响模拟与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危险废物填埋场 地下水环境 包气带 数值模拟 预测评价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越来越大,由于危险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或传染性,不但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壤,而且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破坏生态环境和危害人来健康。目前多采用安全填埋的技术对其进行处置。但是,危险废物填埋场在填埋阶段会产生渗滤液,而一旦发生渗漏,渗滤液透过防渗层通过包气带进入地下水,溶质随地下水的运移会对周边地下水环境产生污染风险。本文以河西地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为例,通过对评价区开展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及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及评价,获得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基础地质资料,以判断本项目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潜在影响。为保护地下水资源环境,防止地下水污染,本文开展了相应的工作,取得的结论如下:本文采用标准指数法,通过对不同类型地下水进行最大值、最小值、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的分析,综合评价项目所在评价区不同类型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结果显示评价区水环境质量现状不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水质标准要求。潜水超标项目有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及氯化物;承压水水质超标项目有pH、、溶解性总固体、氨氮及氯化物。氨氮的超标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有关,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pH的超标与当地原生地质环境有关。基于拟建项目的地质条件,建立包气带一维垂向饱和-非饱和土壤水中水分运动方程(Richards方程),采用无滞后效应的Van Genuchten-Mualem模型模拟包气带水流运移。根据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理论,考虑土壤吸收的饱和—非饱和土壤溶质运移的数学模型,模拟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运移规律,结果显示,各类污染物在渗漏发生23300天(63年)后到达承压含水层,在29000天(79年)后污染物浓度达到最大值。建立评价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溶质运移模型,利用GMS软件模拟预测污染物在承压水含水层的迁移转化.在模拟期内,危废场地中的淋滤液渗漏对承压水含水层造成污染,并出现超标现象,在污染物进入承压含水层运移100年后,污染物最大运移距离为约2.8km,污染羽前端距离最近敏感点天生泉约12km,不会对下游天生泉及鸳鸯池水库造成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24;X7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辉;略论确定地下水环境保护区的影响因素[J];地下水;1994年02期
2 刘兴月,邵海洲,王洪星;浅析水源热泵系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水[J];节能与环保;2002年08期
3 贺新春,邵东国,陈南祥,刘卫林;几种评价地下水环境脆弱性方法之比较[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3期
4 贺新春,邵东国,陈南祥;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1期
5 郑志宏;魏明华;;地下水环境修复评价及预测研究的重要意义[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年12期
6 刘卫林;董增川;陈南祥;贺新春;;基于多指标多级可拓评价的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7年01期
7 曹剑峰;李升;姜纪沂;冶雪艳;曹东平;苏玛莱;;黄河河南悬河段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J];人民黄河;2007年12期
8 邱志勇;苏学云;;试论地下水环境治理[J];地下水;2008年03期
9 杨利国;宋会香;梁龙豹;梁爱英;陈付申;王金山;;水面工程对城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以洛阳市洛河水面工程为例[J];地下水;2008年04期
10 杨梅忠;江红利;任红星;;韩家湾煤矿技改工程对其矿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价[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二平;;对“地下水环境工程”授课方式的探讨[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从仁;杨艳华;;云南省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地下水环境问题[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发旺;;典型矿区地下水环境变化及其对矿业城市发展影响预测[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4 李绍飞;冯平;李建柱;;海河流域地下水环境状况的风险评价[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5 李闽;;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探讨[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厉福荣;;关注我国地下水环境问题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周骏业;;采矿条件下地下水环境效应及水资源保护利用初期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8 ;关于设置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环境监测孔的通知[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三集)[C];2009年
9 董华;张发旺;程彦培;黄志兴;倪增石;高昀;;论地下水环境系统内涵及其编图[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10 张秋霞;周建伟;吴艳飞;;山东淄博洪山-寨里矿区煤炭开采的地下水环境效应[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6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研讨会分会场[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记者 刘艳飞;地下水环境健康:健康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N];中国水利报;2010年
2 记者 段金平 特约记者 段海明;确保首都地下水环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钟鹤萱;我国将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N];中国水利报;2011年
4 本刊评论;行动,为了健康的水循环[N];中国水利报;2010年
5 全国政协委员 张洪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 蒲俊兵;西南地区:地下水环境不断恶化 供水安全谁来保证?[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采访人 本报记者 黄婷婷;地上项目要不要考虑地下?[N];中国环境报;2012年
7 夏s,
本文编号:1193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19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