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两难困境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
本文关键词:环境工程地质评价、预测与对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5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年
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两难困境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
李清明 唐辉明
【摘要】:在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传统的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等评价方法的缺点是存在因素权重的取值困境问题,而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的缺点是存在训练样本和检测样本的选择困境问题。本文对一个工程地质环境系统的单元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敏感单元、不敏感单元和类不敏感单元的概念,并定义不敏感单元为单元质量类别不随因素权重组合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单元。在不敏感单元概念的基础上,定义标准训练集为由不敏感单元的输入一输出对组成的集合,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训练集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为解决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两难困境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作者单位】:
【分类号】:P642
【正文快照】:
〇引言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或地质灾害评价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分类问题。其评价方法,无论是定性方法还是定量方法,各种方法无一例外都带有较大的人为性,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黄润秋等,2 0 0 4)。在传统的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等评价方法中,存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思敬,戴福初;环境工程地质评价、预测与对策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7年01期
2 孙宗勋,黄鼎成,詹文欢,朱俊江;南沙群岛工程地质环境分区与质量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03年01期
3 李清明,李荣强,李清明,李荣强;多因素复杂系统最佳因素权重确定的一种新思路——以深港西部通道工程深圳湾公路大桥为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S1期
4 黄润秋,向喜琼,巨能攀;我国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现状及问题[J];地质通报;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吉祥;张礼中;周小元;霍志斌;陆琰;王乾;蔡子昭;石磊;王伟;;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有效性周期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3期
2 汤洁;赵凤琴;李昭阳;王晨野;;GIS技术支持下的土地盐碱化敏感性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5期
3 陈力;梁海安;张文娟;荣帆;;模糊数学方法在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区划中的应用——以抚顺市城区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安乐生;刘贯群;叶思源;赵全升;丁喜桂;张建伟;;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健康条件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5 王小俊;邓梓玲;侯来夫;;油气输送管道敷设的滑坡防治措施与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6年04期
6 刘汉湖;;RS与GIS支持下的汶川县城周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J];中国地质;2012年01期
7 戴福初,李军,张晓晖;城市建设用地与地质环境协调性评价的GIS方法及其应用[J];地球科学;2000年02期
8 王洪辉;庹先国;张兆义;张贵宇;;基于单芯片的降压型电源转换器设计[J];电源技术;2011年11期
9 姜琪文,许强,何政伟;基于SVM多类分类的滑坡区域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3期
10 刘汉湖;黄润秋;;汶川桃关震区生态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与生态地质环境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玉;蔺启忠;王钦军;;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模型综述[A];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灾害防治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范远芳;张小趁;褚宏亮;翟书礼;;区域地质灾害风险静动态评估对比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邓小龙;李丽慧;李星星;谭玉芳;;北京市平谷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A];2015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涛;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灾害机制及防灾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牛全福;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侯新文;环胶州湾地区城市地质及工程建设适宜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陈韶阳;南沙群岛价值分类评价和开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徐光兴;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建新;降雨非饱和入渗过程的水势描述及理论模型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7 向喜琼;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8 姚裕春;边坡开挖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李洪文;规划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常秋玲;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南阳市)生态环境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良峰,殷坤龙,张梁,李闽;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与GIS技术应用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4期
2 沈芳,黄润秋,苗放,许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质环境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3 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4 吴益平,唐辉明;滑坡灾害空间预测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1年02期
5 胡新丽,唐辉明;GIS支持的斜坡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系统框架设计[J];地质科技情报;2002年01期
6 黄庆华;马寅生;宋新初;;北京地区地震活动与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价[J];地质学报;1993年03期
7 殷坤龙,张桂荣;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3年01期
8 林锡贵,张庆荣;南沙及其邻近海区的天气气候特征[J];热带海洋;1990年01期
9 詹文欢,孙宗勋,张乔民,唐诚;南沙群岛海区珊瑚礁灾害性地质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02年02期
10 沈芳,黄润秋,苗放,罗文强;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灾害预测的GIS技术[J];山地学报;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常凤池,穆泰勤;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1992年01期
2 李春明;试论城市地下水源环境质量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0年04期
3 曹金亮;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太原、晋中、阳泉地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J];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8年03期
4 蔡鹤生,周爱国,唐朝晖;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J];地球科学;1998年03期
5 徐兴源;;常州地下水的污染及环境质量评价[J];地下水;1985年03期
6 杨澍,初禹,杨湘奎,娄本君;层次分析法(AHP)在三江平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地质通报;2005年05期
7 郜洪强,刘志刚;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在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以冀西北地区为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5年06期
8 魏玉梅;孙建平;佟元清;;沧州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J];勘察科学技术;2008年01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作权;;复杂度方法及其在重庆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颖;曹妃甸滨海新城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D];河北理工大学;2009年
2 马玲;保山市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3 李国光;周至县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沈磊;门头沟东龙门棚户区场地稳定性及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相关作者
>赵作权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环境工程地质评价、预测与对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9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19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