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污水中SS及P对混凝剂消耗的影响及混凝剂投加方式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0 23:03

  本文关键词:污水中SS及P对混凝剂消耗的影响及混凝剂投加方式的优化研究 出处:《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混凝沉淀 磷酸盐 悬浮物 混凝剂消耗 湿配浓度 铝形态分析


【摘要】:目前,大多数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单元采用混凝/沉淀技术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磷,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污水处理厂中存在着混凝剂投加不合理的情况,例如会出现混凝剂投加过量或者投加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出水不达标或者造成混凝剂的大量浪费。本研究针对污水深度处理过程中混凝剂投加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分析污水混凝过程中悬浮物及磷对混凝剂消耗的规律,确定二者之间的竞争或促进关系;通过研究PAC、Fe Cl3湿配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稀释条件下聚合氯化铝溶液中Al(Ⅲ)的形态分布,确定混凝剂的最佳投配方式。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以人工配水和实际废水为研究对象,分析悬浮物及磷对混凝剂的消耗规律;(二)通过向人工配水和实际废水中投加不同湿配浓度的混凝剂溶液,探究湿配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三)研究湿配浓度、稀释时间、p H值和稀释温度对聚合氯化铝溶液中不同Al(Ⅲ)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的影响,确定混凝剂的最佳配制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一)污水混凝过程中悬浮物及磷对混凝剂消耗的影响:当混凝剂投加量为6mg/L时,仅含磷配水P消耗量(由拟合方程得)-复配水P消耗量=20.28-10=10.28mg/L;仅含悬浮物浊度消耗量(由拟合方程得)-复配水浊度消耗量=31.14-21=10.14 mg/L。数值相差很小,说明除磷和除悬浮物并不是各自独立完成的,它们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二)混凝剂湿配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在湿配浓度为2%~20%范围内,当PAC投加量相同时,随着湿配浓度的增加,磷酸盐去除率呈下降趋势,在混凝剂投加量为1mg/L时,湿配浓度为2%的PAC对磷酸盐的去除率为27%,而湿配浓度为20%的PAC对磷酸盐的去除率为19%,在混凝剂投加量为2mg/L的时候,2%湿投浓度的PAC可使浊度下降到9.53NTU,而20%的PAC只能使浊度下降到37.36NTU。在湿配浓度为2%~30%范围内,当Fe Cl3投加量为4mg/L时,湿配浓度为2%的Fe Cl3溶液可以使磷酸盐下降到1.5mg/L,而30%的Fe Cl3溶液只能使磷酸盐下降到2.67 mg/L。投加量为2mg/L时,2%湿配浓度的Fe Cl3溶液可以使浊度降低到23NTU,而30%的Fe Cl3溶液只能降低到70NTU。(三)不同稀释条件下聚合氯化铝溶液中Al(Ⅲ)的形态分布:(1)随着湿配浓度的不断提高,Ala的百分比含量在湿配浓度2%~15%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0.04~0.07之间。然而湿配浓度到20%的时候,Ala的百分比含量从0.07骤减到0.02。Alb的百分比含量大体呈现递减的趋势,从0.2递减到0.1。Alc的百分比含量基本维持在0.75~0.9之间,是总铝的优势形态。(2)在8h稀释时间内,Ala,Alb,Alc的百分比含量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稀释时间到8~24h时,Ala的百分比含量从0.06上升到0.14;Alb的百分比含量从0.2下降到0.06;Alc一直是聚铝溶液中的主要形态,稀释时间对Alc的百分比含量影响不是很大,Alc的百分比含量始终保持在0.75~0.76。(3)在p H值4.5~8.5时,Ala、Alb、Alc的百分比含量基本维持不变,分别为0.25、0.21及0.54,当p H大于8.5的时候,Ala、Alb的百分比含量逐渐减小,Ala由0.21下降到0.06,Alb由0.21降到0.15,Alc的百分比含量则由0.55上升到0.78。(4)在温度4~25℃,Ala的百分比含量逐渐升高,由0.06上升到0.18,升高幅度达到200%,而Alc的百分比含量由0.73减小到0.51,降幅达到30%,Alb的百分比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较小幅度的上升,由0.20上升到0.3。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勃;孙开太;葛玉杰;曾嘉;曹双双;孙兰;李胜;;混凝剂的种类与研究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5年36期

2 张境;雍晓静;师邱毅;;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水体系中羟基聚合铝形态的问题评析[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13年02期

3 王琦;殷洪水;李星;;铝水解聚合形态对低温低浊水混凝效果的影响[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4 刘建平;王雪芳;杨小敏;;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应用进展[J];化学工程师;2010年08期

5 李敏;宗栋良;;混凝中Zeta电位的影响因素[J];环境科技;2010年03期

6 吴对林;宁寻安;李润生;;聚合氯化铝形态转化机理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李欣;蔡伟民;;污泥调理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联合作用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的研究[J];净水技术;2009年03期

8 郑毅;丁曰堂;李峰;刘一曼;孙井梅;;国内外混凝机理研究及混凝剂的开发现状[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10期

9 陈朝阳;栾兆坤;范彬;张忠国;李燕中;贾智萍;;水解聚合铝阳离子Al_(13)和Al_(30)的~(27)Al核磁共振定量研究[J];分析化学;2006年01期

10 宗栋良,张锡辉,张光明;水温对混凝过程流动电流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宇;强化混凝技术处理低温低浊水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13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13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4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