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生增长理论与GVAR模型的能源消费控制目标下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内生增长理论与GVAR模型的能源消费控制目标下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研究 出处:《中国管理科学》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引入使用可替代能源生产的中间产品,构建能源约束和碳排放约束下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运用全局向量自回归(G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具有空间关联性的中国各省(区市)能源消费控制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经济增长且受碳排放约束条件下完成能源消费总量考核的目标,可以通过研发可再生能源、提高碳排放清洁技术水平、增加碳基能源的边际产出等实现;能源消费总量的考核目标对能源消费强依赖地区约束性较强,对其余地区的约束力较弱,其余地区可节能潜力较强;能源结构逆向调整的存在使得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对少部分省(区市)无法达到减排效果。进一步地,本文实证分析了目前节能减排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科技进步对能源结构顺向调整效果不显著、可再生新能源的研究效率低下,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清洁方面无显著效果;依靠传统能源价格的调整虽能有效减排却会抑制经济增长。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711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JYC790020,11YJA790107) 上海市教务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4ZS105)
【分类号】:F061.2;X22
【正文快照】: 1引言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能源都被视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然而使用碳基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会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2010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显示,如果碳排放导致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上升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张永生;;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榛;魏枫;;世界碳减排博弈困局及出路探析[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2 李小平;卢现祥;;International trade,pollution industry transfer and CO_2 emissions in Chinese industrie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3期
3 胡剑锋;马诗慧;;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及实施方案——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4 黄明皓;李永宁;肖翔;;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基于CER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联动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1期
5 杨波;;零售业低碳化与促进中国低碳零售发展的政策选择——基于企业的自然资源基础观[J];财贸研究;2011年01期
6 张永军;;技术选择、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3期
7 李保卫;胡泽春;宋永华;王广辉;;电力碳排放区域分摊的原则与模型[J];电网技术;2012年07期
8 门明;张秋莉;;碳交易生产模型述评及应用探讨[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9 徐振梁;;气候正义浅析——一种国际环境法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年16期
10 范进;赵定涛;洪进;朱云浩;;基于消费的嵌入式碳足迹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波;;零售业低碳化与我国发展低碳零售的政策选择——基于企业的自然资源基础观[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门明;张秋莉;;碳交易生产模型述评及应用探讨[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3 周葵;戴小文;;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4 雷明;虞晓雯;;资本动态效应下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绩效研究(1998—2011)[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5 杨波;;零售业低碳化与我国发展低碳零售的政策选择——基于企业的自然资源基础观[A];第七届珠三角流通业学术峰会暨“珠三角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叶青海;利益协调视阈下不可再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薛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白卫国;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自选择博弈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肖志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吉宗玉;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杨丽萍;个人碳消费的外部性和可选择的治理方式[D];辽宁大学;2011年
9 贺红兵;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张忠宇;我国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薇;不安全感、预防性储蓄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罗新伟;区域物流与TFP[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韩文婧;地方财政基础教育投入外部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高小钧;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的节能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白昱;基于Malmquist指数分析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徐玉锋;人力资本、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南京大学;2011年
9 周梅兰;广东省产出缺口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林如海;中国居民消费增长及其福利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2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3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4 孙琳琳;任若恩;;资本投入测量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5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6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7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7.8%[J];中国煤炭;2008年03期
2 张宏武;多部门能源消费效率的要因分析──中国和日本比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郑博福,邓红兵,严岩,赵景柱;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2005年03期
4 徐薇;;我国能源消费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5 李从欣;李国柱;;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6 李晓兰;;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4%[J];海洋石油;2009年02期
7 牟雪江;闫江;;能源消费转向再转向[J];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03期
8 万庆;郭文伯;龚胜生;;2001—2009年湖北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10期
9 吴国华;种毅;牟晶;;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05期
10 周丽萍;;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多难?[J];中国石油企业;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启湘;赵杰;;陕西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王梅;潘红波;刘明;朱宇环;;辽宁省能源消费与环境负荷分析及对策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3 齐敏;徐天祥;;山东省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郑博福;赵景柱;邓红兵;严岩;罗琦珊;董仁才;;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厉无畏;梁朝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上海市1978—2004年数据的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6 巩在武;赵s,
本文编号:1326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26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