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可持续性的城市交通系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21:39

  本文关键词:基于可持续性的城市交通系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出处:《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环境影响评价 层次分析法 数据包络法 代际公平法 综合集成分析法


【摘要】: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本身与外部联系巨大的复杂系统。城市交通规划系统对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等交通相关活动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用全面、系统的方法对城市交通规划带来的影响进行判断与评价,并且通过这些评价方法判断城市交通规划方案的公平性和效率性。但是,由于国内外在研究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面仍然缺乏全面的有力支撑。因此,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性发展,寻找适用于交通评价方法的技术理论,成为研究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在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成果后,本文客观地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HP)、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与代际公平法三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论文中首先对评价交通环境影响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和实例进行详细地学习和分析;然后,根据理论基础选取指标参数,并分析了交通环境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符合本文的指标体系。通过确定交通规划如何使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输入--输出”数据和若干个输入指标的参考量,从而制定了交通系统可持续性发展有效性的评价步骤。最后,通过综合集成分析法将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与代际公平法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熵值法取权重的方法进行建模,在对这三种方法的结论进行综合赋值后,最终总结得到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可持续性发展。文中选取重庆市作为案例分析城市,分析评价其交通规划对环境的影响,根据重庆市交通系统现状,构建重庆市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各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了综合评价,为重庆市接下来的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依据。并通过对重庆市案例进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综合集成评价方法是具可操作性的。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12;X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慈生,刘永;城市交通系统的环境危害分析与经济评价[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4年02期

2 吕璜;德国研制出控制城市交通系统[J];中国环境监测;1991年06期

3 宋建学;李杰;;震后城市交通系统连通性模拟[J];自然灾害学报;1996年01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涛;;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综合治理研究的脉络[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2 陈莎;马林;杨少辉;;城市交通系统的节能降耗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宇;田凯;;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量化目标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4 张毅;靳雪翔;胡坚明;;城市交通系统复杂性分析与应用初探[A];05'中国自动化产业高峰会议暨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张卫华;王炜;胡刚;凌镭;;降低城市交通系统能源消耗的策略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肖亚丽;梁保松;赵新振;朱景乐;;构建杨浦区生态型城市交通系统[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7 程阳;张毅;姚丹亚;;城市交通系统的耗散结构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强;;城市交通系统递阶优化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旭宏;;城市交通系统现状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10 芦效峰;刘建峰;邓小勇;黄建玲;;复杂网络理论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缪舢;世界银行贷款支持武汉完善城市交通系统[N];中国企业报;2004年

2 同济大学教授 杨晓光;综合完善城市交通系统[N];山西政协报;2008年

3 记者 陈丹 实习生 吴琳;学习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与管理知识[N];长江日报;2007年

4 杨晓光;综合完善城市交通系统建设[N];解放日报;2008年

5 鲁晓岩;运城市交通系统文明线路创建工作成绩斐然[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杨迎春 孙晓红;开征“拥堵费”能缓解交通吗?[N];当代汽车报;2008年

7 王青苏;建设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N];哈尔滨日报;2011年

8 记者 许可新;北京暴雨致城市交通系统瘫痪[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9 记者 朱雪娇;初步形成快速出行轨道交通双快系统[N];西安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项乔君;城市交通系统汽车燃油消耗研究[D];东南大学;2000年

2 陆建;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与方法[D];东南大学;2003年

3 杨少辉;城市交通系统演变进程机理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

4 张军;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贺正冰;通勤者路径选择机理及其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1年

6 韩强;城市交通系统递阶优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丁宁;城市交通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2 杨荐麟;綦江山地城市交通系统问题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刘启e

本文编号:1330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30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c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