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联合低温热水解促进剩余污泥破解和厌氧消化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超声联合低温热水解促进剩余污泥破解和厌氧消化的研究 出处:《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厌氧消化 低温热水解 超声 剩余污泥 甲烷产率
【摘要】:为了探索超声和低温热水解预处理技术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单独超声、单独热水解和二者联合的实验研究.以温度和超声能量为控制参数,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技术对污泥破解度DD(Disintegration degree of SCOD)和有机质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预处理技术对DD和有机质浓度的增加效果比超声和热水解单独作用之和分别高4.04%、36.62mg/L.DD和实际输入能量之间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性(R~2=0.977),即在本研究条件下,输入能量越高,污泥破解效果越好.超声和热水解联合预处理后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量较原泥增加了30.2%~55.4%.DD和厌氧消化性能之间存在二次非线性关系(R~2=0.821),且厌氧消化性能最高达到877.76LCH_4/kg VSS去除,该峰值出现在超声能量12000kJ/kg TS和热水解温度80℃联合作用条件下.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同济大学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863”项目(2012AA063502)
【分类号】:X703.1
【正文快照】: 剩余污泥是以微生物为主体的絮状物质,其有机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内部,细胞膜/壁的刚性结构对污泥安全处理和资源回收提出了不小的挑战[1].据环保部公布的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污泥年产量为4943万t(以80%含水率计),较2013年增加了8.38%[2].污泥处理的难度和逐年增加的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阳;彭永臻;韩玉伟;马文锦;曾薇;;游离氨对热水解联合中温厌氧消化处理剩余污泥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09期
2 宫常修;蒋建国;杨世辉;;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对污泥破解效果的研究——以粒径和溶解性物质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02期
3 MAHAR Rasool Bux;;Combined alkaline and ultrasonic pretreatment of sludge before aerobic diges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慧敏;何国富;戴晓虎;象伟宁;;超声联合低温热水解促进剩余污泥破解和厌氧消化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9期
2 赵玉鑫;杨静;张军军;蒋宝军;;污泥破解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年05期
3 伍远辉;罗宿星;翟飞;巫受群;谢胜吉;蒋慧;;类芬顿试剂耦合超声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4 徐慧敏;何国富;戴翎翎;张晓娜;汪中宇;戴晓虎;象伟宁;;低温热水解和超声联合破解污泥优化工艺的参数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4期
5 陈莹;尹常凯;朱南文;袁海平;楼紫阳;;电刺激条件下初始pH值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效果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3期
6 赵玉林;郦汇源;王晓;;Fenton、类Fenton处理污泥的研究进展[J];干旱环境监测;2015年04期
7 Ngoc Tuan Le;Carine Julcour-Lebigue;Henri Delmas;;An executive review of sludge pretreatment by sonica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5年11期
8 黄殿男;李薇;王冬;傅金祥;;碱-电法对污泥脱水性能作用的试验[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9 Xinbo Tian;Antoine Prandota Trzcinski;Li Leonard Lin;Wun Jern Ng;;Impact of ozone assisted ultrasonication pre-treatment on anaerobic digestibility of sewage sludg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5年07期
10 马惠君;黄帅;刘和;陈兴春;刘宏波;白杰;;自生动态膜分离厌氧产酸污泥效果与特征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娟;张盼月;曾光明;宋相国;董金华;张海燕;吴珍;贾晓蕾;;Fenton氧化破解剩余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J];环境科学;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明霞;李秀金;李来庆;刘研萍;;蔬菜废物两步批式厌氧消化产气实验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2 付云霞;张文阳;王凤;朱亚兰;刘丹娅;;城市生活垃圾中可生化单基质的厌氧消化[J];四川环境;2008年02期
3 邹星星;郑正;陈广银;李继红;杨世关;;稻草中温厌氧消化产气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4 鲍安红;;两相连续固体床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试验[J];农机化研究;2009年02期
5 高艳娇;赵树立;刘元;;金属离子对厌氧消化的影响[J];辽宁化工;2010年03期
6 杨浩;邓良伟;孔垂雪;刘刈;李淑兰;樊战辉;;低维持厌氧消化系统及其出水后处理利用技术[J];中国沼气;2010年02期
7 吕波;蒲贵兵;;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中氮的转化行为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年09期
8 蒋铭;闻有成;杨朝晖;刘育英;李小萌;王淳;;信息长廊[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23期
9 李静;丁怡斐;肖勤;;接种对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2期
10 杨双春;邓丹;梁丹丹;潘一;;国内外厌氧消化模型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2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翠平;柴同杰;张红双;姚美玲;李晓霞;段会勇;;特定有益菌对奶牛粪便中温厌氧消化体系中指示菌存活的影响[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韩艳霄;林聪;黄莹;程东林;;生活垃圾与人粪尿混合厌氧消化的试验研究[A];2011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吴铎;管冬兴;吕凡;邵立明;何品晶;;林可霉素菌渣厌氧消化工况优化及抑制因素分析[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卢旭珍;邱凌;张波;;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反应动力学分析[A];农村沼气发展与农村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5 吴根义;谭建纯;颜智勇;杨仁斌;;厌氧消化时间对养猪场废水处理影响[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典;孙轶斐;王伟;朱天乐;;生物质废物中温联合厌氧消化的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潘云霞;;微量金属元素对农业废弃物厌氧消化的作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8 罗娟;董保成;陈羚;高新星;万小春;赵立欣;;畜禽粪便与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气特性[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段娜;林聪;苏珊;;秸秆厌氧消化系统pH调控措施初探[A];2011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吴香尧;;四川省畜禽粪便的能源环境工程建设探讨[A];四川省农村固体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吴文伟 马婧一;没有最好 只有最适宜[N];中国建设报;2010年
2 黄朝武;沼气产业:给2.8亿吨秸秆找出路[N];农民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陈卫东邋通讯员 房树芬;从技术到制度[N];科技日报;2008年
4 张敬然;新加坡用木材废料生产沼气[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晓慧;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工艺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裴占江;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效率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3 柳珊;不同生物预处理对芦竹和玉米秸秆及其厌氧消化性能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万钦;微量元素添加对餐厨垃圾和鸡粪厌氧消化性能的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5 王,
本文编号:1334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3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