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油酸酰胺、博落回果荚及其生物碱的野外原位除藻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 11:05

  本文关键词:油酸酰胺、博落回果荚及其生物碱的野外原位除藻试验研究 出处:《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源物质 抑藻 微囊藻 博落回果荚


【摘要】:本论文主要的工作是对几种生物源物质的抑藻效应进行研究,可将其分为室内和野外两部分,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室内部分我们主要研究了博落回果荚的浸泡抑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博落回果荚对微囊藻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博落回果荚对铜绿微囊藻的抑藻效应有所不同,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博落回果荚浓度的增加,抑藻效应随之增强。研究了博落回果荚总生物碱的提取,利用三种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乙腈分别对博落回果荚进行三次超声波提取,平均提取得率依次为23.7%、16.9%、7.0%。然后对三种不同有机溶剂提取出的博落回总生物碱进行室内抑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提取的博落回总生物碱对M. aeruginosa PCC 7806的生长均具有抑制效果,抑藻强弱从大到小依次为甲醇、乙腈、乙醇。由此,我们得到了甲醇为最优提取溶剂。利用甲醇对博落回果荚总生物碱进行大量提取,-20℃保存。野外部分我们的主要研究工作为博落回果荚、甲醇提取的博落回总生物碱、血根碱、油酸酰胺四种生物源物质的野外抑藻原位试验,每种生物源物质野外试验时间为一个月。试验结果表明四种生物源物质在野外试验初期对蓝藻去除效果明显,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这种效果逐渐减弱,但是在整个试验期31d内,试验组围格内水体叶绿素α含量均低于对照,而水体透明度则正好与叶绿素α含量相反,这表明一次投加以上任何一种生物源物质,其除藻效应可以至少维持一个月的时间。通过对水体藻毒素、氨氮、总磷、COD的研究,我们发现投加生物源物质对水体的以上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5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藩;李仁辉;于晓章;邵继海;;小麦麸皮水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J];湖泊科学;2013年03期

2 宋益峰;兰林;吴江;;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年08期

3 饶华;蔡鹏;周锡红;黄瑞林;印遇龙;曾建国;;博落回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中国兽药杂志;2009年11期

4 李雷;戴万宏;;巢湖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9年07期

5 刘浩;谈满良;单体江;周立刚;;博落回生物碱与生物活性及其应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9年03期

6 孔繁翔;;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蓝藻水华控制[J];江苏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7 罗民波;段昌群;沈新强;杨良;;滇池水环境退化与区域内物种多样性的丧失[J];海洋渔业;2006年01期

8 盛彦清,陈繁忠,秦向春,徐文新,盛国英,傅家谟;城市污染水体生物修复研究[J];地球化学;2005年06期

9 沈银武,刘永定,吴国樵,敖鸿毅,丘昌强;富营养湖泊滇池水华蓝藻的机械清除[J];水生生物学报;2004年02期

10 尹黎燕,黄家权,李敦海,胡智泉,刘永定;微囊藻毒素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发育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1336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36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