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环境工程地质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09 18:12

  本文关键词:环境工程地质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科技论文发表 > 环境工程地质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分析

环境工程地质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分析

发布日期: 2015-03-22 发布:  

  2015年1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5年1期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大规模能源开采及日渐增长的人口、城建步伐加快等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直接严重破坏威胁着自然环境,进而催生山体滑坡及洪水、干旱等类型自然灾害,导致形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可见,科学环保地实施城市规划建设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本文将结合重庆市市区城市规划针对环境工程在城市规划中的相关作用展开简要分析。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环境工程地质;城市规划;作用
  前言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当中,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相关的范畴及内容占据着甚为关键的应用地位。环境工程地质在要求城市规划人员合理开展土地运用的同时需认真结合具体的学科知识实施各项工作活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分析可知,重庆市区处于山地区域范围内,由于地形存在有较大的坡度及高度状况,造成连续用地难以有效实现,使得重庆市生态环境基础敏感度较高,因为地理因素限制导致重庆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受到严重阻碍,形成失去局部地段高密度发展的局面。为此,重庆市规划局结合市区实际状况,参考借鉴国际先进建设经验,借助环境工程地质力量,构建完善的生态规划建设体系。
  1 城市规划建设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及环境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1.1 城建问题
  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建设进程当中,相关工作者需参考多方原则认真实施各项工作,涵盖有城市各关系各方面发展的整合、城市建设经济合理原则、城市居住环境安全原则、城市整体艺术美感原则以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五项基本原则。
  1.1.1 水资源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伴随着各类型项目的合理开发建设,导致水资源需求量逐步扩大,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开采地下水进程当中,因为未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得地下水受到严重的污染状况,催生诸多消极后果,譬如说地基塌陷、地面沉降等类型问题频繁出现。
  1.1.2 城市垃圾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但却仍然没有完善的技术针对城市垃圾问题进行较为彻底的解决,大量城市垃圾伴随着雨水汇入河流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质,基于自然循环系统的相应作用,城市气候随之发生一定变化,使得城市居民安全间接受到威胁。
  1.1.3 地基
  开展城市建设活动的时候,在地基建设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需结合土质状况展开综合考虑,唯有充分了解水文条件及土壤物理性质之后,才能为地基施工提供强有力保障,确保建筑安全性能,除此之外,由于建筑用地难以实现合理规划导致后期土地利用率大大降低,使得城市用地大幅荒废,无形中造成城市资源浪费问题。
  1.2 评价方法
  1.2.1 绘图
  其中包括有工程地质图及环境地质图,其可将工程环境跟地质环境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反映,进而针对真实状况模拟。结合制图内容,譬如说地质图以及地质分区图等,基于地质灾害角度出发,针对跟场地有关的地质自然灾害展开认真分析研究,评价地质环境可能引发的不利影响因素,进而制定有效的预测防护措施,开始绘图之前,需针对市区范围之内的环境工程地质开展认真的调研分析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将可靠资料提供给各类工程建设。
  1.2.2 地质评价
  其中包括有隐蔽工程评价、场地稳定性与适应性评价、边坡稳定性评价、工程地质地震评价、河流环境工程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几种主要的评价类型。
  第一,隐蔽工程评价,应针对已有历史文物保护区及市政工程管线、人防工程及地下水文系统等隐蔽工程实施全面探查评价,并完成规划设计及图纸绘制,尽可能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场地稳定性与适应性评价,评价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利于新城区开发,给出详尽的环境工程地质资料;
  第三,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分析自然斜坡及人工边坡,结合相关数据信息针对泥石流及崩塌、山体滑坡等灾害问题对应的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系数进行有效预测,并得出合理的防治应对措施;
  第四,工程地质地震评价,结合场地地质结构,分析地震可能发生的几率,参考地震实际案例,针对建筑物可以承受的地震所导致的竖向扭转力及竖向力进行研究,结合实际会产生的破坏效果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建筑改进方案,重庆市有5条基底断裂带,分别为华蓥山断裂带、长寿-遵义断裂带、七曜山-金佛山断裂带、方斗山断裂带和彭水断裂带,就此进行地震自动预警系统合理设置,从巫山到江津铺建测震台点,添置流动测震台和34个前兆台点,及时反馈地壳活动,并实施验收;
  第五,河流环境工程评价,研究城区污水大量排入溪水、河流、湖泊等引起的地下水质变化、恶化,评价人类活动所受到的不良影响,尽可能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合理的生态保护计划;
  第六,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实现城建过程中建筑整体综合抗震实例的优化提升,强化地震应对防护措施应用。
  1.2.3 遥感技术
  评价研究环境工程地质的时候,遥感技术的合理运用占据着重要的应用地位。分析可知,该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制图成本较低且质量优良、技术过硬等,能够有效评价检测各类情况,并严格开展资料信息图件编制工作,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可实现计算机跟遥感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电子信息化操作管理,在实现工作效率提升的提升,全面掌握各类所需的环境工程地质信息。
  2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环境工程地质所占据的重要作用
  开展城市规划工作要求设计者把环境工程地质工作的顺利开展放在首要位置,旨在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基于环境工程地质工作方式的角度出发而言,工作人员应参考城市建设地带用地的地质危害情况及实际的地质条件等内容尽可能为各项工作的正常建设给出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城市规划技术人员在全面了解环境地质勘查结果之后,可结合实际的地质状况实施工程调整,并可在维护方案引导之下认真开展防护地质灾害的相关工作,保证城市规划建设安全。与此同时,在我国城市建设进程中,环境工程地质工作的开展实施及其研究方式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给予自然与环境和谐更多关注,城建工作跟环境地质工作是息息相关的,唯有确保拥有较为稳定的地质条件,才能顺利开展实施各项城市建设项目,此外,因为环境问题所形成城市发展压力要求相关技术工作者在尽量避免经济损失的同时需采取有效方案降低地质灾害的出现率,确保大家安居乐业。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可由水环境安全格局构建出发,力求实现污染有效控制以及节约用水等多项目标,认真实施水系统生态化规划建设。环境工程地质工作者需结合重庆市区实际的地质水文状况积极给出城市建设的有效解决方案。长江、嘉陵江及诸条小支流分布在重庆市主城区规划区域内,水质现状总体上不容乐观,因此,编制重庆市城区水资源规划,参考环境工程地质,科学确定“两江”纳污能力,为制定有效控制水污染实施方案和实现三峡水库水质管理目标提供依据,显得尤为必要。实施地基建设的时候,技术人员可结合实地土壤特性及岩层特性等选择正确的地基挖掘技术,在保障合理开展城建活动的同时,确保工程安全,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除此之外,完成水环境安全格局构建需遵循市区自然水系脉络,根据实际地形谨慎建设,有效保护水源区、水渗流区,河流缓冲带等水环境敏感区域.协调土地利用布局与水系统格局与过程.防御洪水灾害。通过污水生态化处理(人工湿地)、中水回用,雨水回用等措施,利用中水和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为保护城市水环境提供基础,推进全过程节水。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控制点源污染,协调土地利用.控制面源污染。坚持适度利用过境水资源和开发利用当地优质水资源并举,在适度扩大“两江”提水量的同时,在主城区近郊支流建设一批大中小型水库,以解决部分城市用水和本流域的部分农业用水。切实改善城区水资源环境,保护三峡水库水质,有序开发和利用规划区水资源,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 结语
  综上可知,重庆市区有着其特有的地质特征,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进程当中,需有效发挥环境工程地质的相应作用,,结合城市主要发展趋势,尽可能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保证各个市区功能区拥有较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付晶波,张鹏.探讨环境工程地质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J].科技创业家,2012(01).
  [2]梁学莉.城市规划中环境工程地质所起到的作用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09).
  [3]张晓春,何涛,何建璋.城市规划中环境工程地质的作用分析[J].地球,2013(11).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环境工程地质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5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5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f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