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汞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30 20:08

  本文关键词: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汞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出处:《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活性炭纤维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摘要】:燃煤烟气中的汞等有害痕量元素的排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因此,污染物的排放和控制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活性炭纤维作为吸附剂在汞污染控制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我们对其吸附汞机理了解甚少。本文运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以及lanl2dz赝势基组。构建不饱和平行四碳环模型和单层四碳环簇模型作为活性炭纤维表面的基本模型。研究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汞的机理。本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含氧官能团对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单质汞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羰基、内酯以及半醌官能团使活性炭纤维表面对单质汞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而羧基、酚羟基则使其吸附属于物理吸附。进一步研究含氧官能团在活性炭纤维表面不同活性位吸附单质汞。结果表明,同一含氧官能团在活性炭纤维表面相邻或相近的两个不同活性位对单质汞的吸附的影响不大。2、研究了载硫对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单质汞的影响。由计算结果可得,载硫后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汞属于化学吸附。探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对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单质汞的影响。二氧化硫吸附在活性炭纤维表面上的作用并不是提供新的活性位,而是增强邻近活性位对汞的吸附作用。因此,二氧化硫与汞在活性炭纤维表面是竞争协同关系,低浓度的二氧化硫促进汞吸附,高浓度则抑制。3、研究了氯原子对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汞及汞的氯化物的影响。根据相关键长及反应路径图研究解离吸附可得,氯强烈绑定在活性炭纤维表面不解吸,HgCl和HgCl2可能解吸也可能不解吸。Hg0可以解吸而HgCl仍在表面,HgCl2复合物不能稳定的存在表面上,即使它能在表面形成,它也很容易被解吸或者返回到反应物,最有可能在活性炭纤维表面存在的汞的氯化物是HgCl。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表明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是从微观角度深入研究汞等有害痕量元素吸附机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Abstract]:The effect of sulfur dioxide on the adsorption of elemental mercury on the surface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 is studi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of sulfur dioxide on the surface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 is not significant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1;TQ4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旺玺,宋清臣;一种全新活性炭——活性炭纤维[J];金山油化纤;2001年02期

2 齐龙;国内活性炭应用的发展趋势[J];吉林林业科技;2002年02期

3 刘秉涛;李云霞;李国亭;陈静;;活性炭纤维电吸附去除四环素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1年04期

4 崔海波;张彦;;活性炭的发展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12期

5 杨建利;杜美利;黄婕;王健;;废旧有机丝制备活性炭纤维的研究[J];煤炭转化;2012年03期

6 吴新华;;活性炭纤维纸板构成的蜂窝状吸附层[J];林化科技;1980年02期

7 张文富;;具有卓越吸附率的活性炭纤维研制成功[J];无机盐工业;1983年02期

8 丁宝桐;;日东丽化学开发活性炭纤维[J];无机盐工业;1983年03期

9 陈赛璐;王允付;贾磊;王德禧;;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性能[J];炭素技术;1988年02期

10 许景文;;活性炭纤维的制备与性能[J];净水技术;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文;李常林;;活性炭纤维在环保工业中的应用及价值[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柴春玲;焦婷婷;迟广俊;周矛峰;丁炳华;王同华;;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油气的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王瑞海;耿世彬;韩旭;;活性炭纤维对低浓度污染物吸附性能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人防工程内部环境与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柴晓兰;麻寒娜;贾金平;孙同华;王亚林;;活性炭纤维-固相微萃取新方法探索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环境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陈水挟;陈健良;武清毓;;改性活性炭纤维表面化学结构的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何兵;崔鹏;;活性炭纤维处理精喹禾灵农药废水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精细化学品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李洪美;迟广俊;张建军;王同华;;活性炭纤维改性对印刷废气中乙醇吸附的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8 张儿;马晓军;;纺丝工艺对木质活性炭纤维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A];2013中国食品包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殷涛;周国栋;刘志朋;殷璐;李建农;李新;叶淑琴;刘焕来;;特制活性炭纤维吸附流感甲型病毒性能的初步探讨[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烨;王祖武;曹小满;;放电改性对活性炭纤维硫吸附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丹邋记者 张伟;森鑫研发生产出高性能环保专用活性炭纤维[N];鞍山日报 ;2008年

2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姜国华 嘉宾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同华 江苏同康活性炭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健;活性炭纤维 “吸毒能手”保健康[N];中国纺织报;2010年

3 张国芳;我活性炭纤维有望应用于消防领域[N];科技日报;2011年

4 张国芳;活性炭纤维有望应用消防领域[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姜国华;同康:以科技打造活性炭纤维品牌[N];中国纺织报;2010年

6 记者 戴恩国;特殊高效活性炭纤维纳米微孔滤芯网项目通过鉴定[N];中国冶金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孔凡涛;一个材料小企业的“新兴情结”[N];中国化工报;2010年

8 向继贵;断臂求生后的华丽转身[N];工人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崔书文 实习生 景益;用科技力量推动发展方式转变[N];经济日报;2010年

10 苏俊;江苏同康:“三高企业”奋力转型[N];江苏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丰惠敏;中孔活性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以及聚苯乙烯的降解[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郭世永;改性碳纤维降低发动机NOX排放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韩严和;电增强活性炭纤维吸附水中部分有机物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尹艳娥;新一代水处理技术研究—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D];同济大学;2007年

5 周家勇;等离子体改性活性炭纤维脱硫脱氮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范丽;染料在铂和活性炭纤维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柴晓兰;活性炭纤维固相微萃取新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曲险峰;活性炭纤维对水中酚类有机物的催化臭氧化[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乌兰哈斯;中空活性炭纤维—纳米银复合敷料的研制及初步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岩;棉花基活性炭纤维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孙国春;活性炭纤维在咖啡因精制生产中 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周实际;活性炭纤维稳定型纳米铁的表征及其去除Cr(Ⅵ)的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吴丹;大豆秸秆基多孔性炭材料及其CO_2/CH_4选择性分离特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小龙;活性炭纤维负载铜锆金属氧化物催化脱除NO实验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陶s,

本文编号:1356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56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c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