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HEV废旧镍氢电池包中稀贵金属资源化利用环境效益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HEV废旧镍氢电池包中稀贵金属资源化利用环境效益分析 出处:《生态学报》2016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HEV废旧镍氢电池包 稀贵金属 环境效益 GREET模型 LIME值法
【摘要】:废旧动力电池包中含有丰富的镍、钴、稀土等稀贵金属,其资源化利用是实现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简称HEV)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HEV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包在未来几年将逐渐进入批量报废阶段,其资源化利用的环境效益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鉴于此,以丰田混合动力汽车镍氢电池包为研究对象,利用GREET模型和LIME值法测算出,相比于原生矿开采,单位废旧镍氢电池包中稀贵金属资源化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效益为1083元;根据报废周期,对我国市场上现存的HEV镍氢电池包的未来报废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这些电池包将从2018年开始迎来报废,在2021年达到报废高峰,至2024年基本完成报废;预计其稀贵金属资源化利用的环境效益,可累计达9421万元。提出了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Abstract]:The waste battery pack contains rich rare and precious metals, such as nickel, cobalt, rare earth and so on. Its resource utilization is to realize 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EV, the power battery package will gradually enter the phase of batch scrapping in the next few years. In view of this, taking the nickel hydrogen battery pack of Toyota hybrid vehicl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GREET model and the LIME value method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ared with the primary mining,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 of rare and precious metals in the waste Ni-MH battery pack is 1083 yuan. According to the scrap cycle, the future scrap of the existing HEV Ni-MH battery packs in our country is foreca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batteries will be scrapped from 2018. Reached the peak of scrapping in 2021, and basically finished scrapping by 2024;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 of the utilization of rare and precious metals can reach 94.21 million yuan.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recovery system of waste power batte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商学院;中南大学金属资源战略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4ZB13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GL105,13CJY029,14BGL196) 湖南省软科学项目(2013ZK2003,2013ZK3025)
【分类号】:X734.2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交通行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消耗行业[1]。我国环保部2011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的统计结果显示,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已经是大气环境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之一。为缓解石油进口依赖和解决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阁;;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2 蔡锡元;邱坚华;;三捷公司开发出镍氢电池[J];稀土信息;1992年05期
3 董波;;日本三洋镍氢电池产量剧增[J];稀土信息;1992年08期
4 程菊;镍氢电池及储氢合金的进展[J];金属功能材料;1996年03期
5 光明;日本的镍氢电池生产[J];金属功能材料;2000年02期
6 光明;镍氢电池用片状金属粉与电极制作技术[J];金属功能材料;2000年04期
7 温汉;镍氢电池用片状金属粉[J];金属功能材料;2001年03期
8 许孙曲;从废镍氢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J];稀土信息;2001年03期
9 ;低温镍氢电池研制成功[J];稀土信息;2006年02期
10 H·海根;郭秀平;肖力子;;从废镍氢电池中再生回收镍、钴和稀土金属的闭路循环[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民;吴耀明;;稀土储氢合金和镍氢电池的研制[A];中国稀土储氢材料产业链的发展与共赢——第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专家报告集[C];2011年
2 阎永恒;周时国;林则青;娄豫皖;夏保佳;;电动自行车用镍氢电池组的研制[A];2006中国动力电池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邱钟明;吴爱深;;宽温区镍氢电池的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相哲;;镍氢电池贮存性能研究[A];2006中国动力电池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吕文广;郑景宜;;高温镍氢电池关键技术[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牛丽贤;;我国镍氢电池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稀土储氢材料产业链的发展与共赢——第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专家报告集[C];2011年
7 胡威;单忠强;田建华;;镍氢电池内压曲线的数学表征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8 张宇;朴红艳;王新刚;王佳斌;钱晨巍;;漕溪站镍氢电池储能系统测试与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史晓东;彭亦功;陆中成;;镍氢电池无记忆效应的快速充电技术及设计[A];第八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郁强;;镍氢电池产业化问题——技术进步、产业化方向及投资决策[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战略研究综述部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郑水松;“凯恩”年产5亿节镍氢电池项目启动[N];丽水日报;2005年
2 张萍;春兰动力镍氢电池摘取奥运绿色公交入场券[N];中国工业报;2007年
3 孙广明;动力镍氢电池封装技术获突破[N];中国企业报;2007年
4 记者刘其丕;镍氢电池基地出口产品免检[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5 李胜茂;镍氢电池锂电池谁主沉浮[N];中国环境报;2009年
6 胡宗祥;使用充电镍氢电池的注意事项[N];中国摄影报;2012年
7 山东 田连华;我用镍镉、镍氢电池[N];电子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张九红;为镍氢电池的中国制造加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9 孙广明 赵荣林;首批“东风”混合动力汽车平稳运行 春兰镍氢电池撩动数百亿市场?[N];机电商报;2005年
10 仝仁;镍氢电池“咸鱼翻身” 都是成本“惹的祸”[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单忠强;储氢合金负极表面改性及大容量镍氢电池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刘元刚;高性能镍氢电池及其新型正极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苏耿;镍氢电池负极关键技术研究及混合动力车用电池研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以废旧镍氢电池正极为原料制备镍钴铁氧体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郁奕飞;多路镍氢电池充放电循环检测系统[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波;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存储及性能衰减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刘金晶;镍氢电池组快速充电功率预测方法[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5 曹文;镍氢电池在线自动检测与筛选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朱鹏;单一压力容器镍氢电池的热模拟及其结构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杨志远;废旧镍氢电池中镍钴回收工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王修虎;镍氢电池的故障诊断与容错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郭霁方;镍氢电池充电电源控制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张晓阳;镍氢电池高温性能的改进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6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7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