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纳米氧化锌对OC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

发布时间:2018-01-04 13:31

  本文关键词:纳米氧化锌对OC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 出处:《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活性污泥 纳米ZnO 脱氮除磷 种群


【摘要】: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以矿物为原料制备的纳米Zn O因其纳米特性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含有纳米Zn O的工业产品和日用品会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因此必然会对污水生物处理系统造成严重冲击。本论文针对双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在对工艺进行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纳米Zn O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以及纳米Zn O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影响,为建立健全纳米氧化物的排放限额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完善纳米Zn O的生物毒性提供参考数据。1.通过对双侧沟一体化OCO工艺运行的关键参数:溶解氧(DO)、水力停留时间(HRT)、p H等进行了优化,对比综合系统脱氮除磷效能,确立了工艺最佳运行条件。实验表明: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在p H为7.6~8.0左右,HRT为12h左右(流量为20 L/h),DO为2.0 mg/L左右时,系统COD的去除率达99%,TP去除率达95%,NH4+-N去除率达99%,TN去除率达81%,系统脱氮除磷效能最佳。2.在对双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进行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分别向活性污泥系统内投加浓度为0 mg/L、0.25 mg/L、0.8 mg/L、1.5 mg/L、4.0 mg/L的纳米Zn O,在每组浓度作用20天内,考察了不同浓度的纳米Zn O对活性污泥系统内脱氮除磷的影响;分析了系统内活性污泥吸附纳米Zn O颗粒和出水中Zn含量的情况,来探究纳米Zn O对其脱氮除磷作用的功能菌的抑制作用。从脱氮除磷的效果看,低浓度的纳米Zn O(0.25 mg/L、0.8 mg/L),对系统的脱氮除磷效能有增强作用或不影响系统的脱氮除磷效能,而浓度较高时(1.5 mg/L、4.0 mg/L)对系统的脱氮除磷效能有抑制作用,导致系统脱氮率和除磷率降低。纳米Zn O在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后的迁移情况,通过监测活性污泥中的Zn含量和出水中Zn含量发现,活性污泥能吸附纳米Zn O,纳米Zn O去除情况与活性污泥活性及纳米Zn O浓度有关。低浓度下,活性污泥活性高,纳米Zn O去除率呈上升趋势;高浓度下,活性污泥活性低,纳米Zn O去除率呈下降趋势。出水中Zn含量与纳米Zn O投加浓度呈正相关性。3.通过对暴露在不同浓度纳米Zn O(0.25、0.8,1.5,4.0 mg/L)下活性污泥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其对活性污泥沉降性(SV)、活性污泥生物量(MLVSS/MLSS)、乳酸脱氢酶释放量(LDH)及菌群形貌的影响,分析了污泥沉降性、生物量、生物毒性的变化。低浓度的纳米Zn O对活性污泥活性几乎不存在影响,其污泥沉降性、生物量、乳酸脱氢酶释放量与未投加纳米Zn O时无异。而投加相对高浓度的纳米Zn O(1.5、4.0 mg/L),污泥沉降性变差、生物量减少,乳酸脱氢酶释放量增大,这两个浓度下的纳米Zn O对活性污泥有毒性作用。在电子扫描电镜(SEM)下,活性污泥的表面形态,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污泥从清晰逐渐变得模糊,污泥松散,呈棉絮状。4.通过PCR-DGGE技术,考察了不同纳米Zn O浓度(0.25,0.8,1.4,4.0 mg/L)下活性污泥种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下纳米Zn O会促进一些抗性菌的生长,如反硝化菌;而高浓度下,纳米Zn O会促进一些致病菌的生长,从而加速污泥老化死亡。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effect of nano - Zn - O on the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has been studied . The effect of nano - Zn - O on the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has been studi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is about 99 % , the removal rate of TP is about 95 % , the removal rate of NH4 + - N is about 99 % , the removal rate of TN is up to 81 % , the removal rate of NH _ 4 + - N is about 99 % , the removal rate of TN is up to 99 % , the removal rate of TN is up to 95 % , the removal rate of NH _ 4 + - N is about 99 % , the removal rate of TN is up to 99 % , and the removal rate of TN is up to 99 % . In this paper , the effect of nano - Zn - O on the activity of activated sludge ( SV ) , activated sludge biomass ( MLVSS / MLSS ) , lactate dehydrogenase release ( LDH ) and bacterial colony morphology was studied . Low concentration of Zn O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some resistant bacteria , such as denitrifying bacteria , while at high concentration , nano - Zn O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some pathogenic bacteria , thus speeding up the aging of sludge .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3;X1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健平;鲍姜伶;;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电力环境保护;2008年03期

2 侯琳;陈敏东;李德豪;周如金;林红艺;;厌氧/一体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运行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9期

3 李德豪;刘勇弟;毛玉凤;殷旭东;;DO和C/N值对一体化OC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11期

4 姬跃国;OCO工艺的处理特点[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1年03期

5 夏岚;朱书全;刘艳臣;施汉昌;;不同工况条件对Carrousel氧化沟脱氮除磷影响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6 许晓路,申秀英;活性污泥活性参数指标的选评[J];环境科学;1993年02期

7 许晓毅;罗固源;唐刚;季铁军;;OG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效能与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8期

8 蒋清民;智红梅;杨梅;董德胜;陈金身;;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4年03期

9 张帆;王柱庆;;纳米氧化锌在斜交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J];轮胎工业;2014年07期

10 杨丽娜;周光强;高建峰;孙中战;;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化工中间体;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华胜;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庆洪;一体化氧化沟流态研究及一体化OCO工艺试验[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78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78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6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