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处理大学校园污水的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型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处理大学校园污水的试验研究 出处:《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校园污水 生物接触氧化法 小型一体化装置 运行参数 优化
【摘要】: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是对现有集中式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有效补充,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和有持续性供水需求的干旱地区更受欢迎。尽管低能耗、去除效率高的集成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在这些年已经市场化,但是它们的实际表现和在当地的现实适应性还存在问题。为了将来更好的应用,需要选用一些重要的参数和指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同时,对当今新疆来说,将校园污水再生利用于园林绿化或其它方面尤为重要。基于当前新疆农业大学校园污水水质和水量的分析,本文针对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小型一体化装置的污水处理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本试验,主要通过装置对污染物指标CODCr、NH3-N和SS的去除率来分析HL、GWR、HRT等关键因素对运行效果的影响。即固定装置GWR为7:1,HRT为5h,HL分别为2m3/(m2?h)、3 m3/(m2?h)、4m3/(m2?h)、5 m3/(m2?h)和6 m3/(m2?h)时,通过装置对指标CODCr、NH3-N、SS的去除情况,来确定最佳HL;固定装置HL为4m3/(m2?h),HRT为5h,GWR分别为3:1、5:1、7:1、10:1和12:1时,通过装置对指标CODCr、NH3-N、SS的去除情况,来确定最佳GWR;固定装置HL为4m3/(m2?h),GWR为7:1,HRT分别为3h、4h、5h、6h和8h时,通过装置对指标CODCr、NH3-N、SS的去除情况,来确定最佳HRT。结果显示,HL、GWR和HRT技术上和经济上最优的三个参数分别是4m3/(m2?h)、7:1和5h,并且,CODCr、NH3-N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92%、76%和83%。出水稳定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的规定。分析在组合优化工况下,即HL为4m3/(m2?h)、GWR为7:1、HRT为5h时,装置对指标CODCr、NH3-N、SS的去除情况。另外,本文针对该方法的进一步改善及其适应性进行了探讨,以上研究对该方法在未来的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Decentralize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are an effective complement to existing centralized large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especially in arid areas where water resources are scarce and where there is a need for sustainable water supply, albeit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Highly efficient integrated and decentralized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have been marketed in recent years, bu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their actual performance and local adaptability for better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some important parameters and indicators for further testing. At the same time, for Xinjiang toda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use campus sewage in garden or other aspec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in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ampus at present. In this paper, the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and the sewage treatment performance of a small integrated plant were studi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pollutant index CODCr was mainly carried out by the device. The removal rate of NH3-N and S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key factors such as HLN GWR HRT on the operation effect, that is, the fixed device GWR was 7: 1 and HRT was 5 hours. HL is 2 m3 / m2? 3 m3 / m2? 4 m3 / m2? 5 m3 / m2? H) and 6 m3 / m 2? H) to determine the best HL1 by removing the index of CODCrN NH3-Nnn SS, and the fixed device HL was 4 m3 / m 2? When the HRT is 5 h, the GWR is 3: 1, 5: 1, 1: 7: 1 10: 1 and 12: 1, respectively, the removal of CODCr-NH3-NCSS by the device i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best GWR; Fixed device HL 4 m3 / m 2? When the GWR was 7: 1, the HRT was 3 h, 4 h, 5 h and 8 h respectively, the removal of CODCrn NH3-NNSS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the device, an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when the GWR was 7: 1, the HRT was 3 h and 4 h,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optimal parameters of GWR and HRT are 4m3 / m2? The average removal rates of NH3-N and SS were as high as 92% for 7: 1 and 5 h, respectively. 76% and 83. The effluent has reached the requirements of "reuse of municipal sewage-quality of municipal miscellaneous water" (GB / T 18920-2002). Th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That is, HL is 4 m3 / m2? When the GWR is 7: 1 and HRT is 5 h, the removal rate of CODCrn NH _ 3-N _ (3) -N _ (2) SS is obtained by the device. In this pape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method are discuss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启迪 ,Dr.V.Lysenko;禽场污水的净化和处理[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1年06期
2 郭洪明;炼油污水净化回用工业试验综述[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1年01期
3 张文超;“一汽”加强对工业污水的净化利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年06期
4 夏雪芬,董发开;多样生物污水净化系统研究及其应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年03期
5 ;高效汽车清洗污水净化回用一体设备[J];化工技术经济;2003年11期
6 郑重;美国投资郑州污水项目[J];工程设计与建设;2003年05期
7 刘治中;;水磨沟区污水再利用与绿化[J];新疆水利;2003年03期
8 谭超毅;刘建龙;唐芬南;;浮船植物污水净化床的实验设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王喜杰;;炼化企业含硫污水的措施和综合利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年02期
10 李喜增;回士光;;水电生物湿地污水净化研究与实践[J];河北水利;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先道;;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管道的阻塞与设防[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2 刘维城;;世纪之交的中国城市净化污水再用[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八期)[C];2002年
3 张肇宏;;固定繁衍微生物污水减泥净化技术集成系统[A];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十六期)[C];2011年
4 高震;蔡捷;王崇效;徐赛兰;;上海地区水生植物净化日晖港污水的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5 王陆新;;齐大山选矿厂污水治理现状及改进方案的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王进良;张胜;王庆生;赵爱民;贾成;;新型高效复合除磷剂对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甘秀石;;浅谈焦化污水的性质与处理[A];第5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殷志明;刘涟淮;曹安辉;;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推广实践与思考[A];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孙同福;;磁—滤污水净化机的开发与应用[A];第五届全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交流洽谈会论文集[C];1997年
10 龚亨灿;龚德明;龚德金;何平江;;净化污水变资源、持续发展环保型农业[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超光 本报通讯员 覃荣益;向污水垃圾宣战 保广西秀水清山[N];广西日报;2008年
2 记者刘永远;首座污水库落户山城[N];阿勒泰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超;小村污水进站 水乡美景重现[N];佛山日报;2013年
4 何德功;日本解决核污水任重道远[N];经济参考报;2013年
5 邓国军;制药污水成为湖北环保新难题[N];中国环境报;2004年
6 钟芒;制药厂污水净化成为湖北环保新难题[N];中国环境报;2004年
7 通讯员 刘海;排水集团夏季降温靠污水空调[N];北京日报;2006年
8 记者 谢剑峰 刘力敏 胡早;保定妥善处置高浓度污水[N];中国环境报;2006年
9 贺春怡 尹艳梅;污水怎样变清流[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国庆邋霍铮;八大污水净化厂勾勒太原“碧水蓝图”[N];太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祖国;污水中病毒浓集、消毒规律及灭活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2 余振江;煤气化过程高浓度酚氨污水化工处理流程开发、模拟与工业实施[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沈根祥;利用浮萍净化氮磷污水机理及其优化工艺条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云飞;SMAIP系统开发及其在村镇污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本文编号:1391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9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