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格局的常熟市地表热环境季节变化特征
本文关键词:基于景观格局的常熟市地表热环境季节变化特征 出处:《生态学杂志》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热岛 村镇环境 景观格局 地理探测器 中小城市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多数研究集中在超大和大型城市,而对中小城市的研究较少。随着城镇化发展,中小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常熟市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8数据分析了城市热岛的季节变化特征,并结合同年份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从景观格局角度分析不同用地类型对城市热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湿地、林地等用地对城市热岛的影响存在阈值,超过该阈值后影响不再显著。城市热岛的季节变化分析表明,常熟市冬季热岛强度最大,水田、旱地的暖岛效果明显;而夏季热岛强度最小,水体的冷岛效果明显,表明常熟地表热环境较佳。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建设用地温度的影响因子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交互作用影响建设用地的地表温度,其中夏季水体的影响最大,而冬季旱地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常熟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urban heat island, but most of the research is focused on large and large cities, but the research 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s less,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is paper takes Changshu C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heat island by using Landsat-8 data.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on urban heat island were analyzed from the view of landscape patter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threshold value for the influence of water, wetland and woodland on urban heat island. The seasonal variation analysis of urban heat island shows that the intensity of winter heat island in Changshu is the largest, and the effect of warm island in paddy field and dry land is obvious. However, the intensity of summer heat island is the least, and the effect of cold island is obviou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urfac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Changshu is better. The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affects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summer water body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Changshu cit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理工大学;
【基金】:“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2BAJ24B01)资助
【分类号】:P901;X16
【正文快照】: “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2BAJ24B01)资助。城市热岛是指城区温度明显高于郊区温度的现象(苏泳娴,2011),由Howard(1833)最早发现并记录下来。由于城市热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模(主要指人口规模)(Karl et al.,1988;Oke,1989),所以城市规模越大,热岛强度越强。虽然热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翠玲;谷晓梅;卢德宝;雷琳;;巴江流域近20年来景观格局变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02期
2 宋豫秦,曹淑艳,张力小;试探景观格局在荒漠化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沙漠;2000年S1期
3 甘淑,何大明,党承林;澜沧江流域上、中、下游典型案例区景观格局对比分析[J];山地学报;2002年05期
4 王根绪,卢玲,程国栋;干旱内陆流域景观格局变化下的景观土壤有机碳与氮源汇变化[J];第四纪研究;2003年03期
5 贾宝全,孙鹏森,王国柱,慈龙骏;鄂尔多斯高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伊金霍洛旗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3年03期
6 陈士银,周志翔;小尺度下湛江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刘佳雪,许振文,刘惠清;吉林省西部景观格局的变化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8 李宏,邓良基,吴金涛;成都平原县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异与驱动因子分析——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J];资源科学;2005年02期
9 杨晓艳,朱德举,郧文聚,程锋;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10 周霞,廖圣东,廖其芳;鹤山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热带地理;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达;蒙吉军;;鄂尔多斯近20年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孟丹;宫辉力;李小娟;;北京地区热力景观格局及热环境效应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战金艳;;区域城市化进程中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刘毅华;叶长盛;;华南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典型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5 宫恩田;;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番禺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沈竞;;利用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区域近期景观格局变化——以江苏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陈寅;李阳兵;;岩溶地区土地利用对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影响—以贵州茂兰为例[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沈竞;王国俊;王浩;;驱动因子与景观格局综合指数的相关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倪永明;欧阳志云;;新疆荒漠植被景观格局对比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丁圣彦;曹新向;;清末以来开封市水域景观格局变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军;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多尺度环境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乔志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化与模拟[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胡文英;元阳哈尼梯田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杨德生;重庆市渝北区地表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及生态环境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何东进;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环境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张爱静;水文过程对黄河口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7 崔莉;浙江沿海陆地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与生态保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8 刘丹;黑龙江省土地覆盖景观格局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韩凌云;苏州市水岸带景观格局演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玲;江苏东台围垦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茜_g;城区经济发展与景观格局变化的动态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罗艳;基于ANN模型的元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长青;基于不同丘陵类型的三生用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5 徐磊;龙海市耕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林明雪;基于RS和GIS普兰店市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7 宋金蕊;庆阳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与预测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8 刘媛媛;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空间尺度效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9 阿迪力江·库尔班;近20年来喀拉库勒湖区景观动态变化与驱动力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10 林银铃;鼓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景观评价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01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01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