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环保考核、公众参与和治理效果:来自31个省级行政区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8-01-11 11:13

  本文关键词:环保考核、公众参与和治理效果:来自31个省级行政区的证据 出处:《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环保考核 公众参与 治理效果 省级 面板数据


【摘要】:本文基于2004-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环保考核、公众参与对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实施自上而下的环保考核对改善环境治理有积极影响。省级环保考核目标的完成,对降低二氧化硫(perS02)这类可见度较高的约束性环境污染物排放有显著影响,对非约束性环境指标(如工业废气)影响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实证研究表明公众参与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对于关乎自身健康、生活质量的约束性环境污染指标和非约束性环境污染物排放均有显著作用。建议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可进一步从单向强制转变为双向互动,在不断完善自上而下环保考核的同时,持续改进公众参与机制。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4 to 2011,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on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The implementation of top-dow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duction of emissions of such high visibility binding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as sulfur dioxide perS02, but not on non-binding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e.g. industrial emissions).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Empir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for their own health.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bind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dicators and non-binding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emission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t is suggested tha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in China can be further changed from one-way mandatory to two-way interaction. At the same time,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文科建设处;西安交通大学绩效管理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市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气污染、政策创新与绩效改进——面向中国大陆的实证研究”(编号:7157317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支撑研究”(编号:13JZD015)
【分类号】:X321;D621.5
【正文快照】: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也带来诸多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13年,我国雾霾发生频率之高、波及面之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习干;让公众参与走到项目审批的前沿[J];污染防治技术;2003年03期

2 武云甫;王燕敏;苗伟;;沈阳立法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J];城市规划通讯;2003年07期

3 许晓明;环境领域中公众参与行为的经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1期

4 廖文俊;漫谈中国的公众参与环保机制[J];世界环境;2004年04期

5 王春艳,崔星华,张玉芳,刘志光;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4年04期

6 ;众说纷纭:公众参与环保之我见[J];环境教育;2005年07期

7 党德信;;推进公众参与是开展环境保护的神圣职责[J];环境教育;2006年12期

8 张颖;;试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深入与发展[J];污染防治技术;2008年03期

9 彭分文;;环保NGO:公众参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生力军[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高玉娟;张儒;;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调查问卷剖析[J];商业经济;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世光;;村庄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困境与出路[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高中建;冯倩倩;;公众参与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机理探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高军辉;张旭;;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4 魏素芳;檀翠玲;程丹丹;张维;;浅谈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A];恶臭污染管理与防治技术进展[C];2009年

5 沈忻昕;;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新特征[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冯现学;;对公众参与制度化的探索——深圳市龙岗“顾问规划师制度”的构建[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赵惊涛;;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问题[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8 石莎;;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9 任清娟;;浅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公众参与[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尹根成;盛志辉;郭洪光;乔冬云;;如何在社会服务行业环评项目中开展公众参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艳芳;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局限性[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周雁凌 张金智;山东将制订环保公众参与办法[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郑彦;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必须重视公众参与[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凌锋;选择了法治就无法回避“公众参与”[N];法制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汤璇;公众参与就是集思广益[N];广东建设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汤璇;公众参与应贯穿规划的每个环节[N];广东建设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汤璇;公众参与领域不断拓宽[N];广东建设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汤璇;公众参与的终极目标:共同决策[N];广东建设报;2007年

9 徐晓敬;公众参与环保 沈阳《办法》出台[N];友报;2006年

10 湖南省环保局 余涛;公众参与是深化环境执法的重要途径[N];中国环境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琳琳;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权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李春梅;城镇居民公众参与认知、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王春雷;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重大事件公众参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谢远学;中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杨秋波;邻避设施决策中公众参与的作用机理与行为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葛俊杰;利益均衡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王卫;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D];武汉大学;2010年

8 唐萌;迈向互动式公众参与理念[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周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的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陈振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津;城市建设中公众参与有效性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2 万静华;贵阳市城管执法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3 王娜;多元目标下新型乡村社区规划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苏宁;新媒体时代环境传播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吴凤;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权的法律保障[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端;基于善治理念下电子治理与公众参与互动问题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7 黎莉;中小学教育乱象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8 丁宁;公众参与对公共项目决策过程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李进;新时期公众参与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沙丽娜;当代艺术中关于公众参与的运用[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409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09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2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