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焦化废水尾水的臭氧深度处理及残余臭氧的利用

发布时间:2018-01-13 19:29

  本文关键词:焦化废水尾水的臭氧深度处理及残余臭氧的利用 出处:《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焦化废水尾水 深度处理 臭氧 有机组分变化 聚合硫酸铁


【摘要】:焦化废水尾水通常指经过生物处理和混凝处理后排放的废水,其中仍残留一些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及少量无机物,这不仅对接受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给水回用带来技术上的难度。新国标中提出的COD 80 mg/L的排放要求更使得尾水深度处理势在必行。对焦化废水尾水中污染物浓度削减过程的探索,可以为尾水深度处理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本文首先研究了臭氧流化床反应器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尾水过程,考察臭氧投加量、pH、水力停留时间等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间歇条件下焦化废水尾水的COD值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下降,当臭氧量超过430 g时COD值趋于稳定,投加的臭氧量与降解的COD之间的比值随反应时间延长不断增大。pH对焦化废水尾水的臭氧氧化过程影响不大,碱性条件下尾水COD、UV254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1.5%、87.3%和85.0%,略优于中性和酸性条件。连续条件下焦化废水尾水的COD值随停留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停留时间为2h时COD40mg/L。在0-30 min和45~120 min两个阶段,COD和色度随时间降解曲线均服从拟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采用紫外-可见光、三维荧光和GC/MS这三种手段进一步分析了臭氧流化床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尾水过程中有机组分的变化。结果发现,焦化废水尾水中主要存在的有机物如烷烃类、含氮杂环类、醇类、酸类、酯类以及少量的醚类和多环芳烃等,经过臭氧氧化反应后,转化为一些新的有机物,如烷烃、苯甲醇、己酸等物质,分子量变小。其中,具有荧光响应的物质能够被有效分解,分解率的顺序为类色氨酸物质类溶解性微生物副产物类腐植酸物质类酪氨酸物质。焦化废水尾水与各个氧化阶段的水样在200~250nm范围内都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且其紫外吸收强度随反应时间的延长不断减弱。尾水中16种PAHs的总量约为3.518μg/L,经过2 h臭氧氧化反应后,去除率达到51.1%。其中,环数≥5的PAHs平均去除率达到70.3%,高于低环PAHs的去除效果。针对臭氧深度处理过程的残余臭氧,本文又进一步尝试了臭氧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尾水的同时,利用臭氧尾气原位制备聚合硫酸铁。研究结果显示臭氧氧化焦化废水尾水过程中,相比臭氧尾气的直接释放,硫酸亚铁溶液对臭氧尾气的吸收使得臭氧利用率提升到原来的3倍多。利用臭氧尾气合成的聚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标的要求(GB14591-2006)。聚铁的盐基度随硫酸投加量增大而减小,反应温度为50℃时其盐基度达到最大值。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D value of the tail water of coking wastewater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ozone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D value of the tail water of the coking wastewater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ozone . The COD value of the tail water in the coking wastewater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action time . The COD value of the coking wastewater is about 3.518 渭g / L . After 2 h ozone oxidation , the removal rate is 51.1 % . Whe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50 鈩,

本文编号:1420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20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f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