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清运量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6 02:15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清运量预测研究 出处:《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 垃圾处理 单项预测模型 组合预测模型 预测精度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也与日俱增,然而当前一些垃圾处理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就导致很多城市被垃圾包围,长此以往,这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阻碍经济的增长,更会对居民身体造成一定的威胁。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城市垃圾的问题,加大了对购买和改进基础设备的投资,力争使垃圾进行完全无害化处理.因此,为了构造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环境,准确的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预测就显得十分重要。论文一方面通过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处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国外发达城市垃圾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另一方面对城市垃圾清运量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的分析,从中选取了10个垃圾清运量的影响因素,针对1995-201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运用关联度分析方法得到了和垃圾清运量最相关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利用单项预测模型:逐步回归模型、指数平滑模型、GM(1,1)模型对1995-2013年垃圾清运量进行预测精度检验,并预测了未来10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而后在三种单项预测的基础上,基于误差平方和平方根最小原则,构建了变权和不变权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对比五种模型的预测精度,表明组合模型明显优于单项模型,它融合了各种单项模型的优点,更能够准确的预测城市垃圾清运量。根据变权组合模型预测,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在2023年将达到22714.83万吨,2014-2023年呈现缓慢的增长过程,平均每年增加474.23万吨,平均增长率为2.79%.研究结果表明,变权组合模型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预测中,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预测结果可以作为国家政府制定相关垃圾处理政策的重要依据。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urban domestic waste production is also increasing, but some of the current waste treatment infrastructure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many cities are surrounded by garbage. In the long run, this will not only caus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inder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pose a certain threat to the health of residents in recent years. The country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urban garbage, increased the investment in purchasing and improving the basic equipment, and strived to make the garbage completely harmless. Therefore,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redict the amoun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removal and transportation accurately. On the one han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isposal of MSW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treatment. On the other h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mount of urban garbage removal is carried out, from which 10 factors are selected. The data of the amoun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13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discuss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four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obtained, which are most relevant to the volume of garbage removal. The single prediction model: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 and exponential smoothing model are us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model tests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garbage removal volume from 1995 to 2013 and forecasts the municipal solid waste removal volume in the next 10 years. Then on the basis of three single forecast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error square and square root, the combined prediction model with variable weight and invariant weight is constructed. By comparing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five models, it is shown that the combined model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single model. It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a variety of individual models, and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amount of urban garbage removal. According to the variable weight combination model, the volume of urban garbage removal in China will reach two hundred and twenty-seven million one hundred and forty-eight thousand and three hundred tons in 2023. 2014-2023 showed a slow growth process, with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four million seven hundred and forty-two thousand and three hundred tons and an average growth rate of 2.79. The variable weight combination model has a high prediction precis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removal volume, and its prediction results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relevant garbage disposal policie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9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艳;贺兴时;;一种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冯玉国;;地下水位动态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1993年04期

3 樊正中;邹杰龙;;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煤炭消费预测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24期

4 马咏真;吴卢荣;;中国火灾最佳灰色回归组合预测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5 曹永强,张道军;非线性智能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张祺;;中国石油生产量的组合预测模型及应用[J];经济问题;2013年04期

7 殷建成;袁宗明;岑康;;天然气需求自适应优化组合预测模型的改进[J];油气储运;2005年10期

8 颜筱红;;能源消费组合预测模型的优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高凤;张德生;郭熊娃;侯晓英;;基于相关系数的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刘硕;何永秀;陶卫君;杨丽芳;张宇;;基于最优加权法的煤炭市场价格组合预测模型[J];华东电力;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如贤;成盛超;程仕军;陈思华;;变结构组合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2 董景荣;;基于遗传辅助设计的汇率组合预测模型研究[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3 马永开;唐小我;;组合预测模型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成枢;刘国林;高放;;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5 何迎东;吴婉莹;郭u&;陈华友;;基于离消度的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应用[A];第十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十四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华友;程蕾;张倩;;基于相关系数的IOWA算子最优组合预测模型[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华友;;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及在所得税预测中的应用[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谢正文;孔凡玉;胡毅夫;;基于熵权的沉降组合预测模型及应用[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王永光;赵国浩;;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中国煤炭需求预测中的应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10 王尚俊;吴刚;陈华友;周礼刚;;基于广义10W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及在卷烟消费需求中应用[A];第十一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十五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川;重载交通对高速公路桥梁的疲劳影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向昌盛;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万玉成;基于未确知性的预测与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4 南晓强;风电预测技术及其运行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鹤;基于WEB的风电场可视化监测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2 高兴良;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组合神经网络股指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Phanthavong Tulaxay;基于小波-BP神经网络的贝叶斯概率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在预报调度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徐晓波;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蒋星;基于趋势点模型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奚晨;组合预测模型的应用与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周清平;沪深300指数的组合预测模型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8 熊威;顾及多效应的混凝土坝位移联合预报与监控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9 李滢;基于灰色理论的车辆轮对踏面磨损预测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10 吴念;地区电网中长期负荷组合预测模型和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31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31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b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