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空化联合臭氧氧化灭藻技术的实际应用
本文关键词:水力空化联合臭氧氧化灭藻技术的实际应用 出处:《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水力空化 臭氧氧化 富营养化 藻清除 工程应用
【摘要】:在小试和中试试验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水力空化联合臭氧灭藻及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工业化水处理系统。在工程运行中,比较了优化条件下复合空化-臭氧、正压空化-臭氧、抽吸空化-臭氧和单独臭氧氧化工艺以及孔板孔径对水体中叶绿素a、浊度、UV254、COD以及氨氮等的处理效果。同时,还对复合空化-臭氧和单独臭氧氧化工艺的臭氧利用率、臭氧和单位能耗的净化效率等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空化-臭氧工艺在10或5 m3·h-1处理能力下稳定出水期叶绿素a平均去除率分别达44.5%和88.9%,单位能耗分别为0.89和1.78 k W·h·m-3。同时,浊度、UV254及COD等指标均明显下降,其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也均显著优于单独臭氧氧化工艺。因此,利用水力空化-臭氧工艺能快速有效灭藻并去除叶绿素,遏制水华产生,减少因水华爆发及藻死亡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pilot and pilot tests, a set of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system for hydro cavitation combined with ozon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eutrophication water was developed. In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operation, the composite cavitation and ozone 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Barotropic cavitation-ozone, suction cavitation-ozone and single ozonation process and pore plate pore size treatment effect on chlorophyll a, turbidity UV254, COD and ammonia nitrogen in water. The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exes such as ozon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combined cavitation ozone and single ozone oxidation process ozon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per uni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o on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removal rate of chlorophyll a in stable effluent was 44.5% and 88.9% respectively under the treatment capacity of 10 or 5 m3 路h ~ (-1) by combined cavitation and ozone proces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was 0.89 and 1.78 kW 路h 路m ~ (-3),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turbidity of UV254 and COD decreased obviously. Other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index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single ozone oxidation process. Therefore, hydrodynamic cavitation and ozone process can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kill algae, remove chlorophyll, and curb Shui Hua production. Reduce the ecological damage and economic loss caused by Shui Hua outbreak and algae death.
【作者单位】: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Dipartimento
【基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0DFB93700)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14028)
【分类号】:X52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泊、水库及海岸带的富营养化问题愈来愈严重[1],藻类的大量繁殖给水生生态系统、饮用水供给及水产养殖带来诸多危害,比如藻类腐败变质后产生藻毒素以及藻类堵塞供水管网等[2-4]。因此,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对策和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不断研究和开发[5-8],除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传栋;张宇峰;王伟民;李维新;武志林;赵诣;;水力空化辅助臭氧氧化去除水产养殖水体中叶绿素a[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年04期
2 岳尚超;王启山;张伟林;李思思;张怡然;刘艳芳;鲁金凤;赵文玉;;预臭氧化工艺对消毒副产物影响的生产性研究[J];给水排水;2012年02期
3 陆红;晁建颖;张毅敏;孔祥吉;陈倩;李定龙;;人工介质富集附着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年03期
4 崔丽娟;李伟;赵欣胜;张曼胤;王义飞;张岩;赵玉辉;;表流湿地不同植物配置对富营养化循环水体的净化效果[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5 刘海龙;李政剑;赵虹;张瑾;;引黄水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及安全性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04期
6 张志勇;常志州;刘海琴;郑建初;陈留根;严少华;;不同水力负荷下凤眼莲去除氮、磷效果比较[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7 于海燕;周斌;胡尊英;马勇;晁爱敏;;生物监测中叶绿素a浓度与藻类密度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9年06期
8 郭恩彦;谭洪新;罗国芝;孙大川;赖才胜;;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循环养殖废水[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10期
9 陈彦;吴纯德;李商国;汪晓军;史吉航;;水力空化强化臭氧降解罗丹明B的初步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8年06期
10 王龙;李思敏;李艳平;;臭氧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玉峰;水力空化耦合臭氧氧化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与应用[D];济南大学;2013年
2 王复晓;常州武进水产养殖场富营养化水人工湿地法治理技术探讨[D];扬州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志林;王伟民;李维新;赵诣;汤传栋;Giancarlo Cravotto;;水力空化联合臭氧氧化灭藻技术的实际应用[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年03期
2 刘凯;方涛;冯志华;宗世盈;;藻类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进展[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3 戴红;邱茂福;杨毕铖;戴桂香;;闽江口以南海域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渔业研究;2016年01期
4 袁兴程;李丹;;生物绳填料净化河流的效果及微生物群落分析[J];环境工程;2016年04期
5 胡茂俊;刘新红;高岩;易能;张振华;张力;王栋;严少华;;城市污水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对水体N_2O、N_2和O_2释放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年01期
6 宁晓雨;谷娇;谈冰畅;朱小龙;李宽意;;人工附着基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改善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15年06期
7 蔡真珍;郑盛华;王宪;;近海养殖水体中NO_3~--N、NH_4~+-N和环境因子的关系[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8 刘晓宇;傅海燕;黄国和;柴天;高攀峰;吴义诚;;美人蕉有机酸组分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J];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12期
9 张波;沈立;龚文娟;;H_2O_2强化水力空化降解罗丹明B废水[J];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10 王申;董进波;张有仓;陈恒宝;;O_3-GAC工艺深度处理混合化工废水二级出水的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蕾;欧仁建;陈辉;杨移斌;柯江波;肖国初;杨先乐;;养殖水体蓝藻水华的防治[J];水产养殖;2013年03期
2 汪小雄;姜成春;朱佳;谢炜平;;臭氧灭活水中铜绿微囊藻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04期
3 刘洁;王毓丹;陈建;钟成华;;论现代除藻技术[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李思思;王启山;何凤华;刘艳芳;岳尚超;张怡然;;预臭氧化工艺处理高藻水的应用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19期
5 方自毅;魏俊起;何凤华;孙淑琴;韩涛;;天津开发区净水厂三期工程介绍[J];供水技术;2010年06期
6 刘嵩;朱昊,
本文编号:1433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33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