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强化抽出处理对地下水中1,2-二氯乙烷的去除效果

发布时间:2018-01-18 05:27

  本文关键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强化抽出处理对地下水中1,2-二氯乙烷的去除效果 出处:《环境科学研究》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地下水 抽出-回注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二氯乙烷 图像分析


【摘要】:对于地下水中的1,2-DCA(1,2-dichloroethane,1,2-二氯乙烷),表面活性剂强化抽出处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修复技术.为明确表面活性剂浓度、介质粒径及抽出速率等因素对1,2-DCA修复效果的影响,选取石英砂作为多孔介质,1,2-DCA作为DNAPLs(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重质非水相液体)代表,SDBS(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代表,在二维可视化砂箱中采用染色示踪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汇于凹陷弱透水层上的1,2-DCA开展SDBS强化抽出处理试验.结果表明:SDBS对1,2-DCA具有显著增溶作用.4组纯水试验的抽出液中ρ(1,2-DCA)最大值为219.15 mg/L,加入1倍CMC和3倍CMC(CMC为临界胶束浓度)的SDBS后,ρ(1,2-DCA)最大值分别升至650.95和800.44 mg/L.1,2-DCA去除总量随ρ(SDBS)的升高而增加,其中加入3倍CMC的SDBS条件下1,2-DCA的去除总量是纯水试验条件下的1.44~2.06倍.细粒径中的毛细力比粗粒径中更大,并且1,2-DCA的最大污染面积是粗粒径条件下的2.18~3.14倍,1,2-DCA与SDBS溶液接触面积的增大有利于提高SDBS对1,2-DCA的去除效果.同时增加抽出-回注流量可以扩大1,2-DCA与SDBS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1,2-DCA向溶液中的传质效率,进而提高1,2-DCA的去除效果.研究显示,SDBS强化抽出处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地下水中1,2-DCA的去除总量和去除效率.
[Abstract]:For 1 ~ (2) DCA ~ (1) ~ (2) dichloroethanean (1 ~ (2) -dichloroethane in groundwater). Surface active agent enhanced extraction treatment is a very effective remediation techniqu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surfactant, medium particle size and extraction rat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remediation effect of 1n2-DCA. The quartz sand is chosen as the porous medium (1 + 2-DCA)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DNAPLs(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heavy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SDBS(sodium dodecyl benzenesulfonate (12 sodium alkylbenzene sulfonate) was used as surfactant. In the two-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sand box, dyeing tracer combined with image analysis technique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SDBS enhanced extraction treatment experiment on the weak permeable layer of the sa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SDBs wa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1 in the weak permeable layer of the sag. 2-DCA has a significant solubilization effect. The maximum value of 蟻 ~ (1 +) ~ (2-DCA) in the extract of pure water test in group 4 is 219.15 mg/L. After the addition of 1 CMC and 3 times CMC(CMC as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the maximum value of 蟻 ~ (1 +) -DCA increased to 650.95 mg/L.1 and 800.44 mg/L.1, respectively. The total removal amount of 2-DCA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蟻 SDBs, including the addition of 3 times CMC to SDBS. The total removal amount of 2-DCA is 1.44 ~ 2.06 times of that of pure water. The capillary force of fine particl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coarse particle, and 1. The maximum polluted area of 2-DCA is 2.18 ~ 3.14 times that of SDBS solu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arse particle size. The increase of contact area between 2-DCA and SDBS solu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SDBS pair 1. The removal effect of 2-DCA.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ing the flow-rate of pull-back injection can enlarge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1C _ 2-DCA and SDBS solution, and improve the mass transfer efficiency of 1C _ 2-DCA into the sol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DBS enhanced extrac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total removal amount and removal efficiency of 1C _ 2-DCA in groundwater.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9017)
【分类号】:X523
【正文快照】: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国家“退二进三”政策的实施,工业场地中遗留或泄露了大量污染物质,对场地内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了严重污染[1].1,2-DCA(1,2-dichloroethane,1,2-二氯乙烷)是其中一类重要的污染物质,属于DNAPLs(dense nonaqueousphase liquids,重质非水相液体)[2].由于DNAPLs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晨昊,关福全,王洋;集安市城区地下水污染状况及防治措施[J];吉林水利;2000年10期

2 房桂祥,薛宗焕,邵卫华;浅谈小城镇地下水污染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地下水;2001年01期

3 卢兰萍,白峰青;锦州市地下水污染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吴有志;太原市城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成因分析[J];山西水利科技;2001年01期

5 张凤海,赵旭,纪少志;富裕县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2年03期

6 何庆成;“地下水污染运移模拟和治理高级研修班”于2002年5月9~15日举办[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年03期

7 ;第二届海峡两岸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与修复研讨会[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8 冯明旺,张宪民,刘勇;浅议阳谷县城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对策[J];地下水;2003年02期

9 刘成社;淮河流域地下水污染调查项目启动[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5期

10 张宇;浅谈白山市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对策[J];吉林水利;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志萍;谢振华;林健;;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探讨[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2 ;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A];2009年度十大地质找矿进展和十大地质科技成果[C];2009年

3 何雪洲;;地下水污染及地下水污染物探的特点[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何雪洲;;探地雷达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的应用[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赵勇胜;;地下水污染及其控制与恢复治理[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6 刘向国;;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分析及治理技术探讨[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付璐;龚宇阳;;台湾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管理经验综述[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8 王雅珍;;全国人民行动起来保护我国的地下水——我国的地下水盐污染已从慢性自杀跨入急性自杀[A];推进供热体制改革与节能改造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孙道林;胡淑恒;;安徽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下水污染与防治[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钟毓东;陈迪生;;台湾之环境地工——地下水污染[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康亮;我国地下水污染严重[N];中国矿业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维;告诉国人地下水污染有多重[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3 记者 李晓明;加强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防治[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李会霞;正视地下水污染的致命危害[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本版编辑 国土宣 李树强 韩红伟 王涛 吴选洲;告诉国人地下水污染有多严重[N];消费日报;2006年

6 记者 段金平;北京市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7 记者 冯永锋 通讯员 杨恒;未来10年将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N];光明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操秀英 本报通讯员 曹菲;保护地下水 “防”重于“治”[N];科技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王尔德 特约记者 平亦凡;地下水全国摸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10 李军;陕西出重拳防治地下水污染[N];中国化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华;鲁北平原人口聚集区与非聚集区地下水污染特征识别及对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

2 田华;基于过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荣芳;扶余油田地下水污染及其与新构造活动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陈建平;海州露天矿闭坑后地下水污染预测与防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李庭;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6 Hamadoun Bokar;利用GIS制图方法对长春市地下水污染环境和易损性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张伟红;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赵康;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原位气相生物修复新型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余婷婷;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的碳氯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衰减过程解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10 高彦伟;地下水污染评价中统计理论和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薇;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及预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谢莹莹;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立法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3 赵军平;重金属泄漏污染事故地下水环境风险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4 袁放;腐殖酸和硝酸盐对铁屑去除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姜琦;密怀顺水源区突发性地下水污染事故预警模型与应急措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6 安永凯;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预警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李敬卫;吉林省德惠地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田凯;煤化工区地下水污染运移特征及污染控制模拟[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9 杜东;滦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及趋势分析[D];长安大学;2007年

10 贾小妨;山东省地下水硝酸盐分布规律及溯源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439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39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1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