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重要区范围界定
本文关键词: 碳储量 碳汇 固碳潜力 固碳重要区 典型陆地生态系统 出处:《环境科学研究》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全球变暖已成为当今最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建立固碳重要区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固碳相关的最新研究结果和政府文件,以森林、草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叠置分析方法,界定我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重要区(注:涉及"全国"的各要素范围均未包含港澳台地区)的空间范围.研究结果:固碳重要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汇和固碳潜力3个核心因子,界定过程包括界定范围选择、固碳高值区识别、固碳重要区范围确定和分区命名等步骤.在全国尺度界定了森林、草地两大类共计20个固碳重要区,总面积285.6×104km2.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重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西南部的深山区和东南部的山地丘陵,草地生态系统固碳重要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中东部、新疆西北部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固碳重要区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9.8%,所提供的NPP(净初级生产力)量占全国NPP总量的40.7%,固碳能力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7倍.固碳重要区范围界定结果符合"以较小面积获取较大服务"原则,适于作为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的优先保护区域.
[Abstract]:Global warm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establishment of important carbon sequestration areas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deal 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related to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and government documents to forest. Grassland ecosystem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using GIS spatial superposition analysis method. Defining the important area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ypical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Note: the scope of all elements involved in "the whole country" does not include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Resul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mportant carbon sequestration area includes ecosystem carbon storage. The three core factors of carbon sink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nclude the selection of definition range, the identification of high carbon sequestration area, the determination of important carbon sequestration area and the designation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area. The forest is defined at the national scale. There are 20 major carbon sequestration areas in the grassland, with a total area of 285.6 脳 10 ~ 4 km ~ 2. The main carbon sequestration areas of forest ecosystem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Deep mountains in the southwest and hilly areas in the southeast, the major areas of grassland ecosystem carbon sequestration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part of Inner Mongolia Plateau. The area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 of northwest Xinjiang and the southeast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accounts for 29.8% of the total land area of China, and the amount of NPP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provided accounts for 40.7% of the total NPP of China. The ability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is 1.37 times of the national average. The result of the definition of the scope of the important carbon sequestration area accords with the principle of "obtaining a larger service in a small area",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priority protection area of our country to achieve th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
【作者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6YFB050150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AA12A310)
【分类号】:X171
【正文快照】: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如CO2、CH4、N2O),目前这3种温室气体的浓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年增加量分别为1.5 m L湓m3、4μL湓m3、0.8μL湓m3[1].温室气体改变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平衡,导致全球变暖、氮沉降增加,由此而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洪涛;崔丽娟;栾军伟;李胜男;马琼芳;;湿地固碳功能与潜力[J];世界林业研究;2011年06期
2 肖厚军;秦松;何佳芳;范成五;;贵州主要作物固碳现状和潜力估算[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年02期
3 孔东升;张灏;;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固碳价值评估[J];湿地科学;2014年01期
4 白晓辉;张晶;杨胜天;李顺江;李巍;李茜;盛浩然;;酸沉降对森林生长固碳和土壤盐基保持功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5 胡章;李思东;;生物固碳途径及其进化[J];广东化工;2010年10期
6 夏斌;马绍赛;陈聚法;赵俊;陈碧鹃;王芳;;2008年南黄海西部浒苔暴发区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J];环境科学;2010年06期
7 彭巨光;麦荣军;张岍;袁佳佳;赵柯;;生物固碳技术在丁山河河道低碳治理项目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4年02期
8 方磊;刘健;陈锦辉;吴建辉;徐嘉楠;张饮江;沈和定;;贝类生态修复作用及固碳效果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9 黄永梅;龚吉蕊;张新时;;我国开展生物固碳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科学基金;2008年05期
10 陈婷婷;贾卫国;陈大胜;;固碳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税收政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闫德仁;;内蒙古森林固碳动态变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王丽勉;秦俊;高凯;黄娟;胡永红;;室内植物的固碳放氧研究[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建军;康永祥;马长欣;姚正阳;;陕西省森林固碳增汇功能评估[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芮雯奕;李玉娥;路明;张卫建;;保护性耕作下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效应估算及其政府补贴策略[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5 ;第11章 森林的固碳功能与全球温暖化[A];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森林问题卷[C];2002年
6 徐明岗;张文菊;张会民;段英华;丛日环;;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农田土壤固碳与增产协同效应[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史军辉;史彦江;刘茂秀;王新英;;新疆“三北”防护林工程固碳效益评价——以疏附县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史军辉;史彦江;刘茂秀;王新英;;新疆“三北”防护林工程固碳效益评价——以疏附县为例[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9 吴南;王雪岚;;城市规划中的减碳和固碳策略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长青;近50年森林固碳量呈增加趋势[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刘飞 郭鹏;我国探索土壤固碳途径[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3 铁铮 吴江梅;固碳:加拿大林业的新目标[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4 战金成 宁振国;棕壤固碳机制试验研究助力碳减排[N];中国矿业报;2010年
5 首席记者 乔雪峰;我区森林固碳功能 全国排名第三[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6 本报记者 甘勃 付丽丽 实习生 吴琼;在危机中寻找契机[N];大众科技报;2009年
7 记者 晓勇 实习生 韩嘉;我区固碳资源价值超300亿[N];西藏日报(汉);2013年
8 通讯员 贾庆宇 何军;沈阳大气所科研项目获自然基金资助[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记者 吴清泉;我省生物固碳项目获法国开发署贷款[N];云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赵侠;陕西植被固碳量10年增长15%[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芮雯奕;长三角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固碳潜力及激励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刘延惠;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典型植被生长固碳及耗水特征[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3 郑国侠;南黄海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与污染物胁迫下海水碳源/汇格局的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4 张治军;广西造林再造林固碳成本效益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5 李刚;中国南海浮游植物光合固碳与阳光紫外辐射关系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6 于洋;高寒沙地不同林龄乌柳人工防护林固碳功能[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7 孙文娟;中国农田土壤碳氮变化及氮素对稻麦作物固碳效益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蕾;黄河口湿地芦苇生物量与固碳量高分辨率遥感估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党珍珍;黄土高原人工与天然植被恢复下土壤固碳特征及其影响机理[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宋超;陕西省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及潜力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4 高小龙;有机物料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固碳特征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金梦;基于系统动力学和物联网技术构建有机蔬菜病害预测模型及固碳量估算模型[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6 郑中华;上海绿化树种固碳耗水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张娇;浙北地区平原绿化30个树种光合固碳特征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8 董延梅;杭州花港观鱼公园57种园林树木固碳效益测算及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9 于海春;内蒙古退化土地人工林固碳增汇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10 王伟峰;基于FORECAST模型的楠木人工林固碳量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6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56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