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性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展望
本文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生态脆弱带区划 生态环境 出处:《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生态脆弱性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梳理归类,从生态系统脆弱性相关概念及特征、生态脆弱带区划和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存在评价指标尚未统一、研究方法有待完善;偏重实证分析,相关理论发展滞后;研究对象的范围有待扩展,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最后,从规范统一评价指标选取,探究创新研究方法;发展并完善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理论体系;延展研究区域的时空范围,丰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Abstract]:The study of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is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the study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gionalization and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ecological fragile zone were summariz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ecosystem vulnerability study was not uniform,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needed to be improved. Focusing on empirical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theories lags behind; The scope of the research object needs to be expanded, the research content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so on. Finally, from the standard unified evaluation index selection, explore the innovative research method; Developing and perfect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ecosystem vulnerability research;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is prospe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extending the space-time range of the research area and enriching the research contents.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教社科〔2014〕1026)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社科〔2014〕295号)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BJJ086)
【分类号】:X171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世纪中期以后,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缓解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的生存压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问题日益凸显。近十几年,生态系统退化、能源短缺、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沙漠化、森林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虎平;;我国西部生态脆弱性的评估:预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09期
2 杨立伟;;基于遥感技术的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以黄山市黄山区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12期
3 吴琼;张华;;生态脆弱性研究述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4 蒙海花;王腊春;;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岩溶生态脆弱性的模糊综合评价[J];四川环境;2007年03期
5 赵庆杰;;生态脆弱性、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6 李莉;张华;;大连市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生态脆弱性现状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9期
7 李朝奎;李吟;汤国安;杨刚;李拥;;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法的中国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黄益斌,崔广柏,朱德明;太湖生态脆弱性特征与消除对策的初步探讨[J];湖泊科学;1999年04期
9 乔青;高吉喜;王维;田美荣;吕世海;;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10 黎浩洪;;3S技术在生态脆弱性研究中的应用[J];江西测绘;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莹;包安明;刘海隆;杨光华;;基于景观格局的干旱区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治;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地利用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敬;基于3S技术的山西省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与模式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3 马骏;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脆弱性动态评价[D];西南大学;2014年
4 肖磊;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雷波;黄土丘陵区生态脆弱性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6 孙冬;基于GIS的吉林省生态脆弱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宋一凡;基于SWAT模型的艾布盖河流域水文模似与干旱牧区生态脆弱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8 田静;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与演变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张莲芝;长春市土地利用的生态脆弱性评价和环境保护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韦莉;基于RS和GIS的石羊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72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7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