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二氧化碳可以存储在地下长达10万年

发布时间:2018-02-01 11:25

  本文关键词: 储集层 reservoir modelling integrity Nature  出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最新研究发现埋藏在地下深处10万年之久的CO_2不会侵蚀上层的岩石,且更加安全。这种过程称为碳收集及储存,可以解决由燃烧煤以及燃气电站释放出的CO_2问题。整个过程包括收集CO_2,压缩,注入地下1km的储集层的岩石中。CO_2必须封存在岩石中长达1万年才会避免对气候的影响,以前科学家担心CO_2溶解在水中会侵蚀岩石,导致重
[Abstract]:New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CO_2, buried deep underground for 100,000 years, does not erode the upper layers of rock and is safer. This process is called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The problem of CO_2 released by burning coal and gas from power stations can be solved. The whole process includes collecting CO2s and compressing them. In rocks injected into a 1km underground reservoir. CO2 must be sealed in rocks for up to 10,000 years to avoid climate effects. Previously, scientists feared that CO_2 dissolved in water would erode rocks, causing heavy damage.
【分类号】:X701
【正文快照】: 最新研究发现埋藏在地下深处10万年之久的CO2不会中。CO2必须封存在岩石中长达1万年才会避免对气候的侵蚀上层的岩石,且更加安全。这种过程称为碳收集及储影响,以前科学家担心CO2溶解在水中会侵蚀岩石,导致重存,可以解决由燃烧煤以及燃气电站释放出的CO2问题。整新释放出CO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传圣,张善文,王永诗,常国贞;罗家地区砾岩体储集层分类综合评价[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06期

2 章凤奇,陈清华,陈汉林;储集层微型构造作图新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05期

3 杨丙秀,蒋廷学,丁云宏,汪永利,王世召;低孔低渗储集层探井低伤害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02期

4 胡守志;付晓文;王廷栋;;利用储集层沥青特征识别高演化地区的气层[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4期

5 张本艳;张继超;涂文利;;胜利油田注水现状及对储集层的影响[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03期

6 王飞龙;甘丽娜;王振中;;低渗透性储集层评价方法及初产液量预测研究[J];录井工程;2010年01期

7 林会喜;许涛;乔玉雷;朱允辉;沈扬;;“多元控储”储集层评价模型在准中地区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12年02期

8 王晓辉;范素芳;任毅军;徐宝荣;刘新利;;多属性回归与神经网络串联反演预测薄储集层[J];新疆石油地质;2013年03期

9 伊广林;在储集层油气评价中模糊数学的应用[J];测井技术;1982年04期

10 韩寿山;结构复杂储集层的勘探和油气储量计算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宏智;;沉积微相与储集层孔隙结构关系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刘刚;;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储集层排驱压力求取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何玉平;刘招君;郭璇;张艳;;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集层成岩作用研究[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赵玉红;阎建国;侯磊;任云鹏;;测井参数反演在致密油储集层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5 成菊安;郭荣坤;;测井资料识别储集层水淹级别的ANN方法研究[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张灵艳;耿斌;才巨宏;耿生臣;;济阳坳陷火成岩油藏储集层测井评价技术——以商741和罗151火成岩储集层为例[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成洪文;王宝娥;戴尽辉;张会芳;;北塘凹陷沙三段碎屑岩储集层成岩特征[A];录井技术文集(第四辑)[C];2004年

8 张瑛;王锦生;;于楼、荣兴、大洼油田解堵机理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魏嘉;项亮;;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岩性层和储集层的划分[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传虎;贺振华;;济阳坳陷潜山储集层地震描述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鸣午;美能源部确定关键性超深水技术目标[N];中国石油报;2001年

2 李嵩;埃克森将实施阿拉斯加开发项目[N];中国石油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福军;基于智能计算的油气储集层损害诊断决策支持系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蔡振东;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M区延10储集层精细地质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孙晓庆;储集层裂缝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蔡德军;欢西稠油油藏堵塞研究及解堵技术的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4 李泽;基于非线性混沌的储集层测井信号特征提取[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方;廊东油田低渗透油藏损害机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6 武清钊;大芦湖油田沙二段储层测井综合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7 莫建武;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特低渗透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81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81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a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