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视域下中国生态文明的国际话语建构
本文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国际话语 普遍性 特殊性 出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环境问题既是一国内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视角切入,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话语影响要素及其建构策略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生态文明的国际话语,是指中国语境下的生态文明理论话语不仅适用于本国发展,而且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尊重和认同。建构一种具有国际普遍适用意义的生态文明理论话语,需要人类有足够的哲学智慧和开放的全球视野,形塑生态文明国际话语的批判性品格,强化生态文明国际话语的文化包容性,提升生态文明国际话语的实践性特色,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a country, but also a worldwide problem, from the dialectical perspective of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and its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t means that the theoretical discours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ese context is not only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ut also can be understood, respected and recog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t is necessary for human beings to have enough philosophical wisdom and open global vision to shape the critical character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inclus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promote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make new contribution to global ecological security.
【作者单位】: 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战略思想研究”(14AZD001) 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X32
【正文快照】: 环境问题既是一国内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a,这是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形象表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在大力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之际,中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2届中国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第1轮通知[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年03期
2 邹广文;王纵横;;当代中国生态文明转型的文化解读[J];人民论坛;2011年02期
3 尹楠;;美丽杭州 生态桐庐——记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杭州)年会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J];中国绿色画报;2013年12期
4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杭州)年会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召开[J];环境保护;2013年23期
5 严祖慧;沈海滨;;为了生态文明的中国觉醒——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绿色公众行动[J];世界环境;2014年02期
6 ;2008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J];广州政报;2008年11期
7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J];生态文化;2008年04期
8 ;生态文明 重在践行——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第二届(珠海)年会召开[J];中国绿色画报;2012年12期
9 苏平富;苏晓云;;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12期
10 牧野;;2008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纪实[J];陕西林业;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周远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开幕词[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尹伟伦;;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词[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慕凮;;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会上的闭幕词[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本刊编辑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 编者按[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张维真;;试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及其特征[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冯永锋 通讯员 杨恒;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在京成立[N];光明日报;2011年
2 记者 武卫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成立[N];人民日报;2011年
3 陈宗兴;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环境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张爱正;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在京成立[N];中国贸易报;2011年
5 记者 李禾;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成立[N];科技日报;2011年
6 记者 王力;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第三届年会将在杭州举办[N];杭州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张秋蕾;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第二届(珠海)年会召开[N];中国环境报;2012年
8 记者 李海楠;金融工具助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9 刘靓;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年会将召开[N];中国环境报;2013年
10 记者 王力;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杭州)年会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在桐庐召开[N];杭州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雯;非对称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刘妮楠;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考[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3 王凤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探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杨容韬;基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中国生态文明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高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政治参与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6 毛静;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5年
7 叶文彦;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林爱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及路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9 陈宝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10 韩晓慧;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83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8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