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2016-10-22 11:20

  本文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经验总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 东 化 工 2013年 第1期

· 152 · 第40卷 总第243期

习。比如板框式过滤实验,由于阀门多、管路复杂、操作麻烦,学生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无法正常过滤或者洗涤等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是板框放反了,还是阀门开关不对,或者是其他原因。这时,学生结合教材上板框结构方面理论知识,现场分析,可对板框的结构有了直观的理解,充分掌握了板框的工作原理。通过开放式教学,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自设计开放实验是在研究性实验开放环节中,鼓励学生利用

现有资源,进行化工不同单元或多种单元相结合的创新实验设计,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和流程设计,进一步理解以 “三传理论”为基础的化工单元操作的相对独立性和综合性,为后期学习“大工程观”中建立奠定一定的基础;另外,鼓励学生对单元操作理论未涉及的单元操作进行实验设计,如新型换热器、多功能精馏塔等,通过实验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工原理实验具有工程实践性特点,因此,对学生树立工程实践观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等具有重要意义。化工原理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传统的实验教育模式,树立“素质教育为基本,创新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比如增设仿真实验、创新型或者研究性等实验项目以扩展实验内容体系,改革实验运行模式、实验考核等管理制度。

创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前提和关键是老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过程包含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影响着教师的教。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或者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创新意识[5]。比如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教师在讲解时,可边讲解边操作,不断调节离心泵的流量,让学生观察功率表(或者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进而提取问题,启发学生为什么启动离心泵时要关闭出口阀。不但复习了课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也减少了学生操作过程中的误操作(不关闭出口阀而直接启动离心泵),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6 结语

随着现代化工的快速,改革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势在必行。化工原理实验是学生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熟悉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依据不同专业培养计划要求,设置不同的实验项目,通过仿真实验等强化实验预习环节;通过建设开放的化工原理实验室、设置不同的实验项目等措施,加大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同时,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观念,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发新的教学模式,体现课程特点,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余美琼,杨金杯,陈国奋,等.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0,37(11):202-203.

[2]周爱东,杨红晓,赵蕾,等.大工程观背景下开放型化工仿真实验的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01-103.

[3]叶长燊,阮奇,林述英.化工原理研究型实验探究教学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6,89(3):50-52.

[4]袁志国,刘有智,李同川.化工原理实验开放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138(3):207-208.

[5]刘军海,李志洲,付蕾.化工原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广西教育,2012,2:110-111.

5 增加自设计开放实验,培养学生“大工程观”

上世纪90年代,国外首先提出大工程观。近年来在国内部分大学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项目试点。使课程设置从单一的“工程专业课程”传授转变为“大工程观、大系统观”为指导的课程架构体系。大工程观要求学生更加重视工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增加自设计开放实验,有助于学生“大工程观”的培养。

(上接第153页)

2.3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导语

成功的课堂教学导语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产物,教学导语应具有目的性、诱导性、传情性、趣味性、针对性、概括性[4]

,而教学导语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对于教师尤其青年教师而言必须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在抓住教材关键的基础上, 才能精

朱长俊和许平华[5]的教心设计出合理的富有艺术性的教学导语[5]。

学经验表明,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好的教学导语能有效控制学生的思维,引其渐入佳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4 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所讲述内容具有概念多、微生物种类多、形态多变的特点,而且由于微生物形体小,无法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直观的印象,学生普遍感到“看不见,摸不

以上问题的解决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着”[6]。

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能向学生传递更为丰富、直观、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的信息,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多媒体课件还可节省教师大量的备课及教学时间,并可弥补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加之青年教师接触新知识兴趣强,往往更加乐意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才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多媒体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而非替代手段,尤其教学经验较少的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之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如果一味地考虑多媒体的优势而忽略了师生互动和学生主动思考的重要性,就会失去对课堂的主导权,教学效果适得其反[7]。

(本文文献格式:刘军海,李志洲,王俊宏,等.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广东化工,2013,40(1):151-152)

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和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教学质量高低将直接关系到相关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工程技能。因此,作为未来教学主力军的青年教师更应及时总结和汲取他人教学经验,并在不断实践和创新过程中丰富自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出复合型、设计型、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周群英,高廷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郝春博.《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9,216,,229.

[3]杨朝晖,曾光明,刘云国,等.大学教育科学[J].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04,3:45-47.

[4]王仁元.先声夺人,渐入佳境-教学导语设计艺术探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2):66-67.

[5]朱长俊,许平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导语设计艺术[J].嘉兴学院学报,2007,19(3):57-59.

[6]伏广龙,徐国想,陈文宾,等.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探讨[J].文教资料,2006:64-65.

[7]伏广龙,马卫兴,陈文宾.多媒体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0):2658-2659.

3 结语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核心课程之一,随着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和种类的逐年增加,该课程在环境科

(本文文献格式:薛冬,黄向东.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经验总结[J].广东化工,2013,40(1):153)


  本文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经验总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9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9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5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