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评估
本文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填埋场 稳定化 评价指标 数值模拟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垃圾降解、产气潜力释放以及堆体沉降稳定.基于填埋场降解-固结-溶质迁移耦合模型,提出取样测试与数值模拟结合的填埋场稳定化评估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西安江村沟填埋场.结果表明,我国典型高厨余垃圾含量填埋场的稳定化过程分为3阶段.快速降解阶段:垃圾纤维素/木质素迅速下降,沉降明显;慢速降解阶段:垃圾水解及填埋气产生速率明显降低,沉降速率缓慢;达到稳定化阶段后,纤维素/木质素变化非常缓慢,大部分产气潜力完成释放,沉降基本完成.3个评价指标变化过程存在差异,降解稳定化指标是其中最主要的评价指标.根据分析结果建议运营管理中采用渗滤液回灌调节堆体降解环境以避免酸化抑制,稳定甲烷化阶段初期做好临时覆盖提高填埋气收集效率,封场作业应选择在沉降速率较低时进行.
[Abstract]: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s was established, including the degrad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the release of gas production potential and the stability of heap settlement, based on the coupled model of degradation, consolidation and solute transport in the landfill. A new method of landfill stabilization evaluation combined with sampling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put forward, and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Xi'an Jiangcuanggou landfi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bilization process of typical landfills with high kitchen waste content in China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rapid degradation stage: waste cellulose / lignin decreases rapidly, sedimentation is obvious, slow degradation stage: refuse hydrolysis and landfill gas production rate decrease obviously. After reaching the stabilization stage, the change of cellulose / lignin was very slow, most of the gas production potential was released, and the sedimentation was basically complet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leachate recharge should be used to regulate the degrad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reactor in order to avoid acidification inhibit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stable methanation, the temporary cover should be made to improve the landfill gas colle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sealing oper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when the sedimentation rate is low.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12CB719800)
【分类号】:X79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震;;生活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以嘉兴市东栅天德圩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J];绿色科技;2011年03期
2 张军,黄仁华,顾玉祥;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综合灭蝇技术[J];上海市建设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郭亚丽,赵由才,徐迪民;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陈垃圾的基本特性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2年11期
4 翟云波,陈昭宜;永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及影响因素[J];环境卫生工程;2002年02期
5 郭亚丽,赵由才;生活垃圾填埋场陈垃圾基本特性及再利用[J];再生资源研究;2004年04期
6 梁志祥,王运青,邓晓飞,马吉福;青海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勘察与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J];青海环境;2004年03期
7 樊华,黄莉;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监测与管理[J];江西化工;2004年04期
8 李仲根;冯新斌;汤顺林;王少锋;;封闭式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向大气释放汞的途径[J];环境科学;2006年01期
9 黄守斌;郭亚丽;;生活垃圾填埋场再开采复用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J];再生资源研究;2006年05期
10 张莲;何品晶;瞿贤;邵立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沉降模型比较[J];环境卫生工程;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乐海龙;;论国外在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建设方面的理念[A];第二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全国学术会议专辑[C];2007年
2 姜薇;;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与防控技术分析[A];恶臭污染管理与防治技术进展[C];2009年
3 楼紫阳;赵由才;柴晓利;牛冬杰;;生活垃圾填埋场可持续化填埋的思考[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苗雨;危保明;李志强;;生活垃圾填埋场区坝体稳定性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5 刘志建;李粟;吕丽萍;;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注意事项[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6 陈云敏;王立忠;胡亚元;吴世明;张振营;;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土工性质和稳定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杨列;谢文刚;陈思;陈朱蕾;;基于AHP的武汉市金口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评价[A];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与填埋场绿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毕朝文;李德俊;;废旧荧(日)光灯管回收处置工艺探索[A];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与固废污染控制——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处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侯贵光;吴舜泽;孙宁;程亮;陈扬;;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工程建设及运行中若干问题的思考[A];第二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全国学术会议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倩;我市新生活垃圾填埋场地址敲定[N];桂林日报;2009年
2 齐福臣;4933个村垃圾清理达标[N];河北日报;2010年
3 记者 殷巨宝 通讯员 邢石兰;江苏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N];中国矿业报;2011年
4 于平;吉林整改生活垃圾填埋场[N];中国环境报;2007年
5 李R,
本文编号:1512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512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