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工业园区典型行业废水的理化性质及急性毒性

发布时间:2018-02-25 21:22

  本文关键词: 企业废水 发光细菌 理化性质 急性毒性 出处:《环境化学》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理化检测和发光细菌法对天津市某工业园区内16家行业典型企业的进出水进行理化分析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16家企业原水水质较差,且废水的污染特征差异明显.发光细菌毒性试验表明,16家企业原水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等级在重毒以上的比例占到81.25%.预处理后,废水的常规指标基本上满足园区污水处理厂收水标准,但部分企业出水中仍能检出一定浓度的非常规污染物.预处理后,企业废水的整体毒性得到有效削减,低毒和中毒的比例分别达到了25%和37.5%.相关性分析实验表明,企业原水急性毒性与各化学参数间均无相关性,企业出水的急性毒性则与化学需氧量(r=-0.589,P0.05)、总磷(r=-0.566,P0.05)、镍(r=-0.670,P0.01)、铊(r=-0.659,P0.01)、铅(r=-0.684,P0.01)、镉(r=-0.678,P0.01)、六价铬(r=-0.682,P0.01)具有显著相关性.将理化性质与急性毒性指标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判断工业废水水质状况.建议在制订工业园区纳管标准时设置急性毒性指标.
[Abstract]: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and acute toxicity test of 16 typical enterprises in Tianjin Industrial Park were carried out by physicochemical detection and luminescent bacteria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w water quality of 16 enterprises was poor. The toxicity test of luminescent bacteria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acute toxicity of raw water to luminescent bacteria was 81.250.After pretreatment, the ratio of acute toxicity of raw water to luminescent bacteria was more than 81.250.After pretreatment, the ratio of acute toxicity of raw water to luminescent bacteria was 81.25%. The conventional index of wastewater basically meets the standar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but some enterprises can still detect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of unconventional pollutants in the effluent. After pretreatment, the overall toxicity of the wastewater is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ratio of low toxicity and poisoning reached 25% and 37.5 respectively.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acute toxicity of raw water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The acute toxicity of effluent from enterprise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0.589n (P0.05N), total phosphorus (r-0.566N) P0.05N, nickel r-0.670 (P0.01C), thallium r-0.659m (P0.01N), lead r-0.684P0.01( P0.01), cadmium r-0.678n (P0.01N), hexavalent chromium (r-0.682ng) (0.01g), and the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with acute organic index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cute toxicity index should be set up in the formulation of industrial park standards for industrial waste water quality.
【作者单位】: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十二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流域典型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和管理制度研究”(2014ZX07504-005)资助~~
【分类号】:X703;X17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Parkinson;胡子南;;滴滴涕对鱼细胞急性毒性的体外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1988年02期

2 陈晓东,辛素梅,罗萍,牟娜;应用生物发光技术快速检测炼油废渣的综合急性毒性[J];环境保护科学;1989年03期

3 刁晓平,孙英健,孙振钧,沈建忠;三种兽药在不同暴露系统对蚯蚓的急性毒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4 赵丽;邱江平;李凤;;铜在蚯蚓体内富集及对蚯蚓急性毒性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24期

5 钟先玖;周元陵;陆其明;;二氯异戊烷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性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0年02期

6 杨伟华,冯长君;取代芳烃对蝌蚪的急性毒性与构效关系[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赵丽;邱江平;;金属铜、铝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初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1期

8 刘长安;姜洋;王耀兵;;油污染对海参急性毒性的影响[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02期

9 胡青云;吕伟娅;;染发废水对鲤鱼急性毒性试验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10 王雷;李凤;;取代芳烃对大型蚤急性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山;栾家杰;宋建国;;氯法拉滨急性毒性昼夜节律实验[A];第十二届全国数学药理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长兴;赵学平;吴声敢;陈丽萍;苍涛;王彦华;王强;;2甲4氯对鹌鹑毒性与繁殖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程树军;潘芳;焦红;;化学品鱼类急性毒性的决策树及替代试验[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4 王宏;沈英娃;卢玲;朱红梅;陈宏;修瑞琴;许永香;高世荣;;典型有害化学品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薛银刚;许霞;孙成;何欢;谢显传;;废弃农药厂污染场地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6 唐自强;冯长君;刘长宁;;有机物对呆鲦鱼急性毒性的电拓扑模型[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7 张立;白乃彬;;酰胺系列化合物分子结构与对鼠急性毒性关系研究[A];Risk Assessment of Toxic Chemical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8 耿宝荣;姚丹;纪冰;沈立福;黄浩;;重金属铬离子对两种无尾两栖类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A];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郭蓉;罗朝利;史文慧;沈静萍;邢建华;;抗感灵颗粒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新会;侯娟;骆文茹;;环糊精对苯砜基乙酸酯发光菌急性毒性的效应[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急性毒性、转基因和药残检测试验[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奇锋;PX疑问与争议[N];广东科技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晶;精VA唑禾草灵和解草唑的水解、光解及对大型n灥募毙远拘员浠痆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琪;氟胺氰菊酯的立体选择性毒性及蓄积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张超;ATTM的体内抗菌、毒理学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妙志岩;人参茸芝胶囊的制备工艺、质量评价及抗疲劳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成丽芸;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中抗生素的敏感藻确定[D];重庆大学;2010年

5 曾理;肽修饰的甲氨蝶呤急性毒性及体内释放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刘洋;取代苯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的半经验量化计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于丽s,

本文编号:1535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535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4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