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机制及演变机理
本文选题:生态系统服务 切入点:生态安全 出处:《生态学报》2016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系统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是研究地表复杂过程与生态系统演变规律的关键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但是同时该区域环境复杂、生态脆弱、灾害严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导致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地域分异大。突出表现在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区域生态安全水平降低。如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生态安全问题,我国已开展生态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红线等工作,但在生态安全格局的形成机制、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及其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需要加强深入研究,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展研究西南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机制及演变机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与紧迫性。
[Abstract]:The 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 of southwest China are complex, the ecosystem is diverse and the biodiversity is rich. It is the key area to study the complex process of the surface and the law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ecosystem,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barrier area of our country, bu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region is complex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human activ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led to seriou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reg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eg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great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The prominent manifestation is that the service function of regional ecosystem is damaged,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is reduced. How to maintain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ecological functional region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red line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China. Howeve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with ecosystem services, th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on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and their adaptation to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ud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ocial economy. The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in southwest China is typical, representative and urgen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100)
【分类号】:X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孔坚;王思思;李迪华;李春波;;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J];生态学报;2009年03期
2 陈文田;;快速城市化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J];海峡科学;2009年03期
3 史振华;程婕;王百田;;天津市城镇扩展生态安全格局初探[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4 罗晓;李双江;;石家庄市生态安全格局的识别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5 李锐;何彤慧;;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6 黎燕琼;张海鸥;龚固堂;陈俊华;慕长龙;童卫平;牛牧;;成都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动态变化[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7 李宗尧;杨桂山;董雅文;;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以安徽沿江地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7年01期
8 张玉虎;于长青;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张自力;;风景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研究——以北京妙峰山风景区为例[J];干旱区研究;2008年03期
9 陈文田;;海湾城市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J];厦门科技;2009年01期
10 ;书讯[J];中国园林;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洋;蒙吉军;;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方淑波;肖笃宁;安树青;;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以兰州市为例[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左园园;王蒙;毛竹;;浅析中小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赵宏伟;吴未;王先鹏;曹建丰;;宁波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发展模式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1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C];2014年
5 陈利顶;高启晨;田惠颖;张海萍;王计平;;长输管道工程沿线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陈燕乔;黄光庆;陈章和;;广州市果树保护区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7 高晓巍;;山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蒙吉军;朱利凯;;鄂尔多斯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彭俐;汤品森;林志明;;常德市城区生态安全格局及空间格局预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10 王玉利;;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思路探析——以郑汴新区为例[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2生态城市规划与实践的创新发展[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袁弘;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从哪儿入手?[N];中国环境报;2012年
2 巅峰智业集团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付佳奇 张家瑞;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在塑造生态田园城市中的应用[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昌苗苗;以环保资源整合理念引导发展[N];中国环境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永珍;科学开发和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N];福建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巴家伟;一条南北绿色中脊 多个山海开放廊道[N];大连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铁铮;生态与艺术结合解决城市水问题[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7 铁铮 ;在绿色怀抱中健康生活[N];中国花卉报;2004年
8 马浩剑;2万亩新增绿地如何布局?[N];常州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青;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分析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姗姗;江西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雷娜;低水平生态安全格局下西南山地村镇防灾减灾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程婕;天津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王洁;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与技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肖洛斌;南京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6 任慧君;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与构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张海鸥;成都市不同时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动态变化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8 雷忠兴;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管制规划[D];中南大学;2008年
9 陆禹;基于粒度反推法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62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562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