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山西省城市生态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18-03-06 23:27

  本文选题:城市化 切入点:生态风险评价 出处:《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生态风险问题是人类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城市生态风险是生态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可能会导致城市生态环境要素、生态过程、生态格局和系统生态服务发生不利变化,从而给人居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构建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从而进行科学合理评估,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山西省2003-2012年城市生态环境数据,运用“PSR(压力-状态-响应)”理论框架模型,在借鉴和总结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生态风险研究的基础上,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方面构建山西省城市生态风险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运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法对山西省城市生态风险进行定量评价,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2003-2012年山西省城市生态风险综合指数总体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2003-2012年山西省各地级市城市生态风险区域差异明显,以太原为中心的周边地区生态风险值较高。(2)山西省生态风险压力指数2003-2010年逐渐呈缓慢下降趋势,2010-2012年快速增长的趋势,各地级市中阳泉市、朔州市处于高风险,压力指数值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指数值一直偏高,而太原市、临汾市压力指数值增长缓慢并且指数值一直偏低;生态风险状态指数变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各地级市中太原市、临汾市总体均位居状态指数前3位,而朔州市和阳泉市状态指数值偏低;响应指数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各地级市响应指数长治市外均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3)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是影响2003-2012年山西省城市生态风险的主要因素。未来发展中,山西省应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污染,提高居民的城市生态风险防范意识。
[Abstract]:Ecological risk is the common concern of human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mong which urban ecological ris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logical risk.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ity may lead to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lements, ecological process. The ecological pattern and the ecosystem ecosystem service have unfavorable changes, which will have a bad effect on the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o as to construct the urba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system to carry on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ssessment. This paper takes Shanx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ta of Shanxi Province from 2003 to 2012, and appli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model of "PSRs" (pressure-state-response). Based on the study of urban ecological risk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the index system of urban ecological risk in Shanxi Province is construct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pressure, state and response, and the weight is determined by entropy method. The ecological risk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urban ecological risk in Shanxi Province. Finall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urban ecological risk in Shanxi Province showed a trend of slow growth in 2003-2012.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urban ecological risk in each prefecture-level city of Shanxi Province in 2003-2012 were obvious. The ecological risk pressure index of Shanxi Province from 2003 to 2010 gradually showed a slow downward trend and a rapid growth trend in 2010-2012. In each prefectural city, the city of Yangquan and Shuozhou City were at high risk. The pressure index value shows the trend of rapid growth and the index value is always on the high side, while in Taiyuan City, Linfen City pressure index value increases slowly and the index value is on the low side; the change of ecological risk state index shows the trend of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 In all prefectural cities, Taiyuan City and Linfen City all rank in the top 3 of the state index, while Shuozhou City and Yangquan City have low state index values, and the response index shows a rapid upward trend. The response index of each prefecture-level city in Changzhi city shows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urban ecological risk in Shanxi Province from 2003 to 2012.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hanxi Province should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ptimiz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nergy pollution, improve residents' awareness of urban ecological risk prevention.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8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在毅,许学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2 韩丽,戴志军;生态风险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2001年03期

3 朱琳,佟玉洁;中国生态风险评价应用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3期

4 郑创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和问题讨论[J];广州环境科学;2004年03期

5 毛小苓,倪晋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程燕,周军英,单正军,陈建群;国内外农药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综述[J];农村生态环境;2005年03期

7 侯绍刚;张晏卿;;生态风险评价进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阳文锐;王如松;黄锦楼;李锋;陈展;;生态风险评价及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8期

9 吕妍;袁涛;王文华;;个人护理用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年08期

10 李谢辉;李景宜;;我国生态风险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丽娜;余若祯;王宏;;生态风险评价概述[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包慧娟;王永芳;;沙漠化生态风险评价概述[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段飞舟;石静儒;;生态风险评价回顾与我国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展望[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4 周军英;程燕;单正军;Martin Williams;Mark Cheplick;;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暴露场景和暴露模拟平台构建[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景宜;文彦君;;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英文)[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自珍;施维林;;西部荒漠绿洲开发的生态风险评价与决策模型及其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杨娟;蔡永立;;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以崇明岛为例[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8 游珍;;基于景观格局的孤山川流域生态风险评价[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9 李谢辉;;3S技术在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孟东平;张金屯;;山西省能源重工业复合生态带生态风险评价[A];2004年北方七省市植物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石洪华;典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邱桔;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3 文军;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4 杨娟;岛屿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谢辉;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刘勇;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7 李雪华;锑矿区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沙日娜;锡林郭勒盟乌拉盖流域生态风险评价[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梦琪;基于RS和GIS技术的典型滨海湿地保护区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3 张娟;山西省城市生态风险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4 徐昕;上海滨海地区景观格局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程文龙;宁夏盐池北部风沙区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林小丽;农药对家蚕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马萧;脆弱性矿区生态风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刘炳亮;森林景区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9 章德武;污染场地健康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贺睿;大连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76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576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c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