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大气细颗粒物中邻苯二甲酸酯与正构烷烃的污染状况分析
本文选题:邻苯二甲酸酯 切入点:正构烷烃 出处:《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雾霾已引起全国各界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探究杭州市大气细颗粒物中正构烷烃与PAEs的污染特征,本研究分别在杭州市设立两个采样点,位于市区居民区与工业区附近的居民区,采用不同的采样器采集不同粒径的细颗粒物,对杭州市秋冬季的细颗粒物样品经索式提取、层析柱净化、氮吹的前处理后,用GC-MS分析PAEs、正构烷烃的污染特征。研究表明:1、2014年秋季10月与冬季12月杭州市工业区与市中心所在居民区两个采样点PM_(2.5)中PAEs主要以DBP、DEHP、BBP含量为主,冬季PAEs总量普遍高于秋季,说明季节变化对污染物扩散产生抑制,冬季污染物易聚集造成重雾霾天气。2、PAEs中DBP含量最高,冬季最高可达1317.62ng/m3,秋季最高可达888.62ng/m3,DEHP含量次之,BBP含量秋季冬季几乎持平,市区PAEs含量整体较工业区偏低,证明工业区易产生PAEs的污染源较多。3、对冬季重雾霾时段13级分级采样发现,杭州市冬季大气颗粒物中0.400~1.600μm的颗粒物与其他粒径相比占较大比例。DBP主要被吸附于粒径为0.650~1.600μm的颗粒物上,DEHP主要被吸附于粒径为0.400~1.600μm的颗粒物上,PAEs主要吸附于1.6μm的颗粒物上。4、杭州市秋季工业区正构烷烃浓度为81.25~612.56ng/m3,冬季为178.24~995.73ng/m3,秋季市中心浓度为161.51~825.25ng/m3,冬季市中心浓度为480.46~1475.36 ng/m3。秋冬季变化趋势为冬季秋季,市中心浓度高于工业区,可能与城市汽车保有量大,车流量大有关联。5、杭州市正构烷烃主要来自于人为源的影响,尤其是位于市区的采样点,CPI值与1接近,代表市区的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石油、化石燃料与汽车尾气。6、杭州市市区冬季13级颗粒物的正构烷烃浓度,在粒径2.5μm至10.0μm的颗粒物中,正构烷烃浓度最低,而在0.650~1.000μm达到最高值。正构烷烃主要分布在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中,且PM1.0中占比更高,说明细颗粒物更易富集正构烷烃。7、在13级不同粒径颗粒物样品中,正构烷烃大多以C22或C24为主峰碳,PM1.0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化石燃烧等人为源,粒径在2.5μm~9.970μm的颗粒物主要来自生物源。
[Abstract]:Due to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haze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s in Hangzhou city in n-alkanes and PAEs,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wo sampling points in Hangzhou City, located near downtown residential area and industrial area residents, using different fine sampler particles of different sizes,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Hangzhou's fine particle samples by Soxhlet extraction, column chromatography purification, nitrogen blowing after pretreatment with GC-MS, PAEs analysis,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lkanes. Research shows that: 12014 in autumn October and winter December in Hangzhou City Industrial Zone and the city residential areas two sampling points of PM_ (2.5) PAEs DBP DEHP, mainly, the main content is BBP, the total PAEs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in autumn winter, seasonal changes that inhibit the diffusion of pollutants, pollution caused by heavy winter fog and haze prone to aggregation,.2, PAEs The content of DBP in winter is highest, up to 1317.62ng/m3, the fall of up to 888.62ng/m3, DEHP content, BBP content in autumn winter is almost the same, the content of PAEs is low in the whole industrial zone, that there are many pollution sources in.3 industrial area, easy to produce PAEs, the winter period heavy haze 13 classification sampling found that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particles in Hangzhou in winter. In 0.400~1.600 m and other size compared accounted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DBP was mainly adsorbed on the particle size of particles of 0.650~1.600 m, DEHP is mainly adsorbed on the particle size of 0.400~1.600 particles M, PAEs particles mainly adsorbed on the 1.6 m.4, autumn in Hangzhou City Industrial Zone of n-alkane concentration was 81.25~612.56ng/m3 and 178.24~995.73ng/m3 in winter, autumn downtown concentration is 161.51~825.25ng/m3, the concentration of autumn and winter winter city changes of 480.46~1475.36 ng/m3. trend for winter, autumn, The center concentration is higher than the industrial area, and city car ownership, traffic is related to.5, the impact of Hangzhou City n-alkanes mainly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 especially the sampling points in the urban areas, and the CPI value close to 1, representing the city of n-alkanes mainly derived from petroleum, fossil fuel and automobile exhaust.6, the concentration of n-alkanes in the urban area of Hangzhou city in winter 13 particles, the particle size of 2.5 mu m to 10 mu m,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 of n-alkanes,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value at 0.650~1.000 m. Particulate n-alkan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ize of less than 2.5 m, than higher and accounted for PM1.0, that fine particles more enriched alkanes.7, in 13 different diameter particles in the sample, n-alkanes are mostly C22 or C24 as the main peak carbon, PM1.0 mainly from vehicle exhaust, from man-made sources such as the combustion, particle size of particles of 2.5 mu m~9.970 mu m mainly from students Source.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毓梅,李秋营,,范建,李炳太;大气粗细颗粒物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5年04期
2 王耘;;科技期刊中“细颗粒物”符号表示方法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术语;2014年01期
3 范柏祥,孙熙,王金波;可吸入细颗粒物的治理[J];中国环保产业;2003年03期
4 杨书申;邵龙义;;大气细颗粒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5 冯加良;胡小玲;管晶晶;赵伟;;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的酸度及其与组成的关系[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柴发合;高健;王淑兰;;大气细颗粒物监测的政策制定和标准设计[J];环境保护;2011年16期
7 张莉君;东春阳;许慧慧;施烨闻;金奇昂;刘立平;沈先标;;上海市两社区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状况[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年08期
8 杨春雪;阚海东;陈仁杰;;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水平、成分、来源及污染特征[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年08期
9 ;揭开迷“雾”中的重重秘密——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解析我国空气中细颗粒物形成机制及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03期
10 范娇;秦晓蕾;薛晓丹;陈曦;赵力军;汤乃军;张利文;;细颗粒物的免疫毒性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阳;付柏淋;;两种典型通风方式下室内细颗粒物去除效果的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2 蒲维维;赵秀娟;张小玲;徐敬;徐晓峰;孟伟;;奥运前后北京地区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冯加良;;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大气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来源探讨[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洪也;周德平;马雁军;李潮流;刘宁微;;沈阳城区春节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变化及其来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洪也;周德平;马雁军;李潮流;刘宁微;董玉敏;;沈阳城区春节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变化及其来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6 钱凌;银燕;童尧青;王巍巍;魏玉香;;南京北郊大气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钱凌;银燕;童尧青;王巍巍;魏玉香;;南京北郊大气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王子晔;李宁;;浅谈PM2.5防控专利技术开发[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第一部分)[C];2014年
9 叶兴南;尹姿;唐尘;陈建民;;基于吸湿性测量分析上海大气亚微米细颗粒物的混合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陈晨;银燕;钱凌;王巍巍;陈宇;李嘉鹏;;南京北郊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苡婷;上海细颗粒物污染状况堪忧[N];上海科技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任震宇;细颗粒物威胁“健康出行”[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周迎久;细颗粒物控制成约束性指标[N];中国环境报;2013年
4 ;强化源头削减 分区分类控制[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记者 徐维欣;细颗粒物标准制定尚需时日[N];文汇报;2009年
6 通讯员 王双瑾;探寻PM_(2.5)真相[N];中国环境报;2013年
7 记者 拓玲;征细颗粒物排污费改善空气质量[N];西安日报;2012年
8 刘敬奇;北京发布清洁空气行动计划[N];中国环境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贺小巍;每个人既是PM2.5的受害者也是参与者[N];陕西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荣丽君;我市在全省率先监测PM2.5[N];西宁晚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斌;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及其对前体物排放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吴伊人;含油雾的环境空气中微细颗粒物净化用纤维滤料的织物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3 王晓斐;Gprc5a基因缺失小鼠对SiO_2诱导的肺损伤易感性增加[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英志;柴油车细颗粒物理化性质及其排放特征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5 王飞;废水中细颗粒物过滤去除机理研究及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6 朱继保;细颗粒物的电收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高知义;大气细颗粒物人群暴露的健康影响及遗传易感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赵金镯;大气细颗粒物心血管毒性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庚达;煤粉燃烧细颗粒物生成、演化与沉积特性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10 顾泽平;大气细颗粒物有机质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在源解析中的应用[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志春;汽车细颗粒物排放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马琼锦;上海二城区大气细颗粒物致大鼠肺损伤的比较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赵园园;济南市细颗粒物污染及管理建议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林达平;不同相水介质中细颗粒运动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宋劭萌;某高新园区空气PAHs污染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韩雪;大气细颗粒物对小鼠表皮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李英红;兰州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化学成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8 杜蔚;青藏高原背景站细颗粒物理化特性及粒子增长机制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
9 朱礼波;兰州市不同细颗粒物中PAHs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D];兰州大学;2015年
10 高杰;燃烧火焰中汞的形态转化及富集微细颗粒物的规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22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62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