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颗粒长大特性的直接测量
本文选题:细颗粒 切入点:过饱和水汽 出处:《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研究燃烧源产生细颗粒在过饱和条件下的长大特性,设计了基于冷气流与热水接触形成过饱和环境的生长管来促进细颗粒的长大.利用热风保温的方式防止测量窗口水汽的凝结,从而实现了直接测量细颗粒长大后的液滴粒径分布.利用实验系统研究了热水温度、初始颗粒浓度、气体流量对细颗粒长大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水温度的上升对细颗粒的长大影响非常明显;而细颗粒的初始浓度增加则不利于细颗粒的长大;气体流量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对细颗粒的长大影响较小,而流量大于4 L/min时,则影响较大.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平均粒径为0.197μm的细颗粒长大为5.411μm.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particles produced by combustion source under supersaturated conditions, A growth tube based on the contact of cold air and hot water to form supersaturated environment is designed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fine particles. The condensation of water vapor in the measurement window is prevented by means of hot air insulation. Thus, the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 after the fine particles grow up can be measured directly. The temperature of hot water and the initial particle concentration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hot water temperature has an obvious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fine particles, but the increase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fine particle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fine particles. The increase of gas flow rat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fine particles in a certain range, but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fine particles when the flow rate is greater than 4 L / min. Under the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0.197 渭 m grows up to 5.411 渭 m.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理工大学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604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228504) 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5NGQ003)
【分类号】:X70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毓梅,,李秋营,范建,李炳太;大气粗细颗粒物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5年04期
2 王耘;;科技期刊中“细颗粒物”符号表示方法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术语;2014年01期
3 范柏祥,孙熙,王金波;可吸入细颗粒物的治理[J];中国环保产业;2003年03期
4 杨书申;邵龙义;;大气细颗粒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5 冯加良;胡小玲;管晶晶;赵伟;;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的酸度及其与组成的关系[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柴发合;高健;王淑兰;;大气细颗粒物监测的政策制定和标准设计[J];环境保护;2011年16期
7 张莉君;东春阳;许慧慧;施烨闻;金奇昂;刘立平;沈先标;;上海市两社区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状况[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年08期
8 杨春雪;阚海东;陈仁杰;;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水平、成分、来源及污染特征[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年08期
9 ;揭开迷“雾”中的重重秘密——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解析我国空气中细颗粒物形成机制及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03期
10 范娇;秦晓蕾;薛晓丹;陈曦;赵力军;汤乃军;张利文;;细颗粒物的免疫毒性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阳;付柏淋;;两种典型通风方式下室内细颗粒物去除效果的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2 蒲维维;赵秀娟;张小玲;徐敬;徐晓峰;孟伟;;奥运前后北京地区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冯加良;;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大气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来源探讨[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洪也;周德平;马雁军;李潮流;刘宁微;;沈阳城区春节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变化及其来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洪也;周德平;马雁军;李潮流;刘宁微;董玉敏;;沈阳城区春节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变化及其来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6 钱凌;银燕;童尧青;王巍巍;魏玉香;;南京北郊大气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钱凌;银燕;童尧青;王巍巍;魏玉香;;南京北郊大气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王子晔;李宁;;浅谈PM2.5防控专利技术开发[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第一部分)[C];2014年
9 叶兴南;尹姿;唐尘;陈建民;;基于吸湿性测量分析上海大气亚微米细颗粒物的混合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陈晨;银燕;钱凌;王巍巍;陈宇;李嘉鹏;;南京北郊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苡婷;上海细颗粒物污染状况堪忧[N];上海科技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任震宇;细颗粒物威胁“健康出行”[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周迎久;细颗粒物控制成约束性指标[N];中国环境报;2013年
4 ;强化源头削减 分区分类控制[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记者 徐维欣;细颗粒物标准制定尚需时日[N];文汇报;2009年
6 通讯员 王双瑾;探寻PM_(2.5)真相[N];中国环境报;2013年
7 记者 拓玲;征细颗粒物排污费改善空气质量[N];西安日报;2012年
8 刘敬奇;北京发布清洁空气行动计划[N];中国环境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贺小巍;每个人既是PM2.5的受害者也是参与者[N];陕西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荣丽君;我市在全省率先监测PM2.5[N];西宁晚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继保;细颗粒物的电收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高知义;大气细颗粒物人群暴露的健康影响及遗传易感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赵金镯;大气细颗粒物心血管毒性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庚达;煤粉燃烧细颗粒物生成、演化与沉积特性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5 顾泽平;大气细颗粒物有机质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在源解析中的应用[D];上海大学;2010年
6 斯俊平;燃煤过程中钠对焦特性及细颗粒物控制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柳冠青;范德华力和静电力下的细颗粒离散动力学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志春;汽车细颗粒物排放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马琼锦;上海二城区大气细颗粒物致大鼠肺损伤的比较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赵园园;济南市细颗粒物污染及管理建议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林达平;不同相水介质中细颗粒运动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宋劭萌;某高新园区空气PAHs污染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韩雪;大气细颗粒物对小鼠表皮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李英红;兰州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化学成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8 沙东辉;细颗粒物运动特性的显微可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杨春雪;细颗粒物和臭氧对我国居民死亡影响的急性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岳丽;北京市空气细颗粒物(PM_(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8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63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