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熵变视角的生态脆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发展研究——以西宁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25 02:41

  本文选题:西宁市 切入点:城市化 出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S2期


【摘要】:基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内在关联视角,通过建立西宁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物理学熵变原理和熵值法及构建PSE模型对西宁市2000—2014年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及交互耦合演化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探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共同演进的规律性特征。结果表明:在西宁市城市化综合水平呈不断上升进程中,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呈现明显的"U"型发展格局,即先下降后上升,且经济城市化和生态弹性分别对城市化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贡献份额最大;西宁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在协调型和拮抗型之间徘徊,2005年后呈现为协调型的良好发展趋势,其中2002、2003、2005年为对应的"节点"。
[Abstract]:Based on the angle of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in Xining City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ntropy change in physics and entropy metho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SE model,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2000 to 2014 in Xining, and the interactive evolution situation, so as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Xining and eco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urban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rocess of increasing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Xining City,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ents an obvious "U" pattern of development, that is, the level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rises. The economic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lasticity contributed the most to the urbanization subsystem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bsystem respectively. The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Xining city hovered between the coordinated and antagonistic types and showed a good trend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fter 2005. Among them, 2002 / 2003, 2005 is the corresponding "node".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2015年度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批准号:15031)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青海省政府“昆仑学者”项目
【分类号】:X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孙平军;修春亮;张天娇;;熵变视角的吉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判别[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3期

2 王洋;方创琳;盛长元;;扬州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异与模式演变[J];地理学报;2013年08期

3 孙平军;修春亮;;基于PSE模型的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研究[J];地理研究;2011年02期

4 王永明;马耀峰;;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孙平军;修春亮;王忠芝;;基于PSE模型的矿业城市生态脆弱性的变化研究——以辽宁阜新为例[J];经济地理;2010年08期

6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年02期

7 吴跃明,郎东锋,张子珩,张翼;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婧yN;罗红霞;胡林利;李秋红;江汶静;;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社会经济相关性研究——以重庆市大都市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4期

2 王国霞;刘婷;;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关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7期

3 刘文超;刘纪远;匡文慧;宁佳;;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中国城乡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遥感分析(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年06期

4 吕越;陈忠清;;浙江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及其胁迫关系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年03期

5 何红;;汉中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分析与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14期

6 李普林;陈菁;邓鹏;张蕴倩;尹越;;江苏省城镇化进程水平与河湖水系连通耦合协调模式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7 潘冬南;;新常态下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8 熊琳;张平宇;谭俊涛;刘文新;;东北三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特征[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9 姜磊;柏玲;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分析——兼论三系统耦合公式及其扩展形式[J];自然资源学报;2017年05期

10 何艳冰;黄晓军;杨新军;;西安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评价[J];经济地理;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平军;封小平;孙弘;修春亮;;2000-2009年长春、吉林城市蔓延特征、效应与驱动力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3期

2 李鹤;张平宇;;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J];干旱区地理;2012年05期

3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魏冶;;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04期

4 温海珍;张之礼;张凌;;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住宅价格空间效应实证分析:以杭州市为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5 陈云;王浩;;核密度估计下的二分递归算法构建及应用——测算特定收入群体规模的非参数方法拓展[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9期

6 方创琳;;中国城市化进程亚健康的反思与警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8期

7 孙平军;丁四保;;人口—经济—空间视角的东北城市化空间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7期

8 宋雪娟;卫海燕;王莉;;西安市住宅价格空间结构和分异规律分析[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9 孙平军;修春亮;;基于PSE模型的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研究[J];地理研究;2011年02期

10 刘颖;张平宇;李静;;长春市区新建住宅价格的空间格局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成平,白恩培;努力搞好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建设[J];当代生态农业;2000年Z1期

2 ;大力改善生态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J];发展;2000年06期

3 王军;打好生态环境建设硬仗[J];兰州学刊;2000年03期

4 赵世亮;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J];中国贫困地区;2000年03期

5 马卫东;生态环境建设四谈[J];陕西水利;2000年02期

6 郭振德,李正墨;加快山西生态环境建设的探讨[J];学会;2000年06期

7 覃 群;保护生态环境 动物聚会观佳景[J];沿海环境;2000年10期

8 王文楷,王超,刘爱荣,刘荷芬,宋金叶;黄河水患灾害与生态环境建设[J];中国减灾;2000年03期

9 王本兴;生态环境生产与持续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杨崎筠;;农民对生态环境建设有“五忧”[J];农村工作通讯;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礼先;;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配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杜开锐;;天津的生态环境及生态管护[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赵文焕;;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构想[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丛;马利民;;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5 黄国勤;;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柏玉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探讨[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兰桂山;;纵论丰宁县科学治理生态环境的典型经验与做法[A];2009新华杯迎国庆60周年畜牧兽医科技论文集[C];2009年

8 范广鹏;;鞍山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梁流涛;诸培新;;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理及其管理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胡民芳;;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亚楠;旅游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 潘玉君;简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补偿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3 庞贤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N];广西日报;2004年

4 河北唐山 马永平;建立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N];中国建设报;2002年

5 吕志雄;生态环境要好[N];河南日报;2007年

6 记者 王青山;政府应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四川日报;2006年

7 党毅;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初现成效[N];固原日报;2008年

8 记者 朱扬;调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恩施日报;2010年

9 中国人民大学 张巧云;从科学发展的高度谋划生态环境建设[N];人民日报;2010年

10 张巧云;从科学发展高度谋划生态环境建设[N];中国建设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炎秋;武陵山片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刘贺贺;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过程、格局与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彭永林;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卢斌(王莹);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雷敏;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张继承;基于RS/GIS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廖炜;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梁海超;重庆松藻煤矿区生态环境经济补偿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芳;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及其与城市化效率的时空分异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闯;辽宁省大洼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党卓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4 史立静;邢台市农村生态环境问与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蒋政;宁夏中卫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徐双明;区域生态环境服务政府购买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超;天山北坡典型绿洲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灵敏;呼和浩特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佳;鞘蕊苏有效成分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其含量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尼鲁法尔·阿布力米提;坎儿井系统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61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661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7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