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物理栖息地与流量脉冲的二松干流生态需水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2 08:17
本文选题:第二松花江 + 物理栖息地模拟 ; 参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江河湖泊水质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2013年全国Ⅰ~Ⅲ类水河长比例68.6%,劣V类水河长比例14.9%,分别比2012年上升0.6个百分点、下降0.8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水生态逐渐成为我国治水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重难点。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生态需水开展系统性的研究,但结合水生生物栖息地来评估河流生态需水量的应用仍处在探索阶段。本文以第二松花江干流为研究区域,从鱼类栖息地及其适宜水文条件的角度出发,结合流域河道断面形态、水文过程特点和目标物种的生物习性,综合栖息地模拟法和流量脉冲过程,提出鱼类产卵期重点河段的生态需水要求,以期为河流生态修复适应性管理提供基础支撑。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 构建第二松花江干流生态水文模型针对二松干流不同河段的水文特点,选取249个实测河道断面,将二松干流分为若干个微生境单元,以PHABSIM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第二松花江干流生态水文模型,并对不同特征流量下各微生境单元水力学要素和产卵期有效栖息地面积进行模拟。(2) 确定二松干流不同类型鱼类主要产卵场分布以分别产粘性卵和漂浮性卵的雅罗鱼和鳌花为双重指示物种,建立指示物种产卵期栖息地适宜度曲线,利用PHABSIM模型对不同流量条件下两种鱼类产卵期栖息地的分布及变化情况进行模拟,确定主要产卵场位置。(3) 基于栖息地模拟的产卵期生态流量计算根据产卵期不同流量下主要产卵场权重可利用栖息地面积变化,确定二松干流鱼类产卵期生态流量需求。考虑产卵期河道径流量的限制,产漂浮性卵鱼类种群产卵期适宜生态流量为1000 m3/s~1200 m3/s;产粘性卵鱼类种群产卵期适宜生态流量为800m3/s。(4) 基于流量脉冲的生态需水过程基于河流生态流概念,提出了基于流量脉冲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计算二松下游鱼类产卵期的生态需水过程。根据松花江站2006-2010逐日径流过程模拟所得各生态流量要素的结果,结合二松下游主要鱼类产卵时间,确定产卵期4-8月份流量脉冲过程及参数指标值,进而通过鱼类生活习性与参数指标值的关系确定生态需水。(5) 确定产卵期生态需水过程推荐方案综合栖息地模拟代表性鱼类产卵期生态流量和流量脉冲法确定的产卵期生态需水过程,最终确定二松干流重点河段产卵期生态需水过程推荐方案,包括各特征流量峰值、分布时间及持续期。其中高脉冲流量过程在4-5月份各发生1-2次,流量峰值为800m3/s,在6-7月份发生1-2次高脉冲过程,流量峰值为1200m3/s。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efforts of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The trend of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in rivers and lakes was basically controlled. In 2013, the proportion of water and river length of class 鈪,
本文编号:1833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8331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