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实测数据对大气颗粒物浓度计算模式的验证

发布时间:2018-05-02 11:28

  本文选题:大气颗粒物浓度 + AERMOD模式 ; 参考:《中国粉体技术》2016年06期


【摘要】:针对常用的大气颗粒物(PM10、PM2.5)浓度计算模式计算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由太原市城区例行监测的PM10浓度估算出燃煤电厂导致的大气颗粒物(PM10、PM2.5)浓度推算值,使用AERMOD和CALPUFF模式计算燃煤电厂排放源导致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在城市区域,性能较佳的大气颗粒物浓度计算模式是AERMOD模式。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1010 / PM2.5) concentration are deviated greatly,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PM10P10 / PM2.5) concentration caused by coal-fired power plant are estimated from the PM10 concentration of routine monitoring in Taiyuan city. The AERMOD and CALPUFF model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concentration caused by the emission sources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s. The calculated values and the measured values of the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concentrations were compared and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ERMOD model is the best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s in urban areas.
【作者单位】: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分类号】:X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刚;新的研究报告确认大气颗粒物与健康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000年06期

2 江英;大气颗粒物中的铂族金属[J];中国环境科学;2002年01期

3 王婉,刘咸德,狄一安,赵立蔚,郭冬发,鲁毅强;天津市大气颗粒物铅的同位素丰度比测定[J];环境化学;2002年06期

4 江刚;大气颗粒物上的农药[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4期

5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J];中国环保产业;2004年07期

6 贺斌;抚顺市大气颗粒物组成成分特征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4年03期

7 王荫淞,李爱国,魏仑,张元勋,李德义,裘惠源,李燕,张桂林,谢亚宁,张静,张元茂,山祖慈;用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研究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的种态[J];核技术;2004年11期

8 谢云霞,罗文峰,李后强;大气颗粒物的分形特征[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年06期

9 贺斌,张志军;大气颗粒物组分解析[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年01期

10 朱光华;;大气颗粒物采样膜本底值的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普;周来东;王治渊;;成都市城区大气颗粒物估计背景值研究[A];成都市科技年会分会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空气环境污染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白志鹏;;大气颗粒物环境基准研究历程与展望[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3 何翔;钱枫;李\,

本文编号:1833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833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1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