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铁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3 11:54

  本文选题:磺胺 + 生物质炭 ; 参考:《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s,SAs)在环境中残留过多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将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我国大多污水处理厂还没有建立起广泛有效的去除磺胺类抗生素等难降解污染物质的污水处理工艺,寻找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去除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显得尤为必要。利用负载金属氧化物提高吸附剂吸附性能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生物质炭负载金属氧化物改性,从而制备出一种对磺胺类抗生素有良好去除效果的新型吸附剂,探讨该新型吸附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性能,为实际生活废水、养殖废水中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物的去除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择水体中常见的两种磺胺类抗生素磺胺(SA)和磺胺嘧啶(SD)作为研究对象,以生物质炭作为吸附剂,通过实验室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不同粒径、初始投加量、抗生素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初始pH、温度等条件对生物质炭吸附磺胺类抗生素的影响,探究了生物质炭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规律。然后以木炭作为固载母体制备铁炭复合材料,考察了铁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对其去除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影响,对铁炭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探讨了铁炭复合材料在不同影响因素下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生物质炭竹炭、木炭对含磺胺废水进行吸附去除试验,研究了生物质炭对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可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磺胺类抗生素,吸附效果与生物质炭的粒径成反比关系:生物质炭的粒径越小,其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率越大。木炭的吸附性能好于竹炭,木炭对SA、SD的吸附在12 h内达到平衡,其对SA和SD的吸附率随着初始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单位木炭上的吸附量却随之减小。初始浓度10 mg/L以内的SA可以被木炭完全吸附去除,随着初始浓度升高,SA、SD的去除率逐渐下降,SA在浓度40 mg/L时吸附量可达到饱和为0.52 mg/g,SD则是在20 mg/L时吸附量达到饱和为0.18 mg/g,随后逐渐减小。木炭对SA的吸附效果优于SD。在酸性条件下,木炭对SA、SD的吸附去除效果要好于中性和碱性条件。SA、SD在木炭上的吸附等温方程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两种抗生素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温度控制在25°C最佳。木炭对SA、SD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拟合的结果显示其吸附过程遵循拟二级反应动力学,吸附过程中存在化学吸附作用。2.以木炭作为固载母体,选用三种制备方法在木炭上固载水合氧化铁,制成铁炭复合材料,研究了铁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磺胺抗生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抽真空旋转固化法制备的铁炭复合材料对SA和SD的去除效果最好,最佳制备条件为用Fe(NO3)3溶液和木炭混合浸渍,铁炭质量比0.224:1,在旋转蒸发仪中于抽真空状态下60℃下熟化9 h。铁炭复合材料对SA、SD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木炭,在投加量都为10 g/L条件下,木炭对SA、SD的去除率为54.92%、12.01%,铁炭复合材料可完全去除SA、SD。铁炭复合材料对SA、SD的去除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模型,且其对SD的去除效果好于SA。3.探讨了抗生素初始浓度、溶液pH、背景离子强度对铁炭复合材料去除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量为10 g/L的铁炭复合材料对浓度为25mg/L以下的SA、SD可以完全去除,此后随着SA、SD的初始浓度增大,去除率随之降低;铁炭复合材料在弱酸条件下对SA、SD的去除效果最好,碱性条件下去除效果最差;在水样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和Cl-对铁炭材料去除SA、SD影响不大。4.铁炭复合材料的表征结果表明,铁炭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相比木炭提高了6.5倍,含铁量达到11%。通过扫描电镜可以看到铁氧化物固载到木炭的表面上,XRD的分析结果表明铁炭复合材料的石墨化程度降低,铁物质以非晶体水合氧化铁形式负载在木炭表面。通过观察液相色谱图,可以推断铁炭复合材料对SA、SD的去除是物理吸附和化学降解的协同作用,其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降解产物。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effect of biomass carbon on the removal of sulfanilamide antibiotics in water is studi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of SA and SD by vacuum rotary solidifica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SA and S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of SA and SD by vacuum rotary solidifica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SA and S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of SA and SD by vacuum rotary solidifica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SA and SD .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晓伟;刘志坤;陈顺伟;叶黎佳;;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进展[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8年02期

2 ;《炭─炭复合材料》(英文版)[J];新型碳材料;1995年02期

3 隋英华,牟俊林;涂层在炭炭复合材料氧化中的保护作用[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郭领军,李贺军,薛晖,李克智,石振海;沥青基炭复合材料新型制备工艺的特征研究[J];煤炭转化;2005年02期

5 冉丽萍;易茂中;王朝胜;张路生;葛毅成;;炭/炭复合材料密封性能的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2006年11期

6 郭伟明;肖汉宁;聂昆;;炭毡/炭复合材料的氧化防护[J];炭素;2007年03期

7 刘守新;孙剑;;水热法制备炭球—活性炭复合材料[J];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06期

8 浦保健;;国产炭\炭复合材料飞机刹车盘试飞成功通过鉴定[J];新型碳材料;1991年01期

9 曾燮榕,杨峥,,郑长卿;炭/炭复合材料在1500℃的抗氧化[J];新型碳材料;1995年04期

10 周声励,夏金童;铝炭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J];耐火材料;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孙鸿;张稳婵;王红霞;马静红;梁海天;李瑞丰;;沸石-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邵海成;苏君明;肖志超;彭志刚;;制氟用炭质电解板的发展概况[A];第20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3 曾燮榕;邹继兆;;微波热解沉积致密化工艺制备C/C复合材料[A];第20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4 付兴平;石光;李爱菊;陈红雨;;铅炭复合材料对超级铅炭电池性能的影响[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宏乾;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5年

2 周科际;中南大学两项“973计划”项目正式启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3 刘绪甲 邹蓬 李杜;长沙大批科研项目市场“挂果”[N];市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金香;氧化镁基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丽虹;ZnO/竹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2 张明胜;X沸石/活性炭复合材料在煤层气中CH_4/N_2分离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3 谢非;功能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水处理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王帅;煤基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5 金涛;铁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6 侯少芹;氧化镁/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徐磊;聚苯胺/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王国锋;聚乙炔及其含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李巧玲;聚苯胺/竹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宋怀兵;纳米金属/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3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883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4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