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饮马河新城河道闸址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6-11-27 15:58

  本文关键词: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5年

饮马河新城河道闸址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与评价

辛欣  

【摘要】: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停的开展各类工程,它们往往建立在地质环境基础上,却又对地质环境进行着改变。 本文以饮马河新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在介绍研究区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分析、计算、比选确定了河道闸址区,对闸址区地震稳定性、坝基稳定性、坝基渗漏性等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 新城河道闸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对闸坝区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闸轴线桩号0+000m~0+106.18m段,第四系冲积沉积层及白垩性下统泉头组地层均可做为闸基。闸轴线桩号0+106.18m~0+487.59m段,不宜做为闸基持力层。闸基土层存在渗漏和渗透稳定问题,拦河闸左、右闸端存在绕闸渗漏和渗透稳定问题。人工堆积砂层处于饱和状态时,存在地震液化问题,,应采取抗液化处理措施进行处理。饮马河右侧堤内不存在浸没问题,左侧堤内,在拦河闸轴线上下游约500m的范围内,存在局部低洼地段,地面高程174.8m以下区域可能存在浸没问题。 综合分析认为,饮马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总体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V22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买凌云;论城市地质工作城市经济建设[J];生产力研究;1999年05期

2 李相然,曹振斌,孙岩松;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世界地质;2000年03期

3 甘枝茂,孙虎,吴成基;论城市土壤侵蚀与城市水土保持问题[J];水土保持通报;1997年05期

4 田洪水;陈启辉;;济南市区的地基土层及地基适宜性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年05期

5 俞跃平;唐柏安;;绍兴中心城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2期

6 周潮;南晓娜;;基于GIS的山地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岚皋县中心城区为例[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封竟业;;联合进水口大高差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平;王启胜;王荣鲁;陈淑奎;贺可强;;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AHP-FUZZY评价方法及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田成成;张磊;张盛生;李成英;;青海祁连民用机场工程选址浅析[J];青海环境;2012年02期

3 朱良峰;潘信;吴信才;刘修国;;地质断层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构建方法与实现技术[J];软件学报;2008年08期

4 李永乐;刘臣;刘延钊;;基于GOCAD的大面积复杂设计平面土方计算[J];人民黄河;2010年02期

5 罗亮;曾涛;梁峰;;矿山地表沉陷预计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测绘;2009年05期

6 吴烨;魏瑾;;三维可视化建模与矿坑涌水量预测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10年01期

7 魏永耀;成月佳;刘建;龚绪龙;;模糊聚类分析在地下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四川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8 王开章,孔凡亮;地下水水源地污染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9 黄汉平;;浅谈工程地质三维建模与可视化[J];四川建材;2006年01期

10 李荣伟;侯恩科;;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主要方法及其发展[J];四川水力发电;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耿峰;李水旺;谷志猛;赵忠东;郗笃刚;;基于OpenGL的海底地貌三维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秀闽;刘洪;孟小红;李桃;;用于块体划分的最小回路法及模型试验[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3 曾锐;刘洪;秦月霜;牛彦良;崔宝文;;基于局域波分解和约束插值的地震反演[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4 韩文峰;李雪峰;宋畅;;城镇化与区域工程地质学发展机遇[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容穗红;张鹏程;;基于GIS技术的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宋建军;邵龙义;储成玲;叶剑平;孟繁瑜;;中国城市地质问题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贺可强;张永平;郭栋;;青岛市主体功能区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黄骁;陈刚;孙进忠;;系统聚类法在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萌;周毅;田芳;贾三满;;北京规划新城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孙铁;李晓茹;;综合地质环境在海河两岸土地利用分区中的作用[A];城市地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义忠;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孟祥宾;复杂地质体块体建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龙晓君;地质生态环境多尺度非线性智能评估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建新;降雨非饱和入渗过程的水势描述及理论模型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5 周浩;地下水源热泵影响下的沈阳城区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6 郭力宇;陕北黄土地貌南北纵向分异与基底古样式及水土流失构造因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少强;一个以“移动立方体法”为关键技术的人机交互三维地质建模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8 杨泽元;地下水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及其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9 岳大鹏;陕北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发展与土壤侵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曾新平;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建模系统GeoModel的总体设计与实现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牛;煤系地层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成世才;山东寿光蔬菜基地生态地质环境现状及选择性种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郑婧;阜新市细河以北主体功能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刘凤;岗曲河一级水电站厂房后边坡开挖与支护稳定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初剑;地震成像系统块体建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柴静祥;新民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覃荣高;勐兴铅锌矿矿坑涌水量的数值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王丽君;山西沙曲煤矿三维地质模型及矿坑涌水量预测[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9 谢新梅;蔡家营矿床(Ⅲ矿带)三维可视化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10 董慧超;北京地铁九号线三维地质建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勇,徐锦,赵文耘,许幼鸣,钱乐秋;基于GenVoca模型的软件构架研究[J];软件学报;1999年07期

2 陆薇,刘强,周琛,孙家广;基于组件的开放式CAD系统模型[J];软件学报;1998年09期

3 王世进,张成基,刘海坤,丁孟三;山东省第四纪地质研究新进展[J];山东地质;1999年02期

4 刘长育,原彩萍,宋洁,张海云,路广平;长治市城市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0年03期

5 张旭,王若龙;硬覆盖和排水系统对辽东山区城市水土保持的影响及对策初探[J];水利发展研究;2002年08期

6 吴长文;城市水土保持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年03期

7 胡建民;试论城市水土保持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0年03期

8 陈光;;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体系[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8年01期

9 林桂禄,刘伟常,林军,吴长文,欧阳毅,欧阳菊根;深圳市城市水土流失与城市防洪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1997年01期

10 陈法扬;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水土保持问题[J];水土保持研究;199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严亮;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D];重庆大学;2004年

2 温华特;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方晓丽;杭州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5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95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9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