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SB—SBR集成工艺同步耦合脱氮及甲烷化研究
本文选题:EGSB—SBR集成工艺 + 厌氧氨氧化 ; 参考:《中国给水排水》2016年21期
【摘要】:采用集成间歇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与亚硝化型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构建具有同步厌氧氨氧化、甲烷化与反硝化功能的耦合系统,并对EGSB—SBR集成工艺的运行特性及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99 d的驯化培养,EGSB—SBR集成工艺成功启动;提高侧流比对COD的去除率影响较小,但会提高对氨氮和TN的去除率,亚硝酸盐积累率也随之升高;在侧流比相似的情况下,提高进水氨氮浓度对系统整体影响较小,但会提高SBR反应器的亚硝酸盐积累率。当进水COD为4 300 mg/L左右、氨氮为80~200 mg/L、侧流比为57%时,集成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72%以上,对TN的去除率达到41%以上。
[Abstract]:A coupling system with simultaneous 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methan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integrated batch bulking granular sludge bed (EGSBB) and the nitrosated batch activated sludge reactor (SBR). The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s of EGSB-SBR integrated process a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grated process of EGSB-SBR was successfully started after 99 days of acclimation, and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was less affected by increasing the side flow ratio, but the removal rate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TN was increased, and the accumulation rate of nitrite was also increased. When the side flow ratio is similar, increasing the influent ammonia nitrogen concentration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whole system, but it will increase the nitrite accumulation rate of the SBR reactor. When the influent COD is about 4 300 mg/L, the ammonia nitrogen is 80 ~ 200 mg / L and the side flow ratio is 57, the integrated process has the best removal efficiency of pollutants,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is over 98%, the removal rate of ammonia nitrogen is over 72%, and the removal rate of TN is more than 41%.
【作者单位】: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2102210521)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春娟;吕炳南;赵庆良;;限氧EGSB反应器运行机理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15期
2 何松贵,黄广宇,陈文聪;EGSB反应器在豉香型白酒废水处理中的实践[J];酿酒科技;2004年03期
3 董春娟;吕炳南;;EGSB反应器在微氧条件下的运行特性[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4 李湘凌;周元祥;;EGSB反应器实验装置及启动实验设计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6年02期
5 战友;;内、外循环EGSB反应器酸碱调控能力的对比试验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年08期
6 杜战鹏;李冬雪;赵敏;马金亮;;EGSB反应器的生物特性及研究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10期
7 邢金龙;;EGSB反应器的启动运行[J];环境工程学报;2007年10期
8 董春娟;刘晓;赵庆良;吕炳南;;低温EGSB反应器运行机理[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9 刘春爽;王爱杰;任南琪;韩洪军;郭磊;;EGSB反应器同步脱除废水中碳、氮、硫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17期
10 阎中;林秀军;朱民;;低温下EGSB反应器运行研究[J];建设科技;2008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益平;夏伟;邹鑫;刘毅;徐景富;刘爽;;EGSB反应器中毒后快速恢复活性[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长发;方涛;徐岩;齐继薇;张俊新;;EGSB反应器的海水启动[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3 华兆哲;李秀芬;杨云军;陈坚;;EGSB低浓度常温条件下快速启动及关键因素影响[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4 周保昌;孙凯;陆晓峰;卞晓锴;李景烨;;EGSB+SPMBR深度处理豆制品类废水去除效能的研究[A];2010年膜法市政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姚丽平;耿亮;黄民生;何岩;余定坤;;EGSB反应器异位处理分散漏排生活污水效能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6 王鑫宇;陈嘉川;王双飞;张一帆;;外循环EGSB反应器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中试研究[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边伟伟;王国懿;王晶日;张华;;EGSB工艺在啤酒废水处理改造中的应用[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8 龚敏;罗会刚;黄英;吴兴贵;;ABR—EGSB组合工艺在常温下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A];四川省水污染控制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秀娟;马利民;张选军;张亚雷;;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对改进型EGSB处理城市污水效果影响的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10 周洪波;陈坚;伦世仪;;氨氮对UASB和EG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生物学性质的影响[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贾学斌;不同温度下EGSB反应器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慧莉;EGSB-好氧组合工艺处理腈纶废水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朱勇;EGSB-A/O系统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特性及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廖润华;胁迫条件下EGSB反应器处理高硝态氮废水及其微生物群落与功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耿pび,
本文编号:1965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965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