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金砖国家城镇化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6 02:23

  本文选题:城镇化 + 碳排放 ; 参考:《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09期


【摘要】:为了衡量金砖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可能造成的环境损害,本文在综合借鉴STIRPAT模型和EKC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考察金砖国家城镇化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计量模型,并对其开展了相关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对金砖国家整体而言,城镇化率、人口、人均GDP、工业化率、能源强度、能源结构等都是碳排放量的显著影响因素,但城镇化发展是导致碳排放上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金砖国家总体的城镇化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倒U"关系,但各国城镇化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非线性关系不尽相同。中国和印度在统计上有显著的潜在"倒U"关系,而巴西、南非、俄罗斯为潜在的"正U"关系;目前各金砖国家基本都处于碳排放随着城镇化率上升而上升的阶段,总体上还面临较大的减排压力。由各国碳排放的城镇化弹性系数来看,俄罗斯、巴西碳排放上升对城镇化发展的反应程度和碳减排压力较大,印度、南非和中国相对较小。最后,提出了金砖国家城镇化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Abstract]:In order to measure the possible environmental damage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BRICS countri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easurement model to study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carbon emissions in BRICS countries based on the STIRPAT model and EKC model. And carries on the related empirical research to 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rbanization rate, population, GDP per capita, industrialization rate, energy intensity and energy structure are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influencing carbon emissions for the BRICS countries as a whol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carbon emissions. There is a "inverted U"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BRICS countries, but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arbon emissions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China and India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tential "inverted U" relationships, while Brazil, South Africa and Russia have potential "positive U" relationships; the BRICS countries are basically at the stage of rising carbon emissions as urbanization rates rise. On the whole, there is also a greater pressure to reduce emissions. According to the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urbanization, Russia and Brazil are more responsive to urbanization and pressure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India, South Africa and China are relatively small.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BRICS urbanization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the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城乡发展协调研究”(13jjd790001)的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白雪秋
【分类号】:X22;F29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赫荣亮;;宏观·相关[J];中国金属通报;2013年11期

2 诸大建;;从里约+20看绿色经济新理念和新趋势[J];世界环境;2012年04期

3 ;深度交流 广泛合作——张立波秘书长率团出席第三届金砖国家铸造业高层论坛[J];铸造技术;2013年04期

4 张弛;;中医药如何在金砖国家“掘金”?[J];中国对外贸易;2013年08期

5 何鹏;;印度:从侧重精细到综合发展——金砖国家化学工业透视之一[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2年06期

6 鲍洋;;“金砖国家”引进FDI的环境效应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8期

7 ;语录[J];中国制衣;2011年08期

8 徐世垣;;金砖国家印刷器材出口概况[J];印刷世界;2011年09期

9 方毅;于大力;张筱婉;;石油冲击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05期

10 王昕;;南非:下一个高增长市场——金砖国家化学工业透视之四[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左连村;;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广东的机遇和对策[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新立;;金砖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3 杨希雨;;第二十一期 金砖国家:全球经济复苏的领跑者[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4 李凡;章东明;;金砖国家技术吸收能力因素比较研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牛海彬;;全球治理中的金砖国家:一支进步力量?[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6 宋昱;;金砖国家体育发展研探[A];第四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马蔡琛;王亚欣;;预算透明度的国际比较与启示——基于“金砖国家”视角的考察[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8 达蒂亚娜罗西多;;金砖国家对全球经济起重要作用[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9 ;第二部分 演讲嘉宾与听众的互动问答[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10 那华;;金砖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的角色[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N];人民日报;2010年

2 记者 谭武军;俄罗斯支持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N];人民日报;2010年

3 陆锋;“金砖国家”:合作共赢之旅[N];光明日报;2011年

4 杨丹;金砖国家合作前景值得期待[N];光明日报;2011年

5 ;金砖国家智库会议对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1年

6 记者 刘歌 牛瑞飞 王新萍 张晓东;金砖国家智库会议在京闭幕[N];人民日报;2011年

7 记者 吴绮敏 王新萍;介绍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有关情况[N];人民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王位;中外专家建议推动金砖国家人文合作[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记者 吴绮敏 王新萍;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取得三方面重要成果[N];人民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徐珊珊;确保金砖国家峰会和论坛年会安保工作万无一失[N];海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伟;拓展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晗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2 许玲;“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丁愚;金砖国家的气候合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刘航;俄罗斯的金砖国家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14年

5 胡芯洋;金砖国家银行业外资准入实体条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6 梁梦姣;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讲话的模拟口译实践报告[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何冰;金砖国家“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孙亚东;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商品结构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9 吕卓航;《中国在金砖国家中的利益:反映中国在世界中的战略与作用》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10 刘伟艳;我国现行CPI编制的国际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84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984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1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