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稀释条件与测量技术下缸内直喷汽车排放颗粒物数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
本文选题:缸内直喷 + 颗粒物 ; 参考:《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年16期
【摘要】:利用2套稀释采样系统和3套测试系统对GDI汽油车排放颗粒物的数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进行了测试,比较了不同稀释方式与测量技术下排放颗粒物的差异,并探究了不同稀释流量对颗粒物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DI汽油车在使用满足国V标准的汽油时,其排放颗粒物呈现核模态和积聚模态双峰分布,峰值粒径分别出现在22 nm和83 nm,而积聚模态颗粒物居多。全流定容稀释系统(CVS)下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稀释流量对颗粒物粒径分布影响较小,数浓度测量结果相差±11%。法规规定的测试系统(PMP法)数浓度测量结果可重复性好,ELPI+测试结果要高于PMP法,2种方法的测量结果相差23%~100%,在速率变化较大的工况下相差更大。法规规定的CVS稀释系统测量的数浓度结果低于直采稀释系统的测量结果。
[Abstract]:Two dilution sampling systems and three test system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particulates emitted from GDI gasoline vehicle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dilution methods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wer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ilution flow rates on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particulate matter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ission particles of GDI gasoline vehicle showed double peak distribution of nuclear mode and accumulation mode when using gasoline that met the national V standard. The peak particle size appeared at 22 nm and 83 nm, respectively, while the accumulation mode of particulate matter was the most. In the whole flow constant volume dilution system (CVS), changing the dilution flow rate in a certain rang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asured results of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 and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s 卤11.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results of PMP method are more reproducible than those of PMP method and ELPI metho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is 23 / 100, and the difference is even greater when the rate varies greatly.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 measured by CVS dilution system is lower than that measured by direct mining dilu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3CB 2285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544222)~~
【分类号】:X7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涛;陶俊;王伯光;朱李华;韩静磊;许振成;;2008年1月广州颗粒物数浓度污染特征[J];中国环境监测;2009年02期
2 徐方圆;修光利;于颖;詹天珍;黄河;王烁;解玉林;吴来明;张大年;;封闭式博物馆室内展厅秋季颗粒物数浓度变化特征[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3年04期
3 翟晴飞;金莲姬;林振毅;吴志会;匡顺四;;石家庄春季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和谱的观测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11年06期
4 王爱平;朱彬;银燕;金莲姬;张磊;;黄山顶夏季气溶胶数浓度特征及其输送潜在源区[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4期
5 陆叶强;陈秋方;孙在;蔡志良;杨文俊;;汽车排放超细微粒数浓度及粒径谱特征的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2014年09期
6 杨瑞;王红磊;朱彬;;南京郊区一次轻度污染过程中颗粒物数浓度垂直分布特征[J];科技视界;2014年18期
7 李庚达;李水清;卓建坤;姚强;;煤燃烧亚微米颗粒数浓度特性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2期
8 李新令;黄震;;柴油机排气尾流中核模态颗粒数浓度和粒径分布变化特性[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年08期
9 孙玉稳;孙霞;银燕;韩洋;董晓波;姜岩;赵志军;;华北地区气溶胶数浓度和尺度分布的航测研究——以石家庄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10期
10 郎凤玲;闫伟奇;张泉;曹军;;北京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粒径分布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J];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静;牛生杰;宋刘明;严家德;;南京郊区PM_(2.5)粒度谱及浓度的观测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浦华环保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杨军;牛忠清;石春娥;刘端阳;李子华;;雾霾过程分类及其微物理特征[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云雾物理新技术理论及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张敏;王雪梅;陈建民;;上海春节期间气溶胶细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黄梦宇;赵春生;段英;石立新;吴志会;;90年代初华北层状云微物理特性及气溶胶对云的影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礁石;北京特殊时段大气细粒子和超细粒子数浓度谱观测及变化特征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高健;大气颗粒物个数浓度、粒径分布及颗粒物生成[D];山东大学;2008年
3 许鹏举;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张敏;远洋船基及上海地基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缪青;黄山CCN观测及其闭合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陈素会;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机动车排放纳米颗粒物数浓度的影响[D];长安大学;2011年
3 鄢超;济南室内环境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刘晓宇;典型固定燃烧源颗粒物排放特征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韩冰雪;广州城区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及其粒径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6 陈远翔;馆藏文物微环境颗粒物监测及调控体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7 沈小静;北京上甸子地区气溶胶数谱观测与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9年
8 占明锦;瓦里关地区气溶胶数谱观测与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8年
9 梁依玲;西北半干旱区颗粒物特征及其湿清除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侯戌岭;炭化微米木纤维滤芯对柴油车尾气颗粒捕集数浓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49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049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