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早期酸胁迫的高光谱响应模型研究
本文选题:高光谱诊断模型 + 典型波段 ; 参考:《南京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我国南方地区已经成为继欧洲、北美东部之后的第三大酸沉降地区,酸沉降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识别研究对象的微小变化,已用在植物对环境胁迫响应的研究中。然而,与其它胁迫相比,当植物在短时间接触低程度的酸沉降时,由于N和S的施肥效应可能表现出促进植物生长;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或酸性强度较高时,植物体内生理生化指标发生了改变;如果继续接受酸沉降,将导致植物的不可逆伤害。因此,监测植物受酸雨影响的突变点,进而监测早期酸胁迫,对于植物的健康恢复具有关键意义。本研究以亚热带典型树种香樟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叶片尺度和冠层尺度下监测模拟酸雨对香樟的影响。根据临安市当地降水的S042-h N03-平均比值2:1配置模拟酸雨,然后用水稀释成pH值分别为5.6、4.5、3.5、2.5的四个模拟浓度。喷酸时间为419天,期间共测量16期叶片尺度、14期冠层尺度的高光谱数据。首先,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对不同酸浓度下的香樟光谱、一阶导数光谱对比,分析不同酸浓度处理下叶片和冠层的光谱变化;根据植物对酸胁迫的响应原理,寻找典型波段,并构建相应的植被差值指数;进而构建香樟在早期酸胁迫下的光谱响应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在叶片尺度上,最能反映香樟受酸影响变化规律的典型波段为470 nm~520nm、565nm~700nm,在此基础上构建蓝边差值指数与叶片黄边差值指数指示香樟对酸的响应。构建的酸胁迫诊断模型表明,低(pH4.5)、中(pH 3.5)浓度的酸雨对香樟叶片生长均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拐点发生在喷酸100天左右,且随着酸浓度的增加,对香樟叶片的抑制作用增强;高浓度的酸雨(pH2.5)从施酸初期就对叶片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随着喷酸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一直加强,最后稳定在一个高值,表明此时酸雨对香樟叶片已产生了不可逆伤害。(2)在冠层光谱中,能较好指示香樟受酸影响变化规律的敏感波段为570 nm~670 nm,据此构建谷深差值指数和冠层黄边差值指数。研究显示:低浓度(pH4.5)酸雨在施酸初期对香樟冠层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施酸时间的增加,促进作用一直减小,在喷酸时间为270天左右后,促进作用转为抑制作用,;中(pH 3.5)浓度酸雨对香樟冠层生长总体上表现为促进作用,随着喷酸时间表现为促进作用减小再到促进作用增大的抛物线趋势,这与香樟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度相关;高浓度的酸雨(pH2.5)从施酸初期就对香樟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随着喷酸时间的增加对香樟的抑制进一步加强。(3)在不同浓度的模拟酸雨下,叶片光谱和冠层光谱中的植被差值指数均能较好的反应香樟生长受酸雨影响随喷酸时间的变化。叶片光谱对香樟受到的酸胁迫反应更敏感,由叶片光谱构建的植被差值指数与喷酸时间拟合度在不同浓度酸雨下均比冠层光谱中的差值指数高,且由促进转为抑制的喷酸时间也比冠层光谱中的早;而冠层光谱则更好的反应了香樟整体受酸雨的影响,冠层光谱中构建的植被差值指数变化趋势与香樟实际的长势以及株高的变化都保持高度一致。本研究表明,高光谱遥感的高分辨率特点,使其在监测香樟受酸胁迫的响应时,能很好的区分光谱的细小变化,不同酸浓度下香樟的光谱不同,这表明遥感能用来监测植被受酸雨影响的情况,为大面积利用遥感监测植被酸胁迫提供了理论支撑。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effects of acid rain on the growth of Cinnamomum camphora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high spectral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
The effects of acid rain ( pH 3.5 ) and acid rain on the growth of Cinnamomum camphora ( Cinnamomum camphora ) were studied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92.23;X5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磊;王自发;何金海;林彩燕;谢付莹;;东亚酸沉降模式不确定性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8年03期
2 仲民;酸沉降对鲑鱼的影响[J];环境科学;1987年05期
3 廖柏寒,李长生;土壤对酸沉降缓冲机制探讨[J];环境科学;1989年01期
4 本刊通讯员;;重庆市两项酸沉降科研课题通过鉴定[J];重庆环境科学;1991年04期
5 吴依平;王素芸;朱萍;;酸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调查[J];上海环境科学;1991年04期
6 刘洪杰;酸沉降对热带土壤肥力状况的可能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92年04期
7 严重玲;酸沉降对植物叶片直接影响的生理效应[J];环保科技;1993年02期
8 王文兴,洪少贤,,张婉华;酸沉降对材料破坏的损伤函数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9 陈复,柴发合;我国酸沉降控制策略[J];环境科学研究;1997年01期
10 姚小红,周中平,郝吉明;酸沉降临界负荷计算模式的修正[J];环境化学;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蒋红梅;王定勇;魏世强;;酸沉降对菜地系统中N素循环的影响[A];土壤化学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会议指南与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舒代宁;邓雪锋;;世界遗产乐山大佛景区酸沉降及防治对策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3 王德宣;;东北地区酸沉降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廖雷;蓝惠霞;吴娟;;酸沉降的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胡小飞;李敬;陈伏生;方向民;;模拟酸沉降加重对丘陵红壤区茶树铝根际效应的影响[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6 高丽洁;张美根;朱凌云;;对京津地区酸性沉降现状及成因的探讨[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7 陈志强;陈健飞;陈松林;;基于SOTER的福建陆地生态系统酸沉降相对敏感性评价[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苗晓;重庆 日援建黔江酸沉降监测点启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乐同;我国有372万公顷森林受酸沉降危害[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3 章轲;中日韩联手治理沙尘暴和酸沉降[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平;三峡库区酸沉降特征及其对森林土壤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朱建林;大气酸沉降复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王定勇;汞在酸沉降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分布与行为[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段雷;中国酸沉降临界负荷区划研究[D];清华大学;2000年
5 向仁军;中国南方典型酸雨区酸沉降特性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杜春艳;中亚热带韶山森林的大气沉降特征及对酸沉降的生态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希;茶园根际土壤与植物体养分对酸沉降的响应[D];南昌大学;2015年
2 代丹;太湖水体钙、镁对流域酸沉降和藻华的响应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6年
3 李新会;香樟早期酸胁迫的高光谱响应模型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4 李炳文;长沙岳麓山小流域水—土系统对酸沉降的响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孙欣;安徽省酸沉降及其控制规划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6 刘丽;长沙地区土壤酸化模拟、预测及其酸沉降临界负荷的估算[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7 郭婧;酸沉降对材料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8 徐光仪;东北亚酸沉降临界负荷区划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9 叶小峰;东亚酸沉降及其长距离输送模式比较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10 蒋红梅;酸沉降对土壤—蔬菜系统及其氮、磷周转的影响[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71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07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