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框架的农户生产行为环境影响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传统农区为例
本文选题:农户行为 + 环境影响机制 ; 参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摘要】:借鉴MA分析思路,构建农户生产行为环境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以河南省传统农区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指标,定量分析农户生产对农业环境影响的大小和方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行为主要是通过农户农业生产投入行为、生计方式、种植结构和规模等方面的传导,通过改变或影响生态环境直接因子对农业环境的变化产生影响;(2)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特征(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和劳动力数量)、农户生计方式、种植结构、农户生产规模、细碎化程度和农产品商品化对农业环境影响显著。其中,农户生计方式兼业化加大了农户行为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农户增收行为,比如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商品化增加了农户行为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农地经营规模扩大能够对农业环境产生正面影响,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化经营和土地细碎化抵消了正面影响;农产品商品化进一步加剧了农户生产行为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
[Abstract]:Using MA analysis method for referenc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mechanism of farmers' production behavior, and constructs an econometric model under this framework.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farmers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of Henan Province, the appropriate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farmers' production on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direction.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Farmers' behavior is mainly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of farmer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put behavior, livelihood mode, planting structure and scale, etc. (2)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age of head of household, education level and quantity of labor force), farmers' livelihood mode, planting structure, scale of farmers' production, and so on, are affected by chang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rect factor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degree of fineness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mong them, the combination of farmers' livelihood means increase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farmers' behavior on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behavior of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such as the adjustment of planting structure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crease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farmers' behavior on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The expan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management scale ca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but the widespread small-scale operation and land fragmentation in reality offset the positive impac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urther intensifie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farmers' production behavior on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PSER分析框架的农户环境保护行为机制及政策调控”(4130164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农户行为的农业环境政策创新研究”(11YJC790095)
【分类号】:X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玄武,金京玉;浅析我国环境影响事前评价制度[J];北方环境;2000年02期
2 张妍,尚金城;青藏铁路决策的战略环境影响识别[J];新疆环境保护;2001年03期
3 ;环境、环境影响与控制[J];电子科技文摘;2002年08期
4 马传明;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估初步研究[J];公路;2002年12期
5 陈成忠;林振山;;人类环境影响驱动因素非线性动力学关系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6 边延辉;刘忠熳;张光辉;韩守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点体会[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年09期
7 吴健;;刍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服务对象[J];环境保护;2009年12期
8 朱振华;王增长;张堒元;;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08期
9 范宏斌;;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2年08期
10 钱传范,江树人;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评定(二)[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云慧;张嘉勋;郝芳华;;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陈方先;张晓玉;;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卷[C];2002年
3 张立明;;自然旅游地开发中的环境影响——湖北五峰县柴埠溪案例[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李丛;;关于高速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方法的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刘临元;;浅析环境法治应对不良环境影响的路径[A];2012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暨能效优化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曾行汇;;浅谈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金朝阳;代宁;;优化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刘鸿亮;;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及防治对策浅析[A];2012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暨能效优化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郑里华;;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对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10 郑里华;;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对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亚辉;群众有环境影响的知情权[N];河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解悦;规划不过“环评”关不得批准[N];南京日报;2006年
3 陈洪东;餐馆排污邻居遭罪 诉求撤销营业执照[N];法治快报;2009年
4 记者 刘莉;减少施工扬尘对环境影响 成都今年力推全域“禁现”[N];四川日报;2013年
5 门头沟区法院 付金;公益建筑应推行强制环评[N];北京日报;2013年
6 记者 辛清影;12项电建工程近期获环评批复[N];中国电力报;2013年
7 冯永强 王黎明;环评意见不落实最高罚10万[N];中国环境报;2006年
8 记者 王燕 通讯员 李爱玲 宜为华;我市成为全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城市[N];临汾日报;2007年
9 杭春燕;我省全面推行规划“环评”[N];新华日报;2006年
10 商照荣 谭承军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核设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亟待建立[N];中国环境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光栋;区域农业生产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韩潇源;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的环境影响定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高瑛;废物最小化的过程集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4 付瑶;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D];吉林大学;2009年
5 徐学珍;云南山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6 张剑;基于ERP机理的产品环境影响LCA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李英顺;从铜炉渣中回收铜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飞;山西省玉米生产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徐化军;一个城市商业体的环境影响探析[D];复旦大学;2013年
3 郝威铎;煤矸石堆放对土壤、水体和植物的环境影响—案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张镜波;喷油器生产过程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D];复旦大学;2014年
5 邓晴雯;石化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赵晨晨;污水处理工艺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与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商均明;危险废物填埋场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D];清华大学;2015年
8 周静;畜禽养殖业环境影响成本控制的补偿理论与途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9 余柄宪;考虑环境影响的低温余热ORC系统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刘淑芬;基于LCA的京沪高速与京沪高铁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影响比较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83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08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