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模拟及河道实验浮床水芹根系生长及生物量分配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7 07:59

  本文选题:水芹浮床 + 生物量分配 ; 参考:《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S1期


【摘要】:为了对比研究浮床植物水芹菜在模拟及野外河道实验中根系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差异性,探索水芹浮床模拟实验与实际应用中的差异性,我们在实验河道边放置水箱,通过抽取河水到水箱中设置水芹浮床水箱模拟实验,并且与河道中水芹浮床实验作对比。结果发现:河道和水箱中植物根系指标除了平均根直径外其他指标随着水芹的生长以指数方式增长,平均根直径随着水芹的生长以指数方式下降;在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系分叉数、根系交叠数方面,水箱中的水芹显著大于河道中的水芹(p0.05);水箱浮床水芹根系指标的增长速度大于地上部分的增长速度,河道中水芹地上部分增长速度要大于地下部分;水芹冠根比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水箱中水芹冠根比的变化速率更小。水箱中的水芹受到了营养条件的限制,用模拟水芹浮床来研究其净化效率时,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应用相比)高估了河道水芹浮床根系部分的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root growth and biomass distribution of floating-bed plant water celery in simulation and field experiments, an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imulated experiment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we put water tank beside the experimental channel. The simulated experiment of water celery floating bed water tank was carried out by extracting the river water from the water tank, and compared with the water celery floating bed experiment in the riv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dexes of plant root system in river and water tank except the average root diameter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with the growth of water celery, and the mean root diameter decreased exponentially with the growth of water celery. In the aspects of total root surface area, root bifurcation number and root overlap number, the water celery in the water tank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e water celery in the river (p0.05), a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root system index in the floating bed in the water tank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boveground part. The growth rate of the aboveground part of water celer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derground part, the ratio of crown to root of water celery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time, and the change rate of the ratio of water celery crown to root in water tank was even smaller. The water celery in the water tank is restricted by the nutrition condition. When the simulated floatation bed is used to study th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the effect of the root system of the river water celery floating bed is overestimated to a certain extent (compared wit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
【基金】:江西省科学院博士引进项目(2013-YYB-6)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业务经费(2010RCDW08)~~
【分类号】:X522;X1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霞;;人工浮床栽培植物的生长与功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2 曹勇;孙从军;;生态浮床的结构设计[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2期

3 刘万鹏;浅析运行浮床[J];工业水处理;1986年02期

4 宋业林;;再谈浮床改造及运行[J];工业水处理;1987年03期

5 宋业林;;阳浮床再生中省去“正洗”的探讨[J];水处理技术;1987年04期

6 宋业林;;浮床运行中的一点体会[J];水处理技术;1987年05期

7 罗固源;郑剑锋;许晓毅;曹佳;舒为群;;4种浮床栽培植物生长特性及吸收氮磷能力的比较[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8 孙远奎;李梅;王姗姗;;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及其应用[J];节能与环保;2009年10期

9 葛铜岗;罗固源;许晓毅;张彦海;曹佳;舒为群;;串联式菖蒲浮床去除污染河水氮磷的试验研究[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0年01期

10 罗固源;卜发平;许晓毅;曹佳;舒为群;;温度对生态浮床系统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阳俊;曹勇;陈小华;孙从军;;浮床技术在淀山湖千墩浦前置库区的应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潘晓颖;葛继稳;;生态浮床技术治理污染水体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3 何国富;刘伟;陈超;;世博园白莲泾生态浮床的构建及生态效应[A];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1年

4 孟令超;刘国兴;李浩宇;李兴德;;生态植物减污浮床在水环境修复中的进展[A];2012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汇总[C];2012年

5 高阳俊;曹勇;孙从军;;南湾湖生态浮床工程设计方案探讨[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宋祥甫;邹国燕;陈荷生;;生态浮床技术治理污染水体的有效性及其应用[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7 陈小华;孙从军;曹勇;高阳俊;;生态浮床技术用于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8 向坤;郑荣进;陈重军;张蕊;朱松明;;经济植物浮床-自然生态沟处理工厂化甲鱼养殖废水的应用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志英;黄凌风;姜丹;郑新庆;谢天宏;林玉美;洪清波;;浮床种植海马齿对富营养化海水氮、磷移除能力的初步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10 王涛;翁祖风;孙亮亮;刘文生;;植物浮床对鲮鱼养殖水体净化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秀华;浮床植物“治污”显身手[N];上海科技报;2005年

2 受邀专家 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杜兴华;池塘浮床生态调控技术(三)[N];山东科技报;2014年

3 受邀专家 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杜兴华;池塘浮床生态调控技术(四)[N];山东科技报;2014年

4 记者 陶世安;863海洋技术两课题获重要进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吴佩佩;生物浮床治理池塘水体富营养化[N];中国渔业报;2013年

6 实习生 李哲;用陆生植物“吸”河内污物[N];文汇报;2006年

7 尹晖;“水上稻田”净化水质[N];无锡日报;2010年

8 ;科技人员用水面无土栽培技术 成功修复被污染河道[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林金康邋通讯员 陈若霞;改变河水发黑发臭现象[N];宁波日报;2007年

10 庄荣鑫 郑红 一丁;苏州水景改造初见成效[N];华东旅游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艳蔷;植物浮床改善城市污染水体水质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辛在军;水芹生态浮床净化功能影响因素与生态化学计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郑立国;组合型生态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及其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4 郑剑锋;临江河回水区富营养化预测及生态浮床治理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卜发平;临江河回水河段富营养化特性、机制及人工浮床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胡绵好;水生经济植物浮床技术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福龙;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生物膜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谭剑聪;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聂玉华;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氮元素的去除效果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范庭兴;3种匍匐茎克隆植物扦插繁殖及其在网式浮床中对富营养化水体脱氮除磷效率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王景伟;架设水蕹菜浮床对池塘养殖草鱼生长、肌肉品质和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6 石焱;水雍菜浮床养殖模式下黄颡鱼肠道及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7 赵晓杰;新型陶粒浮床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吴利娟;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重金属Cr~(6+)的去除效果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史丽娜;鱼腥草浮床在罗非鱼池塘养殖中的应用效果[D];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

10 方晨;滇池污染控制的植物空间构建技术[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04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104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9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