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回灌条件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液气耦合运移规律

发布时间:2018-08-05 19:03
【摘要】:为研究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对填埋气运移以及抽气压力对渗滤液回灌效果的影响,基于非饱和两相渗流理论和垃圾体一阶动力学生化降解模型,借助Open FOAM开源软件平台,采用改进的Picard迭代方法,建立了填埋场液气耦合运移数值计算模型,并与前人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采用建立的模型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液气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发现:渗滤液回灌改变了填埋气的运移路径,加速了填埋气的运移,提高了填埋场的抽气效率;渗滤液的回灌效果受是否有抽气井及抽气压力的影响,抽气条件下渗滤液回灌效果远优于不抽气条件下的渗滤液回灌效果,而抽气压力大小对渗滤液回灌效果影响甚微,但总体上仍是抽气压力越小,渗滤液回灌效果越好.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andfill leachate recharge on landfill gas migration and suction pressure on landfill recharge, the theory of unsaturated two-phase seepage and the first-order kinetic biodegradation model of landfill were studied. With the help of Open FOAM open source software platform and the improved Picard iteration method,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 of liquid-gas coupling migration in landfil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the previous calculation results. The model was used to study the migration of liquid gas in bioreactor landfill site. It was found that the landfill gas migration path was changed by leachate recharge, the migration of landfill gas was accelerated, and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landfill site was improved. The effect of leachate recharge is influenced by whether there is a pumping well or not. The effect of leachate recharge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leachate without pumping, but the influence of pumping pressure on leachate recharge is very little. Bu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lower the suction pressure, the better the effect of leachate recharge.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央组织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2265,4151101280)
【分类号】:X7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世进;张旭;;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水平沟回灌渗滤液非饱和 饱和渗流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7期

2 冯世进;张旭;;考虑垃圾体沉降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回灌运移规律[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10期

3 ;Analysis of solid-liquid-gas interactions in landfilled municipal solid waste by a bio-hydro-mechanical coupled model[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郑敏;刘丹;;厌氧-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酸期最优工况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12期

2 陈朝晖;黄景华;秦文涛;杨春林;;饱和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3 陆世锋;冯世进;白真白;;回灌条件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液气耦合运移规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S1期

4 杨帆;Jae Hac Ko;徐期勇;;上下导气系统对生物反应器压实垃圾中渗滤液和填埋气迁移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06期

5 周新华;刘丹;王安琪;;基于降解-渗流-温度耦合模型的渗滤液回灌数值模拟[J];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03期

6 陈云敏;郭淇钢;徐晓兵;李卓峰;;饱和城市固废一维降解固结解析解[J];岩土工程学报;2016年12期

7 刘松玉;詹良通;胡黎明;杜延军;;环境岩土工程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8 陈明浩;施建勇;周继东;;垃圾填埋场中淋滤液回灌液压变化规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9 冯世进;焦阳;郑奇腾;;考虑垃圾体成层性的渗滤液回灌运移规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10 朱生旭;张震斌;;辽宁天舜污水处理池渗滤液运移规律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冯世进;张旭;;考虑垃圾体沉降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回灌运移规律[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10期

2 薛强;刘磊;梁冰;赵颖;王永波;;垃圾填埋场沉降变形条件下气 水 固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3 张文杰;詹良通;陈云敏;魏海云;;垃圾填埋体中非饱和-饱和渗流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4 谢焰;陈云敏;唐晓武;凌道盛;柯瀚;;考虑气固耦合填埋场沉降数学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5 陈云敏;谢焰;詹良通;;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固液气耦合一维固结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6 彭绪亚,黄文雄,刘国涛,余毅;城市生活垃圾填埋产沼的模拟实验[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3期

7 王洪涛,殷勇;渗滤液回灌条件下生化反应器填埋场水分运移数值模拟[J];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8 彭绪亚,吉方英,肖波,刘国涛;垃圾填埋气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飞;韩明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研究[J];河南科技;2014年02期

2 贺黎明;苏凯;;工作面封闭过程中气体的运移规律[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年09期

3 施春红;欧盛南;金龙哲;;矿井粉尘运移规律性的试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4 王锦山,尹伯悦,谢飞鸿;水—气两相流在煤层中运移规律[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马威;刘勇;邹常富;黎志;;综掘机割煤产尘运移规律研究及其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1期

6 李旭光;杨波;孙晓峰;;关井侵入气体运移规律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年14期

7 李雨成;刘天奇;李智;赵勉;;爆破掘进空间内粉尘非稳态运移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年06期

8 李广培;戴广龙;袁树杰;张树川;;煤岩裂隙中脉冲释放示踪气体运移规律分析[J];煤矿安全;2011年01期

9 孙燕;杨胜强;凌志迁;褚庭湘;;大采长综放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分析[J];煤矿安全;2009年08期

10 张大明;马云东;;巷道内皮带输煤系统粉尘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辉;;三峡工程施工期漂污物运移规律及其治理研究[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2 田利军;呼更新;;忻州窑矿综放工作面瓦斯运移规律研究[A];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进展[C];2007年

3 杨慧明;唐兵;文光才;;煤巷炮掘过程中围岩应力运移规律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沈静;煤矿井下多源一氧化碳运移规律及积聚判别条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2 吴谋松;冻融土壤水热盐运移规律研究及数值模拟[D];武汉大学;2016年

3 张红梅;饱和-非饱和土中氟运移规律动态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彪;基于Hydrus-1D的中宁平原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甯娜;层状结构包气带土中氟运移规律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凯;基于风筒直径及位置参数优化的综掘面粉尘运移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胡魏魏;窄煤柱开米工作面米空区瓦斯运移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智;爆破掘进空间内粉尘非稳态运移规律与防尘系统设计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6 刘思琦;微咸水膜孔灌田间试验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7年

7 薛万来;微润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4年

8 赵启峰;缓倾斜多煤层开采围岩应力场及岩层运移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8年

9 康银红;黄土塬灌区包气带NO_3~--N运移规律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胡爱军;甲烷气体在煤体中运移的核磁共振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66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166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0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