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玉米赤霉烯酮暴露对秀丽线虫生殖系统的损伤作用

发布时间:2018-08-22 15:22
【摘要】:环境雌激素玉米赤霉烯酮(ZEN)的生态安全性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es elegans)为模式生物研究ZEN对线虫的生殖损伤作用。在DIC显微镜下观察,48 h暴露后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线虫性腺臂明显萎缩,卵母细胞数目和大小均受到显著影响(P0.01),并且可见部分暴露组线虫产卵器严重畸形。这均表明ZEN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可产生损害作用。
[Abstract]:The ecological safety of environmental estrogen (ZEN)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reproductive damage of (Caenorhabdites elegans) to nematodes was studied by using ZEN as a model organism. After 48 h exposure under DIC microscope, the gonadal arms of nematodes in the exposed group were obviously shrunk, the number and size of oocyte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P0.01), and the serious deformity of ovipositor was observed in some exposed group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ZEN exposure could damage th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of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of C. elegans.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美国佐治亚大学环境健康科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301214)
【分类号】:X17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玉珍;孟繁静;;油菜的玉米赤霉烯酮类似物与春化作用[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04期

2 陈新建,孟繁静;玉米赤霉烯酮的放射免疫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1990年01期

3 姚坤林;张帆;孟繁静;;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理作用(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年05期

4 朱彤霞;张篪;;玉米赤霉烯酮产生菌在我国的分布及其特性[J];真菌学报;1991年02期

5 陈新建,孟繁静;玉米赤霉烯酮的固相放射免疫分析[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年02期

6 皮国华,张素香,王惠娟,罗雪云,,计融,张镝;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5年01期

7 王金昌;涂祖新;王小红;杨一兵;;玉米赤霉烯酮的毒害及脱毒技术的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8年02期

8 张珏;高雷;周彬;张艺;黄飚;金坚;;快速同时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年11期

9 路子显;伍松陵;孙长坡;;玉米赤霉烯酮生物合成和降解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02期

10 孟繁静;阙月美;张蜀秋;;冬性植物体内类玉米赤霉烯酮与春化作用的关系[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淑贞;邹杨;;玉米赤霉烯酮对动物的毒害作用研究进展[A];2008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建梅;陈静;汪官保;谷巍;;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状况及生物脱毒研究进展[A];2012首届饲料脱霉技术研讨会暨霉菌毒素吸附剂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饶正华;李兰;苏晓鸥;马东霞;李丽蓓;魏书林;张苏;;玉米赤霉烯酮解脱毒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A];食品、饲料安全与风险评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杨建英;崔胜;;玉米赤霉烯酮及代谢物α-玉米赤霉烯醇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陈静;刘乃芝;武香玉;张建梅;谷巍;;芽孢杆菌去除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A];2012首届饲料脱霉技术研讨会暨霉菌毒素吸附剂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孙志轩;冼钰茵;孙纬华;梁钟;邵伟琪;周妮;尹晓菲;杨舜莲;梁郁强;姚冬生;刘大岭;;对玉米赤霉烯酮有分解作用的微生物的筛选及鉴定[A];2013年饲料毒理学术报告会暨饲料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材料集[C];2013年

7 成建国;张印;郭建凤;;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研究新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雷元培;马秋刚;赵丽红;张建云;计成;郑文革;;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状况调研及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对中毒猪症状的缓解作用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杨建英;王国新;刘佳利;罗昊澍;崔胜;;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烯醇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王亚超;邓俊良;徐世文;;玉米赤霉烯酮对体外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内环境稳态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中农业大学营养卫生实验室 涂华莱邋齐德生;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及防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2 ;规模养殖场应警惕玉米赤霉烯酮中毒[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3 ;规模养殖场应警惕玉米赤霉烯酮中毒[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4 ;规模养殖场应警惕玉米赤霉烯酮中毒[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5 ;王克强:猪患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病咋办[N];吉林农村报;2008年

6 上海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高怀涛;一例疑似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诊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7 华中农业大学 刘振利 彭健;从原粮霉变谈饲料安全控制[N];中国畜牧报;2005年

8 沧县韩正庄兽医院 庞铁桩;近期猪病诊治体会[N];河北科技报;2010年

9 上海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部 高怀涛;生物脱酶剂与普通脱酶剂的区别[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

10 记者 侯玉 通讯员 乔世清;辽宁检验检疫局 大通关提速工程全面启动[N];国际商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姜淑贞;玉米赤霉烯酮对断奶仔猪的毒性初探及改性蒙脱石的脱毒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雷元培;ANSB01G菌对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机制及其动物试验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3 余元善;Acinetobacter sp. SM04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孟辉;谷物、猪饲料和牛奶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丽;常用饲料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含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2 谭辉;牛瘤胃液中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马俊飞;一株地衣芽孢杆菌对断奶雌性仔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症的缓解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何润霞;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5 王林;济南市售粮食中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检测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6 桑亚秋;白藜芦醇对玉米赤霉烯酮致HEK293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D];江南大学;2016年

7 禹小芳;玉米赤霉烯酮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初探[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8 唐双林;玉米赤霉烯酮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9 伍宇超;玉米赤霉烯酮和吸附剂对育成蛋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和生殖器官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10 甄建伟;玉米赤霉烯酮对睾丸间质细胞的毒性作用[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97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197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0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