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压力协同渗透和反渗透联合处理再生水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8 09:03
【摘要】:分别研究了压力协同渗透(PAO)和反渗透(RO)运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PAO-RO组合工艺处理再生水的特性,并采用凝胶色谱分析了处理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正渗透(FO)膜结构性能测试过程中,使用网格垫片时,FO膜的纯水渗透系数A和盐渗透系数B均有增加,且随着压力增加而增加。在单一PAO过程中,纯水通量与压力成正相关,盐返混通量成下降趋势。以二沉出水为原料液,海水为汲取液,采用PAORO联合工艺,运行12 h后,系统产水量较单独RO工艺增加约150%,海水脱盐率达到94.8%,对二沉出水TOC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出水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80~500。
[Abstract]: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pressure-co-osmosis (PAO) and reverse osmosis (RO) were studied respectively. On this ba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claimed water treated by PAO-RO combined process were analyz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was analyzed by gel chromatograph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A and B of pure water and salt increase with the use of mesh gasket, and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In the single PAO process, the pure water flux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ssure, and the back mixing flux of salt decreases. Using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effluent as raw material and seawater as absorbent, PAORO combined process was used for 12 hours. After 12 hours of operation, the water production of the system increased about 150%, the desalinization rate of seawater reached 94.8%, and the TOC removal rate of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effluent reached more than 99%. Th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effluent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80 ~ 500.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环境保护纺织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477018、21007010) 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201035334329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15D111323)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保定市鲁岗再生水工程[J];给水排水;2009年04期

2 王辉;金幼萍;王可;施光楠;;宁波岩东再生水厂的运行成效[J];建设科技;2011年11期

3 裴亮;张体彬;梁晶;刘慧明;;再生水滴灌土壤中氮素的动态变化规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4 ;北京首座地下再生水厂下月开建[J];海河水利;2013年04期

5 诺千;;什么叫“再生水”[J];环境与生活;2011年06期

6 付春平;唐运平;张志扬;吉志军;李健;陈双星;;泰达再生水景观河道磷沉积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期

7 柳成荫;李健;陈双星;;天津开发区再生水修复生态示范工程[J];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11期

8 钱静;;再生水景观利用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年08期

9 杨京生;孟瑞明;张韵;;高品质工业用再生水的实践[J];北京水务;2008年06期

10 徐应明;魏益华;孙扬;秦旭;戴晓华;周其文;;再生水对蔬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俊睿;焦兴凯;;浅谈再生水供锅炉用水的处理方法[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6)[C];2011年

2 魏苏云;;关于经开再生水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探讨[A];上海(第二届)水业热点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强;苏德荣;;灌溉再生水返青期间土壤锌铜变化的研究[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马敏;黄占斌;苗战霞;侯利伟;;再生水在不同灌溉方式下对玉米生长的影响[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分册[C];2005年

5 ;再生水用于洗车用水处理技术研究[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八期)[C];2002年

6 陈雁;李树华;;再生水对植物繁殖的影响的研究[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2007年

7 高文宝;耿翔远;李殿海;赵乐军;;再生水厂斜管沉淀池改造的相关研究[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赖世华;吴先昌;王永胜;;纺织印染工业园再生水工程案例介绍[A];2009全国染整行业节能减排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霍健;宫飞蓬;李杨;;超滤膜+臭氧工艺在再生水厂的应用[A];2010年膜法市政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薛祥山;许申来;郭玉梅;吴毅晖;郭f ;;再生水回补景观水体的水质变化及其改善策略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闫雪静 通讯员 俞亚平郑秋丽;城区九成污水得到净化 再生水成为第二大水源[N];北京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杨沛洁;再生水,,咋就叫好不叫“座”?[N];平顶山日报;2006年

3 记者 骆会欣;市政再生水用于园林表现良好[N];中国花卉报;2006年

4 记者 韩睿华 通讯员 陈玉璐;制定标准保障再生水使用安全[N];中国建设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闫雪静;政府补贴鼓励使用再生水[N];北京日报;2008年

6 记者 周奇;本市今年计划利用6.2亿立方米再生水[N];北京日报;2008年

7 轩永利 邱锴俊;北京排水集团:构建再生水网络[N];中国水利报;2004年

8 记者 刘宇鑫;北京再生水仅1%用于洗车[N];北京日报;2009年

9 王慧峰 乌云斯琴;农工党中央:加速发展再生水[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记者 刘宇鑫;再生水用量陡增2成 超过供应能力[N];北京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卫红;川蔓藻对滨海景观再生水河道水质富营养化的控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吕建波;改性滤料高速过滤技术用于再生水生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杨龙军;政府视角下污水处理服务和再生水产业化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维;天津滨海高新区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赵华伟;再生水中无机磷对循环冷却系统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朱建凤;具有两个再生过程的水网络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吴苗苗;再生水回灌过程中典型磺胺类抗生素的行为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5 向熙;人工复合土层去除再生水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6 宋云飞;输运系统中冷却用再生水腐蚀性变化及其控制措施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7 姜鲁;再生水回灌过程中炔雌醇和壬基酚的行为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8 史昱骁;再生水氯消毒对管网水质及管道腐蚀影响的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刘莉;再生水景观水体中富营养化的时空变化[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李娟;再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对铜合金腐蚀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08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208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