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改性蔗渣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性能

发布时间:2018-08-31 17:34
【摘要】:为研究不同的改性条件对蔗渣活性炭吸附苯酚性能的影响,制备出H3PO4活化的蔗渣活性炭,分别用稀硝酸改性法、热氧化改性法、微波改性法对蔗渣活性炭进行改性,通过红外表征、BET比表面积分析、Boehm滴定、吸附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蔗渣活性炭经稀硝酸改性后,增加了蔗渣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极性基团的数量,对苯酚的吸附减少。微波处理使蔗渣活性炭比表面积变化不大,孔容稍有缩小,酸性基团减弱,碱性基团增强。在同等吸附条件下,微波改性蔗渣活性炭去除苯酚的效果最佳,其次是热氧化改性蔗渣活性炭。通过拟合表明,苯酚在新型蔗渣活性炭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odification conditions on the adsorption of phenol on bagasse activated carbon, bagasse activated carbon (bagasse activated carbon) activated by H3PO4 was prepared. The activated bagasse activated carbon was modified by dilute nitric acid, thermal oxidation and microwave modification, respectively.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BET was analyzed by IR,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adsorption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acidic oxygen-containing polar groups on bagasse activated carbon was increased after modified by dilute nitric acid, and the adsorption of phenol was decrease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bagasse activated carbon was not changed by microwave treatment, the pore volume was slightly reduced, the acidic group was weakened, and the basic group was strengthened. Under the same adsorption conditions, microwave modified bagasse activated carbon had the best removal of phenol, followed by thermal oxidation modified bagasse activated carb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of phenol on bagasse activated carbon accords with Freundlich adsorption.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石化资源加工及过程强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资源化工应用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资助项目(21466003) 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KY2016YB031)
【分类号】:X703;TQ4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伟;贾艳秋;孙盛凯;;活性炭及其改性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6年05期

2 孙康;蒋剑春;;国内外活性炭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年06期

3 孙宝林;新型活性炭材料的特性及应用[J];劳动保护;1995年04期

4 孙艳;;活性炭制备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4年01期

5 韩相理;芦春梅;;净美兼具——活性炭工艺品材料和功能初探[J];美术大观;2014年01期

6 魏娜,赵乃勤,贾威;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新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7 李梦青,王新征,居荫轩,郑永丽;钙催化活化制备活性炭的研究进展[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王鹏,张海禄;表面化学改性吸附用活性炭的研究进展[J];炭素技术;2003年03期

9 崔静,赵乃勤,李家俊;活性炭制备及不同品种活性炭的研究进展[J];炭素技术;2005年01期

10 窦智峰;姚伯元;;高性能活性炭制备技术新进展[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侯春燕;王公应;冯良荣;;活性炭载体改性进展[A];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伟容;肖泽辉;;活性炭的成型、废气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范武波;尹华强;郭家秀;;活性炭改性方法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4 厉嘉云;马磊;卢春山;李小年;;处理方法对活性炭载体及负载钯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5 代晓东;刘欣梅;钱岭;张建;阎子峰;;天然气吸附用活性炭制备的放大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文超;周仕学;姜瑶瑶;王静;李月宁;;活性炭粉体的制备及其在橡胶中应用的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景磊;刘辉;赵东林;迟伟东;沈曾民;;中间相沥青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8 朱光真;邓先伦;孙康;姜兆熊;;竹炭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及其电容性质研究[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辉 林泽攀 王建兰;让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高品质需求[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剑峰;陶瓷基孔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2 王玉新;毛竹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解立平;城市固体有机废弃物制备活性炭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03年

4 代晓东;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制备、修饰与应用基础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5 孙康;果壳活性炭孔结构定向调控及应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6 杨继亮;活性炭在卷烟滤嘴及烟草加工废水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王静;湿生植物基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其对重金属镍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杨坤彬;物理活化法制备椰壳基活性炭及其孔结构演变[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国强;介孔氧化硅气凝胶和微孔活性炭的制备、织构及氢气吸附性能[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10 李娜;活性炭的表面改性及其用于液态烃吸附脱氮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奕坚;成型活性炭的银离子吸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张双双;活性炭改性对气相污染物甲醛及氨吸附去除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王晶晶;制取活性炭的生物质焦介电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董金录;高木质素废弃物制备CH_4/CO_2分离功能性吸附材料及其选择性吸附的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李艳;磷酸活化法核桃壳活性炭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田颖霄;活性炭对水中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吸附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7 尉士俊;玉米秸秆基活性炭的制备及甲醛吸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8 范福利;超声波法、微波法再生含酚活性炭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9 郇璇;煤改制活性炭及表面改性对甲烷吸附的影响[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吴倩;纤维素、PAN基活性炭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15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215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9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