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EDTA在铅污染土壤治理中的优化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17 20:24
【摘要】:为了探究EDTA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优化处理方法,采用湿筛和水中重力沉降的方法,从人工Pb污染土壤(原土)中分离提取砂土、粉土和粘土,分析讨论了EDTA对土壤中Pb的去除效果,并从EDTA清洗前后土壤中Pb的BCR形态分布出发,分析了EDTA对不同粒径土壤中各形态Pb的去除效果。研究发现,实验用土壤中砂土、粉土和粘土含量分别为11.2%、75.6%和13.2%,EDTA浓度越高,土壤中Pb去除效果越好,且砂土中Pb最易被去除(~100%),粉土与原土其次(88.66%~96.50%),粘土最难被去除(64.78%~79.60%),但随着EDTA浓度增加,粒径对去除Pb的影响减弱。在土壤修复实践中,可通过利用不同浓度EDTA处理不同粒径土壤的方法达到优化效果。BCR形态分布说明外源性Pb进入土壤后主要以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存在,EDTA清洗主要去除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粘土中的各形态去除率均最小。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optimal treatment method of EDTA in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treatment, sand soil, silt soil and clay were separated and extracted from artificial Pb contaminated soil (original soil) by wet sieve and gravity sedimentation in water. The removal effect of EDTA on Pb in soil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BCR speciation distribution of Pb in soil before and after EDTA cleaning, the removal effect of EDTA on Pb in soil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sand, silt and clay were 11.2and 13.2EDTA, the better the removal of Pb in soil, and the easier the removal of Pb was (~ 100%) in sandy soil. Silt and raw soil were next (88.66%), clay was the most difficult to be removed (64.78%), but with the increase of EDTA concentration,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Pb removal was weakened. In the practice of soil remediation, the optimal results could be achieved by us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EDTA to treat soil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The speciation distribution of BCR indicated that exogenous Pb mainly existed as weak acid extractable state and reducible state after entering the soil. EDTA cleaning is mainly used to remove the weak acid extractable state and the reducible state, and the removal rate of each form in clay is the lowest.
【作者单位】: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基金】: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Y16)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专项(TH2013212)
【分类号】:X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英国拟制定持续保护土壤的政策[J];中国环境科学;1996年06期

2 K·西莫查,王荣生,李长根;净化污染土壤的新的有效技术[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1年02期

3 陈五一;防治化学农药污染土壤的措施[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1年08期

4 魏杰;试论茶园污染土壤的修复[J];茶叶机械杂志;2002年01期

5 李彬,李培军,王晶,张海荣,杨桂芬;污染土壤毒性研究方法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年05期

6 刘宛,李培军,周启星,孙铁珩;污染土壤的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4年05期

7 刘雪梅,杨传贵;污染土壤现场矫治的“新方法”[J];世界环境;2004年05期

8 刘云涛;污染土壤无害化处理的几种方法及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年06期

9 陆小成;陈露洪;毕树平;郑正;;污染土壤电动修复及供能方式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04年03期

10 何泽能,李振山,籍国东;油田污染土壤中石油回收的模拟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青;唐景春;;胜利油田污染土壤的生态毒性评价[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管英强;王新明;姚宗中;崔新玲;呙畅;;德国化学战剂污染土壤处理技术[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张慧;党志;易筱筠;杨琛;;玉米修复芘污染土壤的初步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谢正苗;王碧玲;孙叶芳;李静;田兆君;;含磷物质修复铅污染土壤[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利芝;徐宏勇;刘勇弟;蔡兰坤;;生物泥浆反应器法修复污染土壤的强化手段[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万小岗;王巍;习成成;;铀污染土壤淋洗去污实验研究[A];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分会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娟娟;魏成熙;孙海涛;;铅污染土壤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8 谢正苗;王碧玲;;氯和磷联合修复矿渣污染土壤的机理[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孙铁珩;;环境土壤与污染土壤生态修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10 张彦;;城市污染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方法的探讨——房地产开发土地土壤污染案例分析[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晓军;我市开始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疗”[N];重庆日报;2008年

2 记者 周强 通讯员 邵兰芳 麻哲;采油污染土壤复耕成现实[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3 ;日本核污染土壤运美[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记者 班健;清理污染土壤有良方[N];中国环境报;2007年

5 记者 李惠子 俞铮;我科学家利用蜈蚣草大规模修复污染土壤[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本报记者 孙蔚;北京车铁匠营限价地污染土壤将被挖走焚烧[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7 佚名;用法律条文“圈定”污染土壤责任[N];中国改革报;2012年

8 首席记者 李晓;修复污染土壤护生态[N];苏州日报;2014年

9 林华;给被污染土壤“排毒”刻不容缓[N];中国审计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陶小康;仅用“刮骨疗毒”法是远远不够的[N];中国化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碧玲;含磷物质修复铅锌矿污染土壤的机理和技术[D];浙江大学;2008年

2 林莉;典型化工污染土壤的微修复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际海;线虫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对污染土壤扑草净降解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万金忠;有机氯杀虫剂污染土壤的化学淋洗修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何炜;汽油和柴油污染土壤通风修复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谯华;TNT污染土壤的生物泥浆反应器修复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于彩莲;生长调节剂强化龙葵修复镉污染土壤能力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8 崔卫华;汽油污染土壤的SVE修复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高霏;二硝基二甲苯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效国;大豆、龙葵单作和间作对镉、芘污染土壤的修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施秋伶;有机螯合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联合淋洗污染土壤中的Pb、Cd[D];西南大学;2015年

3 汤志涛;曝气强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洗涤柴油污染土壤[D];东华大学;2016年

4 廖成阳;酒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对镧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5 宋少花;分级投加H_2O_2强化氧化油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静;Cr污染土壤电动修复过程中pH值的影响因素[D];兰州大学;2016年

7 王媛;大茅坪铜矿周边重金属铜、镉、锌、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一化学修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李杰颖;污染土壤中汞的形态特征及其释放的初步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胡滨;污染土壤再利用影响因子及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张晓萍;不同调控措施对Cd污染土壤上菊科植物生长及品质安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38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338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e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