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丛枝菌根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1-20 19:47
【摘要】:为揭示在被重金属Pb、Zn、Cd复合污染的土壤中添加菌根对玉米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接种菌根Glomus mosseae、Glomus intraradices的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受菌根的影响不显著,但根部的生物量分别增长了13.16%和34.21%;根部侵染率达24.14%和25.41%。(2)接种菌根Glomus mosseae的玉米,其地上部及根部磷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不显著;而接种菌根Glomus intraradices的玉米,其地上部及根部磷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长了16.66%和10.70%;接种菌根Glomus intraradices的玉米,根部吸收的磷有向地上部集中的趋势。(3)接种菌根Glomus mosseae、Glomus intraradices的玉米,与对照组相比,地上部锰浓度增长不显著,根部锰浓度分别大幅增长了44.93%和53.04%;地上部铁浓度小幅下降,根部铁浓度分别增长为4.15%和37.80%,说明菌根Glomus intraradices能够促进玉米根部吸收Fe;地上部钙浓度分别增长了36.97%和18.50%,根部钙浓度仅小幅增长,根部吸收的钙明显向地上部集中。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mycorrhizal addition on maize biomass and nutrient uptake in soil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 Pb,Zn,Cd, po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in maize inoculated with mycorrhizal Glomus mosseae,Glomus intraradices,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mycorrhizal biomass, but the root biomass increased by 13.16% and 34.21%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root infection was 24.14% and 25.41% respectively. (2) P concentrations in shoot and root of maize inoculated with mycorrhizal Glomus mossea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P concentrations in shoot and root of maize inoculated with mycorrhizal Glomus intraradices increased by 16.66% and 10.70%, respectively. In maize inoculated with mycorrhizal Glomus intraradices, the phosphorus absorbed by the roots tended to be concentrated in the shoot. (3)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centration of manganese in the aboveground part of the maize inoculated with mycorrhizal Glomus mosseae,Glomus intraradices did not increase significantly. The root manganes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by 44.93% and 53.04% respectively. The above ground iro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slightly, and the root iron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o 4.15% and 37.80%,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mycorrhizal Glomus intraradices could promote the absorption of Fe; in maize roots. The aboveground calcium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by 36.97% and 18.50% respectively, and the root calcium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only slightly, and the calcium absorbed by the root increased obviously to the aboveground part.
【作者单位】: 黑龙江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D2015006)
【分类号】:X53;S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卉纷;木制墙;;玉米电话[J];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10年04期

2 三轮泰造 ,吴翠英;关于玉米浸泡的研究[J];粮食工业;1984年01期

3 周闻;;植物也有喜怒哀乐[J];环境;2004年06期

4 曹莹;黄瑞冬;李建东;赵天宏;郭伟;王国骄;;铅和镉复合胁迫下玉米对镉吸收特性[J];生态学杂志;2006年11期

5 乔引庄;廖明真;杨富庭;;玉米苞皮原料造纸特性分析[J];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6 何敏毅;孟凡乔;史雅娟;吴文良;;用~(13)C脉冲标记法研究玉米光合碳分配及其向地下的输入[J];环境科学;2008年02期

7 金枚;张新英;谢涛;吕晶晶;邱媛;;广西大厂矿区某屯玉米重金属污染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8 唐飞;陈亚刚;龙新宪;;金属抗性促生菌对玉米的生长和累积镉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10期

9 向振今,李秋洪,刘林森;农田土壤中残留地膜污染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92年04期

10 张淑芳;;亲亲玉米[J];当代矿工;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殿鑫;;玉米种植与管理技术[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科技创新)[C];2014年

2 董永春;涂悦贤;王春林;林举宾;;广东冬种玉米气候适应性分析与区划[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荣树;;江油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探索[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丽丽;;《玉米成熟了》(拓印画)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 1课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5 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佟玉欣;;黑龙江省玉米平衡施肥与养分循环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郎芳;;玉米套种香菇技术及效益分析[A];辽宁省昆虫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翠娟;杨忠芳;;太原盆地玉米及对应根系土中有害元素含量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朝霞;高强;刘雅正;何春梅;张举仁;;玉米ZmPTF1基因克隆和过表达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郑国清;赵巧丽;乔淑;冯晓;;玉米冠层光谱在农学参数上的应用研究[A];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吕娇;李淑敏;潘明阳;刘昕昕;;不同包膜控释氮肥对玉米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涂国闻 铁木 罗小军 刘宏基;走进玉米主产省———吉林[N];期货日报;2005年

2 祁建平 郑 磊;3000公斤假冒玉米种被查扣[N];中国质量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何叶;玉米取代石油的日子近了[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梁振君 卞王玉珏;订单玉米曾经难产[N];海南日报;2007年

5 曹爱敏 肖明磊;曹先启:玉米皮里谋致富[N];农民日报;2007年

6 ;今年玉米开秤价将上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7 记者 于宁 曹梦南;首届吉林玉米节鲜玉米开园[N];吉林日报;2010年

8 刘雪媛 刘军艳 李咏刚;二九一玉米芯经济本小利大[N];北大荒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吕龙平 通讯员 曹申义 戴晓青;原平:“懒汉玉米”富了勤快农民[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10 媒体人,专栏作家 阿子;玉米这种粮食啊[N];东方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小金;西北旱区覆膜对农田雨水分布格局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2 陈红卫;玉米/大豆间作氮素补偿利用的密度调控机理[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3 于寒;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及玉米生长特性的调控效应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佳喜;玉米地膜回收关键技术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5 张德闪;玉米高效利用磷资源的根系互作过程及其作用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6 田山君;玉米苗期抗旱品种筛选及抗旱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7 彭畅;吉林半湿润区玉米旱田氮素收支特征及适宜用量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8 宋有洪;玉米生长的生理生态功能与形态结构并行模拟模型[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李绍长;玉米不同基因型的磷效率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10 刘华琳;玉米对砷污染的生理生态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继飞;菌肥对铅污染土壤中玉米生物效应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贺t,

本文编号:2345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345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d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